太極研究
「十字手」式的動作過程應注意什麼問題?
「十字手」式的動作過程應注意什麼問題? 48式太極拳的「十字手」式是左式動作與簡化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十字手」式的方向相反,但動作過程是一樣的。在做左橫襠步時,左腳外撇,重心移向左,展開左臂與右臂對稱,側平舉,保持沉肩垂肘,同時眼看左掌。身型要保持正直,斂臀沉氣,上體切勿前俯。雙掌
太極拳握拳時是空拳還是實拳?
(38)太極拳握拳時是空拳還是實拳? 答:太極拳法用掌較多偶然用拳。拳也叫捶,只有五捶,而且這五捶並不全是以打擊為主,也有拿法和破對方的來力。通常是握拳如卷餅,但不要握實、握死。握拳時是以中間的掌紋為折線,以小指依次向手心(內勞宮穴)併攏,中指尖在內勞官處,同時拳面要平,手腕也要平,即
退步跨虎式有什麼特點和要點?
「退步跨虎」式有什麼特點和要點? 48式的「退步跨虎」式來自吳式太極拳,姿勢和動作要求二者基本一致。其特點就是獨立步平衡,右手坐腕立掌前撐,左手勾手,舉於左後方,雙手俱高與肩平(吳式太極拳則左臂平肩,右手高於左臂,這是輕微的不同之處),左腿似直非直,提膝舉於體前(最好能做到膝高於胯),右手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二、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 太極拳訓練方法 1)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2)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3) 動作弧
關於轉身捋的意思和要求
274.大捋是何意思? 大捋是大幅度轉體作捋勢的意思。太極拳推手練習中的活步推手有大捋的訓練內容,是四隅手活步訓練的方法。主要手法是掤、捋、擠、按、採、捌、肘、靠的聯合運用。 48式太極拳吸收了大捋的動作特點,編成招式,納入套路中。 「轉身大捋」式的起始動作怎樣做才更符
何為含胸? 何為拔背?
何為「含胸」?心以上為胸。含胸時,鎖骨保持平穩微向下沉,兩肩尖微向前向下蜷扣,胸腔微向內合,使胸部放鬆即為「含胸」。 何為「拔背」?正確的拔背姿勢是意在解除肩膀肌肉的緊張。脊柱在脊肌的牽引下,節節松沉、直豎,又虛虛對準兩肩膀中間,脊柱骨節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
馬步靠」式有什麼技擊意識?
「馬步靠」式有什麼技擊意識? 「馬步靠」式是在半馬步(重心偏於步幅的後三分之一上)步型基礎上作左側肘靠的動作。這是一種近身的打法,趨對方下盤略有疏虞,以左足插入對方兩腳之間(稱為「人襠」),並以重心向下沉穩的氣勢和旋轉的腰腿勁發於左肘外側及小臂尺骨近肘部分靠擊對方的胸腹部,將
兩儀的實質是什麼?
2.兩儀的實質是什麼? 兩儀原指天地,不過天地比空間有更廣的內涵。古人 從物理變化的角度去看待宇宙變化,把天與地看成是物質 性的,與四象(金、木、水、火)一般。太極這個統一的 物質,分化為二就稱作兩儀。意思是指獨立存在又有一定 聯繫的兩種物態的儀形。把兩儀與四象簡單地單一解說為
獨立託掌式如何做到舒展、沉穩而有氣勢?
「獨立託掌」式如何做到舒展、沉穩而有氣勢? 「獨立託掌」式主體在獨立步,獨立步做得是否平衡、沉穩有勁是動作的基礎。所以,首先要注意左腳蹬地,左腿微屈站穩。在身型上,頭頂要向上豎,下頜微向內收,雖然氣沉丹田,脊柱卻要有上拔之意,帶領右胯放鬆,右膝上提,使膝髕、大腿正向前方,儘可能高於右胯水平
何謂傳統太極拳?
何謂傳統太極拳? 按習慣,傳統是有歷史源頭,經代代相傳至今仍一直保留著原來風貌、格調、內涵者,傳統太極拳就是指由歷史上某人所創、經歷了一個較長歷史時期,代代相 傳至今仍保留著原來風格的太極拳。如陳式太極拳(一路、二路炮捶)、孫式太極拳等五大流派太極拳。8 8式太極拳也是原原本本保留了
48式如封似閉式與88式太極拳的有何異同?
4 8式「如封似閉」式與8 8式太極拳的同一動作有何異同?完成此式應特別注意什麼地方? 48式的「如封似閉」式與88式太極拳同一式子在手法、身型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步。88式該式是在固定弓步位置上重心移動,完成動作。而48式太極拳則改為跟步的活步動作,加進了孫式太極拳的步法,可以說上肢是
左分腳式接摟膝拗步式怎樣提高動作質量?
「左分腳」式之後接做「摟膝拗步」式時,本來左腳步,右掌翻轉,舉高與頭平,左掌向右劃弧經面前落於右肩前即可。但要提高動作的質量,必須注意動作全在於腰部,腰向右旋,使上體轉向右,頭向右轉,眼望右手。 右手翻手心向上,並稍沉臂,隨轉體向右側劃弧上提,手心斜向上,指尖平眼。同時左掌
何謂含胸拔背?
何謂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練太極拳對軀體身型的一種特別要求。含胸的意思指胸廓自然放鬆,兩側肩鎖關節略微向裡扣,與沉肩相聯繫。拔背是指在胸廓放鬆的狀態下,背部肌肉群稍為張展,脊柱有上下拔長的自我感覺。其目的是使身型儘可能做到舒展和正直。在含胸拔背意識引導下,胸廓既不會向前挺,使形態變得僵硬,也不
閃通臂式向右分腳式過渡要注意什麼地方?
從「閃通臂」式向「右分腳」式的過渡,在下盤動作——即步法和身法上與簡化太極拳「閃通臂」式向「搬攔捶」式過渡相同,都要轉換重心,扣腳轉體,虛實分清。但應特別注意上肢的動作是雙掌向兩側弧形展開,向下沉臂,轉體後,雙手自腹前向上交叉抱合併與丁步配合。常見很多人做此式時,左手動作向上向右運動,經
初學太極拳,先學習哪種流派較好?
93.初學太極拳,先學習哪種流派較好? 太極拳流派很多,代表性的流派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和孫式等五派,開始先學哪派套路,很難一概而論,要看各人自己的喜好。以本人經驗來看,陳式較剛勇;孫式小架靈活,氣氛較活躍,適宜青年人;吳式中小架子,溫文爾雅,女孩子學習尤為合適;武式小架而
怎樣練好掩手撩拳式?
「掩手撩拳」式由陳式太極拳「掩手肱捶」式轉化而來,有明顯的蓄勁、發勁的表現。一蓄一發,構成了該式的主體。 「掩手」為蓄, 「撩拳」為發。所以練習該式時就要抓住旋臂裡擰的蓄勁動作要領和左旋腰撩彈發勁的方法。 左蹬腳以後,左腿收屈,左腳下落成丁步,同時展開的雙手一起外
想學太極拳,找不到老師應怎樣自學?
94.想學太極拳,找不到老師應怎樣自學? 自學必須先找一本教材,一般選《簡化太極拳》?當然,還有更簡單易學的人門套路,就是本書介紹的一套《精簡十式太極拳》。如果當地沒有老師,又找不到會打太極拳的人,如有可能的話,可先購一個優質教學錄像帶(或VCD),邊看邊模仿學習;也可約上兩三個相同
高探馬式向右蹬腳式過渡應注意什麼?
由「高探馬」式向「右蹬腳」式過渡,有哪些細緻動作應予注意? 48式太極拳「高探馬」式之後,接「右蹬腳」式之前的過渡動作,往往為人所忽視。其實這動作過程對演練的技術效果相當重要。要做得比較細緻,參照下述幾點,加以研究,則在練法上有所收益。 ( 1)必要有右帶左攔動作。接「高探馬」定
如何做到中正安舒?
如何做到中正安舒? 中正安舒四個字看起來甚簡單,好像它只是對外形的描寫,實際上它是裡外合一的高度表現。中正,首先 是指身型中正,即懸頂正容、含胸拔背、尾閭正中、松胯落腰、斂臀裹襠的綜合表現。每一動作都有一定的尺度,保持著一定的正確身型。 安舒是安泰自然、舒展大方,即神態安詳、靜
穿拳下勢式的定式姿勢造型怎樣才能更飽滿完善?
「穿拳下勢」式的定式姿勢造型怎樣才能更飽滿完善? 本式由陳式太極拳的「嚼地龍」一式轉化而來。要使「穿拳下勢」一式做得好,必須掌握好以下3個關鍵: (1)雙臂立圓絞合的位置——左拳拳心向內(拳眼向上)收於腹前,右拳拳心向內, (拳眼向右)合於面前(圖5-26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