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太極資料

談談如何練好太極拳

   近幾年來,本人常在國內外傳播太極拳,「如何練好太極拳」是中外學生提及最多的問題。現簡單歸納幾點個人見解。 懇請同行明師指正。

拳經總歌

拳經總歌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擱橫採也難敵。鉤掤逼沉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衝致勝歸。滾拴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炮捶。二換掃壓掛麵腳,左右邊簪莊跟腿,截前壓後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藏

陰陽相濟論

陰陽相濟論 ——關於陳式太極拳的十大關係    「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太極拳的全部拳理拳法,統而言之,一陰一陽而已。

四字秘訣

四字秘訣 敷:覆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吞: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撤放秘訣 李亦畬修訂擎起彼勁借彼力。(中有靈字)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鬆開我勁勿使曲。(中有靜字)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太極拳纏絲精論

      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而要莫非即引即纏,即進即纏。不能各是各著,若各是各著,非陰陽互為其根也。世人不知皆目為軟手。是一外面視之皆跡象也。若以神韻論之,交手之際,剛柔並用,適得其中,非久於其道者,不能澈其底蘊。兩肩松下,兩肘沉下,秀若處女,見

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楊式傳統太極拳八十五式簡介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流派。這派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 人楊碌禪(1799-1872)及其子楊健侯(1839-1917)、其孫楊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

武當太極拳套路分解視頻教程

武當太極拳套路分解視頻教程 

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2

第三式  攬雀尾    (一)左右掤式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45度,身體同時右轉45度。隨轉體時,重心漸漸移於右腿,右腿屈膝微蹲, 左腳經右踝內側向右提。同時,右掌隨轉體自下經腹前而上,在右胸前向右向裡向左抹轉一小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時經 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

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3

第十五式  抱虎歸山     (一)右摟膝拗步     動作一:左腳尖裡扣踏實,兩腿漸漸屈膝下蹲,隨著重心移於左腿,右腳漸漸提起(腳跟先離地) ;同時 身體右轉。隨轉體,左掌自胸前下抽,向左弧形舉至與左肩齊平,掌心朝上;右肘下沉自然帶動右掌下移,隨移隨著臂內旋 使掌心翻朝下。眼先關及左掌左舉,即轉向

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4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腳    動作一:左腳以腳掌為軸,腳跟裡磨踏實,身體漸漸左轉,重心隨著左移;同時,左拳隨轉體向 左平移,右拳向右弧形下移(此時兩拳已開始鬆開);眼隨轉體平視轉移。(圖 164)    動作二: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身體繼續微左轉,右腳提回;同時,兩拳變掌,左掌向左前上 伸,右掌向

24式太極拳拳譜

24式太極拳簡易套路,是一種健身拳術。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全套共四段,約5分鐘左右可練完一套。主要動作有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倒卷肱、棚、招、擠、按、單鞭、雲手、左右蹬腳、獨

陳氏主極拳19式拳譜

 陳氏十九勢太極拳動作名稱 一、預備勢                  七、雙推掌                    十三、高探馬二、金剛出廟                八、倒卷肱                    十四、右蹬一跟三、懶扎衣                  九、閃通背

八式太極拳圖解

國家體育總局編    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健身功能和顯著的健身功效吸引了千百萬人的目光,為進一步推廣太極拳運動,中國武術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根據太極拳項目的基本特點,組織專家創編了八式太極拳和十六式太極拳,這兩套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段位制初段位

24式太極拳譜

  英漢對照潘傳誦譯2003, 601.起勢Commencing position02.左右野馬分鬃(3)Part the wild horse’s mane to both sides(3)03.白鶴亮翅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04.左右摟膝拗步(3)Brush

85式武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八十五式武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第 一 式  起式第 二 式  左懶扎衣第 三 式  右懶扎衣第 四 式  單鞭第 五 式  提手上勢第 六 式  白鵝亮翅第 七 式  左摟膝拗步第 八 式  手揮琵琶第 九 式  左摟膝拗步第 十 式  右摟膝拗步第十一式  上步搬攔捶第十二式  六封四閉第十三式 

傳統陳氏太極拳老架二路動作名稱

   傳統陳氏太極拳老架二路動作名稱 1.太極初勢2.金剛搗碓3.懶插衣4.六封四閉5.單鞭6.躍步護心拳7.進步斜行8.回頭金剛搗碓9.撇身錘10.指襠11.斬手12.翻花舞袖13.演手紅拳14.? 轉身腰攔肘15.大肱拳小肱拳16.玉女穿梭17.倒騎龍18.演手紅拳19.裹鞭裹鞭20.獸頭勢21

武式太極拳96式拳譜

1.預備式                25.白鶴亮翅      49.斜單鞭               73.手揮琵琶 2.起勢                    26.摟膝拗步      50.左野馬分鬃       74.按勢 3.左瀨扎衣           27.手揮琵琶 

洪傳陳式太極拳第一路動作名稱

洪傳陳式太極拳第一路名稱目錄及動作順序 式 名 動作順序 式 名 動作順序式 名 動作 1、金剛搗碓 8        28、單鞭 6             55、中雲手 6 2、攔擦衣 5          29、上雲手 8           56、雙擺蓮腳 4 3、六封四閉 5    

陳式四十式太極拳譜

陳式四十式太極拳譜01、採氣(三次) 02、懶扎衣 03、六封四閉 04、單鞭 05、定步運手(一圈) 06、搬攔捶 07、護心拳 08、斜行 09、回頭金剛搗碓 10、撇身拳 11、指襠 12、斬手 13、翻花舞袖 14、掩手肱拳 15、腰攔肘 16、大肱拳小肱拳 17、玉女穿梭 18、倒騎龍 1

吳式太極拳108式拳譜

                      1、預備式  2、太極起式  3、提手上勢   4、手揮琵琶5、攬雀尾  6、單鞭      7、提手上勢   8、白鶴亮翅9、摟膝拗步左右四度     10、手揮琵琶  11、進步搬攔捶  12、如封似閉13、抱虎歸山     14、十字手斜  15、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