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太極資料

陳式太極劍29式劍譜

第一節: 1. 起勢 2. 懶扎衣 3. 朝陽劍第二節: 4. 護膝劍 5. 閉門式 6. 青龍出水第三節: 7. 翻身劈劍 8. 青龍轉身 9. 斜飛式第四節: 10. 展翅點頭 11. 撥草尋蛇 12. 金雞獨立 13. 仙人指路第五節: 14. 蓋欄式 15. 枯樹盤根 16. 餓虎撲食 17

陳氏太極拳大架

陳氏大架一路是陳家祖傳套路簡化而來,多以「」運行培元養氣之功用,達強身健體與醫療保健之功用,陳氏功主要是以意引氣,以氣催形,形與呼吸配合運行,此套路柔寓變剛,具有行氣易掌握,簡單易學,老少皆宜的養生套路,此套路亦稱陳氏養生功。陳氏拳大架一路動作名稱:1預備勢 2金剛出廟 3六封四閉 4三換掌 5單鞭

四十二式太極劍競賽套路劍譜

備式(第一段)                          (第三段)一. 起式                      二十二. 僕步穿劍二. 並步點劍                    二十三. 蹬腳架劍三. 弓步削劍                    二十四. 提膝點劍四. 提

陳式老架二路拳譜

第一式 預備式        第二式 金剛搗碓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閉第五式 單鞭           第六式 護心拳第七式 斜行           第八式 回頭金剛搗碓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襠第十一式 斬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第十

武式太極拳譜

1.預備式  25.白鶴亮翅  49.斜單鞭    73.手揮琵琶     2.起勢   26.摟膝拗步  50.左野馬分鬃  74.按勢     3.左瀨扎衣 27.手揮琵琶  51.右野馬分鬃  75.青龍出水     4.右瀨扎衣 28.按勢    52.左野馬分鬃  76.翻身三甬背    

楊式88式太極拳拳譜

1、預備式    2、起勢,    3、攬雀尾     4、單鞭5、提手     6、白鶴亮翅   7、左摟膝拗步   8、手揮琵琶9、左右摟膝拗步 10、手揮琵琶  11、進進搬攔捶  12、如封似閉13、十字手   14、抱虎歸山  15、斜攬雀尾   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卷肱 18、斜飛

吳式太極一百零八式拳譜

1、預備式        2、太極起式        3、提手上勢    4、手揮琵琶 5、攬雀尾        6、單鞭          7、提手上勢    8、白鶴亮翅 9、摟膝拗步左右四度   10、手揮琵琶        11、進步搬攔捶 12、如封似閉 13、抱虎歸山       14、

武當秘傳太極拳

  太極拳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無極而生。祖師張三丰悟太極玄機,觀雀蛇相鬥而演化太極拳。  祖師開創武當派以來,已有數百年之歷史,而今演變出種類繁多的太極拳派,紛呈於世,而武當太極拳卻匿而不見,如神龍不見首尾,甚至世間出現武當太極拳失傳的說法。  其實,武當太極拳沒有失傳,而是秘傳,且在廟內單線秘

太極口訣

拳歌 頭要頂,頸要挺,身要直,胯要坐 動作乾脆,發力剛猛 挨、幫、擠、靠無處不到 拳訣 拳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腳如鑽; 閭尾中正神貫頂,剛柔圓活上下連; 體松內固神內斂,滿身輕俐頂頭懸; 陰陽虛實急變化,命意源泉在腰間。 練功要領 一練拙力如瘋魔,

武當太極拳譜

太極拳法意相連,招招式式細經研。守定中宮無極勢,無形無象養真元。太虛太極吳有象,陰陽動靜操做拳。右傳拳經十三勢,今作簡化續前源。開拳陰陽起太極,三陽上崩雙儀環。太極吊球蘊玄機,雙切腕法鎮中原。 太極蕩球掌前顧,十指採例左右懸。野馬分鬃抱球起,球掩橫肘肘齊肩。鳳足點在虎足側,託球掌藏腋下緣。 鳳換虎足

吳式45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相關資料:第一段1、起勢2、右攬雀尾3、左單鞭 4、提手上勢 5、白鶴亮翅 6、左、右摟膝拗步 7、手揮琵琶8、進步搬攔捶9、如封似閉10、十字手11、左攬雀尾12、右單鞭13、右下勢14、金雞獨立第二段15、左、右倒卷肱16、右海底針17、左閃通背18、撇身捶19、肘底看捶20、左、右野馬分鬃21

河南派太極拳六十四式歌訣

  懶扎衣法意遲遲 單鞭揮出步隨移 高抬手式朝天望 白鶴展翅半斜欺  摟膝么步分左右 手揮琵琶似展旗 搬攔捶式么步進 如封似閉向前欺  抱虎推山低頭看 回身又使懶扎衣 肘底看拳防肘下 倒捻猴兒卸步推  斜飛猱進行么步 提手上步擠相隨 白鶴展翅當場舞 摟膝么步肘底捶  伏身進步接針去 閃出通背痴疑疑

陳式心意混圓太極拳24式要點提示【原創】

這是我從陳式心意混圓太極拳24式原碟上抄錄而成,其中有些做了修正如「玉河仙開、玉開仙河,匿纏、豎粒圈」等;我改為:「欲合先開、欲開先合、逆纏、豎立圈」。不知道對不對。望指正!1 預備式:要求無極站樁,意守丹田,太極起勢要求圓渾流暢,所劃之圈要大一點,要有深拔之意,以後的動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陰陽對稱

八字歌

棚捋擠按世間稀,十個宜人十不知。若能輕靈並堅硬,沾粘連隨俱無疑。採冽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費心思。果得沾粘連隨字,得其環中不支離。

太極拳經譜

太極拳經譜   太極兩儀,天地陰陽,闔闢動靜,柔之與剛。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或收或放,忽弛忽張,錯綜變化,欲抑先揚。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積力久,質而彌光。盈虛有象,出入無方,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賓主分明,中道皇皇,經權互用,補短截長。神龍

太極拳總論

太極拳總論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妙手一看一太極,空空迎化歸烏有。

打手歌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太極拳原解

太極拳原解太極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然其理實根乎太極,而其用不遺 乎兩拳。且人之一身,渾身上下都是太極,即渾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 拳也。其樞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靜;能敬而靜,自葆虛靈;天君有宰, 百骸聽命。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百會、中

初練陳式太極拳者如何化去身上的僵勁

        練陳式太極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得越盡,太極拳的彈性內勁就產生得越快。但是,怎樣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掉,這絕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往往有些練拳者不得其要領,一年、二年、三年過去了,身上的僵勁仍然沒有化掉,走起拳架來渾身僵硬,不流暢。針對其造成的原因,筆者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四個重

太極拳發蒙纏絲勁論

太極拳發蒙纏絲勁論  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平時運動恆用此勁,故與人交 手,自然此勁行乎肌膚之上,而不自知,非久於其道不能也。其法有:進纏, 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裡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而 要莫非以中氣行乎其間,即引即進,皆陰陽互為其根之理也。或以為軟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