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2025-08-01 06:28:08

楊式傳統太極拳八十五式簡介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流派。這派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 人楊碌禪(1799-1872)及其子楊健侯(1839-1917)、其孫楊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 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
    由於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 ,因此它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
    楊式太極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 學者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以及不同的要求,採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適當調整運動量。因此,它既適於體力較好 者用來增強體質,又適用於體弱者作為療病和保健的手段。

    關於圖譜的幾點說明
    
    1.楊式太極拳圖解有動作分解圖244幅和附圖7幅.共 計251幅,其中有76幅是按照楊澄甫生前拳照摹繪的.其餘是根據需要而添繪成楊澄甫體型的。今將按楊澄甫原照所描之圖 的圖號列出.以便讀者參考:3、6、9、1l、14、17、22; 24、28、33、35、37、41、  43、  49、 53、56、60、74、78、81、 82、85的側面圖,87、90、92、93、96、103、105、109、111、 112,115、118、121、124的 側面圖,127、130、133、135、 139、142、143、146、153、156,160的側面圖,163的側面圖,169的正面圖,172、175、 179、181、184、187、189、195、 199、202、206、207、209、212、214、217、218、220、223、 227、228、230、232、 238、241、244。
    2.為了便利讀者查對拳式的方向,把圖照中姿勢的方向約定為:面向讀 者等於向南,背向讀者等於向北,面向讀者右面等於向東,面向讀者的左面等於向西。當讀者練習純熟後,可以根據場地形 狀任選方向,不—定要把預備式從面南站立開始。
    3.圖中所有帶有實線或虛線的箭 頭,均表示手或腳的動作趨向,所有圖中的箭頭,均表示由本圖過渡到下一圖的動作趨向。凡動作較簡單、用文字即可能說 明的,即不再在圖中表示其動作趨向和繪箭頭,可參看文字和後一圖就可明了。
    4.帶有 實線的箭頭表示右手或右腳的動作趨向,帶有虛線的箭頭表示左手或左腳的動作趨向。
    5 .為了表示動作趨向的空間,帶有虛實線的箭頭大致上按透視原理繪製:近讀者的一面為粗、大,遠讀者的一面為細、小。
    6.由於太極拳中腳的動作也較細緻,為了表明腳與地面的關係,在腳旁繪上陰影,以資 區別。(參閱下圖,第一表示全腳著地,第二腳旁無陰影者表示全腳離地,第三表示腳跟著地,第四表示腳尖著地)

第一式預備式
    兩足左右開立,距離同肩寬,腳尖皆朝前;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 眼向前平視。 (圖1)

    要  點
    1.要求「虛領頂勁」、 「氣沉丹田」、「尾閭中正」、「含胸拔背」。在這幾個主要要求下,放鬆全身,做到 「立身中正安舒」,並貫串於整套動作之中。這幾點要求,為太極拳所有動作的共同要點,鍛鍊時須刻刻記住, 在後文的要點中不再一一重述,而僅提醒某一動作容易違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攬雀尾中的擠式和按式,初學者往往身體 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點中及時提出,而其他共同要點雖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兩臂下垂,肩關節要放鬆;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 然提起;心要靜,不要有絲毫雜念。
    4.預備式中的要點大都是整套動作的要點,所以該 式是一切動作的基礎,初學者尤當注意。
    第二式  起勢
    動作一:兩臂徐徐向前平舉至高與肩平,兩掌相距同肩寬,掌心皆朝下。(圖2)
    動作二:兩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兩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 視。(圖3)

    要  點
    1.在兩臂未舉之前.應仔細檢查一下預 備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開始做起勢動作。這時,思想要領先.要集中在每個動作的動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勢行功心 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該式兩臂前平舉時,先要意識到怎樣舉,然後隨著徐徐舉起;即使 是重複的或已很熟練的動作,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內外動作容易散亂。
    2.練習太極拳 時。自起勢至收勢,每個動作都要求「沉肩墜肘」(詳見《太極拳十要》一文)。如該式兩臂前舉和兩掌下按時, 兩肩不可聳起、緊張或用力.必須鬆開下沉。兩臂前舉時兩肘不可挺直,須有微屈下墜之意。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時, 「墜肘」固然很明顯,即使在兩掌已下按到兩胯前時,仍然要求「墜肘」。在這點上,初學者往往較 難理解:認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終不能把肘「墜」於兩掌的下面去。其實,在這種姿勢上(後面動作中也有類 似情況,如摟膝拗步中摟膝之手等),對「墜肘」應該這樣來理解:就是兩肘須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彎.這樣, 肘尖露出,與地面成垂直線,仍然可達到「墜肘」的要求;而如果兩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墜肘」之 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謂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節微微上翹,但不可用力翹起 ,必須自然,這樣才能把勁貫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覺。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極拳從起勢到收勢,所有前後動作之間必須連接,不可停斷,要求速度均勻,綿綿不斷 ,一氣呵成。例如.該式兩掌前舉至高與肩平時即下落,其間不可有停頓現象,亦即每一動作到定點時,必須做到「 似停非停」。
    5.練習此拳套用掌時,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張開,也不可鬆懈 、彎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楊式傳統太極拳八十五式拳譜
第一式  預備式            第十五式   抱虎歸山
第二式  起勢               第十六式  肘底 看捶
第三式  攬雀尾            第 十七式  左右倒攆猴
第四式  單鞭               第十八式  斜飛 式
第五式  提手上勢          第十九式   提手上勢
第六式  白鶴亮翅           第二十式  白鶴亮翅
第七式   左摟膝拗步        第二十一式  左摟膝拗步
第八式  手揮琵琶          第二十二式』海底 針
第九式  左右摟膝拗步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十式  手揮琵琶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一式  左摟膝拗步      第二十五式  進步搬攔捶
第十 二式  進步搬攔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攬雀尾
第十三式   如封似閉        第二十七式  單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二十八式  雲手
———————& sdfs
第二十九式  單鞭           第五十六式  單鞭
第三十式     高探馬        第五十七式  下勢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腳      第五十八式  金雞獨立
第三 十二式  轉身蹬腳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攆猴
第三十三 式  左右摟膝拗步  第六十式    斜飛式
第三十四式  進步 栽捶      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勢
第三十

同类文章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譜訣: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僕地腰脛擊;    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移右腿,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虛懸於右腳前。同時,左掌隨轉體自前向右經右胸前弧形下摟至胸前,掌心朝右下;

85式太極拳圖爭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動作過程     (一)左摟膝拗步     1.左腿下落,膝仍懸起,右腿漸下蹲,身體微右轉。同時,左掌內旋,向右經身前中線向左下弧形下摟至右腹前,掌心朝下;右掌外旋,弧形移向右耳。眼神稍關顧左掌下摟,隨即移視右掌(圖1 54、附圖1 54)。     2.左腳

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動作過程     1.身體直起、右轉,左足尖裡扣踏實,重心落於左腳,右腳虛踏地。同時,右拳隨勢提起,屈肘橫臂移於左肋前,拳心朝下;左掌自左向上弧形上舉於左額前上方,面朝北。眼隨轉體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兩手移動(圖1 65、附圖1 65)。      2.身體

楊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譜訣:轉身蹬腳打敵援,懸腿蹬伸腹上踹;    上驚下取樁根腿,立身中正最得勢。     動作過程     1.左腳漸落下,左膝微提,虛懸於右腳前,以右足跟為軸,腰身輕靈地向左後轉,右胯根松沉,右膝微屈,身略下蹲,左腿微裡合。同時,兩臂外旋,兩掌向裡、向胸

85式太極拳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動作過程     1.身體微左轉,重心漸移向左腿。同時,左肘隨轉體略下沉,左臂隨勢外旋,掌心翻朝上;右拳內旋,向前上掤擊過左掌上側,高與肩平,拳心朝下。眼神關顧右拳前掤(圖1 69、附圖1 69)。   其餘動作過程同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參見圖55,.-5 8)。

85式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右分腳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         譜訣:左右分腳手須封,捋來採去伺機攻;    上驚下取脅下踢,手腳齊到始成功。     動作過程     右分腳     1.重心仍全部在右腿,右腿漸下蹲,左腳稍提起,身體微左轉(面向東北)。同時,右掌隨勢向右往裡弧形抹轉,左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譜訣:右拳被擒繞敵腕,兩臂合抱須圓滿;    雙手分處伊心亂,輕黏慢捌飛腿踹。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左轉,左足尖外撇踏實,左膝微屈,重心漸全部移於左腿坐實,右腿屈膝向前虛虛提起(腳跟先離地)。同時,左掌隨勢向左前上移,隨移外旋,掌心轉朝裡;右拳變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式高探馬

第三十式高探馬譜訣:高探馬上纏腕採,仰之彌高掌探面; 上驚下取型典在,金針度眾樂其成。 動作過程 1.腰稍朝右松轉, 右胯內收,重心漸移到 右腿,隨重心後移,左 足尖自然離地。同時, 右吊手變掌,右肘屈沉, 弧形移至右肩前,指尖 朝前,掌心朝前下;左 臂外旋使掌心漸翻轉至 斜朝上。眼神關顧左掌 翻轉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譜訣:敵勢攻來賽虎猛,披身取勢在得橫;    善識側翼與襠口,下採上打喪敵魂。     動作過程     1.左腿漸下蹲,右腳下落虛懸。同時,左掌自左向右拂面經額前弧形平移至右胸前,隨移外旋,掌心漸翻朝裡;右掌微下移至肩平,隨移內旋,掌心漸翻朝下。眼神關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一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 起勢和右金剛搗碓 點擊:收藏56式陳氏競賽套路圖解教程(一)起    勢 起勢  1.並腳直立(面向南)    兩腳併攏,身體自然直立。頭頸正直,下頦內收,胸腹放鬆,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在大腿外側。精神集中,呼吸自然。雙目平視前方。見圖11 1。          用意識導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