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圖解 楊式太極拳分解教學4
2025-08-01 05:57:10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腳
動作一:左腳以腳掌為軸,腳跟裡磨踏實,身體漸漸左轉,重心隨著左移;同時,左拳隨轉體向 左平移
,右拳向右弧形下移(此時兩拳已開始鬆開);眼隨轉體平視轉移。(圖 164)
動作二: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身體繼續微左轉,右腳提回;同時,兩拳變掌,左掌向左前上 伸,右掌向下經腹前向左與左掌合抱交叉,左掌在裡,掌心皆朝裡。眼稍顧左掌上伸即轉向前平視。(圖165)
動作三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動作二相同。(圖166)
要點與前「右蹬腳」相同。
第四十一式 雙峰貫耳
動作一:右腳下落,右膝提起,以左腳掌為軸,身體迅速右轉 45度(向東南斜方);同時,兩掌 隨轉體各自左右弧形移至胸前。隨移隨著屈肘和臂外旋使掌心翻朝裡面上方,兩肘下墜,兩臂呈弧形,兩掌相距(以拇指一 側為度)同肩寬。眼隨轉體平視,眼神要關及兩掌合攏。(圖167)
動作二:左腿漸漸下蹲,右腿前(東南)邁一步,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移向右腿漸至全腳踏實 ,弓右
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掌自前而下經右膝兩旁分向左右劃弧,隨劃隨著兩臂內旋,隨即變拳向前上以虎口勾擊, 成鉗形狀,兩拳稍高於頭,兩虎口相對。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兩拳。(圖168-169和圖169的正面圖)
要 點
1.邁步時要坐實左腿,收右胯根,然後以左腿漸漸下蹲來控制右腿前邁,上身保持正直。邁步 的速度要均勻。
2.隨著落胯、沉氣、松肩,兩掌向下經膝旁時,要以兩肘下沉來帶動兩掌下落,不可單是兩掌 下落,要用整體的勁使掌背沉著松淨地下落。
3.兩拳向前上勾擊要與右弓步協調一致。
第四十二式 左蹬腳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身微右轉,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同 時,兩
拳變掌分向左右下落,經腹前向前上劃弧合抱。交叉於胸前,左掌在外;隨劃弧隨著兩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裡;眼先關兩 掌劃弧,當兩掌將交叉時即轉向左平視。(圖170-171)
動作二:兩掌向左右分開;同時,左腳以腳跟慢慢向左蹬出,右腿隨左腳蹬出漸漸起立,膝仍微 屈。眼
神關顧左掌分開,並通過左掌向前平視。 (圖 172)
要點與第三十七「右蹬腳」相同,惟左右相反。
第四十三式 轉身右蹬腳
動作一:右腳跟離地,以右腳掌為軸,身體迅速向右後轉;同時左腳隨轉體自左而前右擺,下落 於右踝旁,先以腳尖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於左腿而至全腳踏實,隨即左腿微下蹲,右腳提起;同時,兩掌隨轉體
自左右向胸前合抱交叉,右掌在外,掌心皆朝裡;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兩掌合抱。(圖173-174)
動作二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動作二相同。(圖175)
要 點
1.與第三十七式「右蹬腳」要點相同。
2.轉身時須借右腳輾地(一經輾地,腳跟即離地)和左腿擺動之勢,才能迅速圓潤地轉向後面。 轉身時,身體不可前俯後仰,否則會產生不穩定的現象。
3.兩掌合抱交叉要與轉身動作同時開始,同時完成。
第四十四式 進步搬攔捶
動作一,左腿漸漸下蹲,右腳下落,腰微右轉。同時,有掌變拳自右而下經腹前弧形左繞,拳心 翻朝下;左掌隨左腿下蹲時稍下沉,即自左而前弧形向上(高不超過耳部)劃弧,掌心朝右下。眼稍關右拳左繞,即漸漸轉向 右平視。(圖176)
動作二、三、四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動作三、四、五相同。(接圖46—49)
要點與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要點相同。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閉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十三式「如封似閉」相同。(接圖50— 53)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十四式「十字手」相同。(接圖54—56)
第四十七式 抱虎歸山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十五式「抱虎歸山」相同。(接圖57— 67)
第四十八式 斜單鞭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四式「單鞭」相同,惟方向正斜不同。 (接圖68,再接圖177—179)
第四十九式 野馬分鬃
(一)右分鬃
動作一:左腳尖裡扣踏實,身微左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左腿坐實,右腳收回經左踝側向 前提起。同時,左掌屈肘弧形移於左胸前;右吊手變掌自右而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 與左手成抱球狀;兩臂皆呈弧形。眼神關顧左掌。(圖180)
動作二:右腳向右(西稍偏北)邁出,身體漸漸右轉,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而至 全腳踏實,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右掌隨轉體向右上方以大拇指一側弧形例出,高與眉齊;左掌向左弧形下採 於左胯旁。眼神關顧右掌(扌列)出,稍先於右掌到達右方。(圖181)
(二)左分鬃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踏實,身微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右腿坐實,左腳經右踝側向前提 起。同時,右掌隨轉體屈肘移於右胸前,隨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下;左掌向右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 心翻朝右面上方,與右掌成抱球狀;兩臂均呈弧形。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右掌。(圖182-183)
動作二:左腳向左(西稍偏南)邁出,身體漸漸左轉,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 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體向左上方以大拇指一側弧形例出,高與眉齊;右掌向右弧形下採 於右胯旁。眼神關顧左掌(扌列)出,稍先於左掌到達左方。(圖184)
(三)右分鬃
動作與前(二)左分鬃動作相同,惟左右相反。(圖185-187)
要 點
1.野馬分鬃的弓步比一般弓步稍微開一些,但不到45度斜角;腳尖要與膝蓋方向一致。
2.兩掌成抱球狀時,注意不可抬肘。
3.右或左手例出時要隨腰轉動,並要由肩到肘、由肘到手節節貫串地向外(扌列)出。同時例 出與轉體、變弓步要協調一致。下採的一手不要離胯部太近。兩臂要呈弧形。
第五十式 攬雀尾
動作一:身體微右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左腳經右踝內側向右提。同時,右掌隨轉體屈肘 下沉裡收於右胸前,隨裡收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下,右肘稍墜,略低於腕;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