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流派
如何才能練好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4大基本特徵
吳式太極拳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練習吳式太極拳的人是非常多的,但是想要將吳式太極拳練好,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還有了解正確的步驟。練習吳式太極拳一定要掌握好吳式太極拳的行氣方法,這樣練習起來才會更加輕鬆。今天太極拳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練習吳式太極拳基本特徵和步驟以及如何才能練好吳式太極拳,想要練好吳式太
練習吳式太極拳8大入門基礎及3大要訣
太極拳的歷史發展非常悠久,適當的練習太極拳是非常有利身體的。練習吳式太極拳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想要練好吳式太極拳就要了解其吳式太極拳入門基礎,還有初學者更應該了解吳式太極拳的3大要訣。那麼下面就讓太極拳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吳式太極拳入門基礎,還有練習吳式太極拳的三大原則,希望這些要領對大家有所幫助
孫式太極拳動作名稱(73式)
孫式太極拳譜中英文對照1、起式Commencing Form2、懶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In acient China,when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people will tuck their long sleeves to make the
孫氏太極拳3大原則5大特點 孫氏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區別?
孫氏太極拳的拳勁有著非常多的奧秘,掌握好拳勁對練習孫氏太極拳是非常有幫助的,能更加快速有效的掌握其精髓。而且常練孫氏太極拳對我們是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要對孫氏太極拳的特點有所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大的方向上把握好孫氏太極拳。那麼孫氏太極拳跟其他太極拳有什麼區別嗎?想要練好孫氏太極拳就必須要先練
怎樣練好吳式太極拳
一、練太極拳心理上(思想上)的要求可概括為「五字訣」,靜、輕、慢、切、恆五個方面。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但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要使中樞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處於單一的興奮狀態,實在不易。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換句話
孫式太極拳的形成和特點
孫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是孫祿堂先生以自己參考了武式太極拳的理法,融會形意拳、八卦拳之精義,而創立的一門以完備人的良知良能為目的的太極拳學術體系。1、拳理特徵:以儒(以《易經》為主)、道(以《道德經》、《丹經》為主)、醫(《黃帝內經》為主)三家學說為理論基礎,構成中和內勁理論(形而上),動靜合一理論(形
如何學習孫式太極拳的規矩?孫式太極拳的實際用法
學習孫式太極拳的關鍵,我們要學好它的規矩,孫式太極拳講究中正平穩、舒展柔和,絕不要跳躍等勉強動作,懂得規矩我們的學習就會更有效率,這些拳法中的規矩,決不是違背自然的,它是從人的生命開始時便帶來的自然本能。那麼學習好之後我們該如何將其運用起來呢?下面太極拳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孫式太極拳的實際用法及規
吳式太極拳特點
吳式太極拳特點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松靜自然、柔和縝密、招招連綿、環環相扣,如行雲流水,輕靈圓活,外松內緊,棉裡裹針,內實精神,外示安逸,動作貫串之特有風格。 盤架外觀如「蠕動」,腰、胯、胸、背、頸、肩、肘、腕、掌、以及膝、踝、足掌節節伸拔,節節收縮,所謂視
靈活巧變的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是孫祿堂先生所創。孫祿堂(1860-1933),諱福全,晚號涵齋,河北完縣東任家瞳村(今屬望都縣)人。孫祿堂自幼酷愛武術,曾拜李奎元為師,實從郭雲深(李之師)習形意拳,後從程廷華習八卦拳,並得太極名師郝為真所習太極真諦。祿堂公以畢生精力鑽研 形意、八卦、太極等拳術,融會貫通,冶
吳式太極拳的由來及特點
吳式太極拳的由來及特點王培生 據傳太極拳發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創始人陳王庭。傳到陳長興後,由陳長興傳授給楊露禪。楊露禪到北京授拳,太極拳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太極拳逐步形成許多風格不同的流派,著名的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諸家。 吳式太極拳始於吳鑑泉。吳式太
孫氏太極拳的形成和特點
孫氏太極拳是先父祿堂公於民國初創造的,以先父的名著《太極拳學》的出版為標誌。孫氏太極拳是先父以他自己登峰造極的武功為基礎,通過遵從老子自然之道,合易筋洗髓兩經之義,依先後易之數,融合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拳術之真髓發明了孫氏太極拳。 先父幼習形意拳,先從李奎垣復從郭雲深前後十一年。二十多歲時先
孫式太極拳源流
孫氏太極拳 孫祿堂先生12歲始學形意拳。師從李奎元先生近三年,後經李舉薦,又隨李之師郭雲深先生深造。見面時,郭雲深看到孫祿堂武學天賦極高,異乎他人,故郭雲深要孫祿堂棄業,隨己精研形意拳(當時孫正在隨一親戚學徒制毛筆)。這樣孫祿堂隨郭去了深縣,後又隨郭一同遷至西陵,相從近八
吳式太極拳與健康長壽
我國目前己經進人長壽國家的行列。上了年紀的人多了,如何才能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健身運動」。 先父母馬嶽梁和吳英華都是長壽者。這與他們長期從事吳氏太極拳有很重要的關係。我的父母都是滿族人,他們兩位都是吳式太極拳的一代名師。為了表彰他們一生為發展吳式太極拳所作出
吳式太極拳的源流
吳式太極拳系滿族人全佑先生 (1834一1902)所創。全佑從楊露禪(1799一1872)學楊式太極拳大架,後來拜楊祿禪先生的次子楊班侯(1837-1892)為師學楊式太極拳小架,實際上仍由楊露禪親自傳授。經過數年勤學苦練,全佑長於柔化。 全佑先生之子吳鑑泉先生(1870一1942)「
孫祿堂"三拳合一"論研究
李子蔚 民國初,孫祿堂先生受孫中山民主思想的影響,毅然打破武家自秘的陋習,於習武授藝之餘,欣然命筆,先後著成並公開發表《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八卦劍學》和《拳意述真》等五部武學著作,對之後傳統武學的研究與實踐產生極大影響,其「三拳合一」之理論,開創了中華武學研究的新局面。本文
孫氏太極拳的源流
孫氏太極拳是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豔麗的奇葩。孫氏太極拳是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一代宗師孫祿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極之大成,冶三家於一爐,所創立的優秀拳種之一。 近代著名武術家、一代宗師孫祿堂先生,自幼喜好武術,曾拜於李奎垣門下,但隨師祖-河北省形意拳鼻祖郭雲深習拳歷時七年餘,後又拜程廷華
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103式拳譜
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103式拳譜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103式是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楊振鐸先生在85式基礎上修定的,楊式太極拳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動作舒展、勁在內含、形象優美、瀟灑自如、給人以美的享受,有東方芭蕾之稱。第一式 預備勢第二式 起勢第三式 攬雀尾第四式 單鞭第五式 提手上式第六式
楊式太極刀-- 十三勢刀
楊式太極刀又稱十三勢刀,是楊家太極拳械中的著名器械之一,它是以太極拳的方法、要求、風格、特點和應用來進行培訓的刀術。該刀法刀式不多,但式式均能使用,化人攻人尤為神妙,有砍、剁、_戳、劃、刮、撩、扎、捋、劈、纏、扇、攔、滑等十三字塊和砍、剁、刺、扎、戳、豁、撩、腕八種刀訣。楊式太極刀頗為深
楊式85式太極拳音樂
85式太極拳相關音樂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下載地址: (完整版本)本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