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逆鱗
陳明公知賢善用,治國有道,短短數年便雄踞一方,周邊的小國多已稱臣,每年都要向陳國進貢。 這天,陳明公在大殿設宴犒賞群臣,眾人推杯換盞,氣氛融洽。 宴席快結束時,又上來一道菜,是一盆熱氣騰騰的蛇湯。湯盆端到陳明公面前時,許是胡椒味太重,陳明公微醺之際,衝湯盆打了個又大又響的
貓兒橋
從前杭州琵琶街拐彎的地方有座橋橋邊住著一個老皮匠。老皮匠是個孤老頭兒,家裡養著一隻貓。這隻貓通身光禿禿的沒有幾根毛,難看死了,它不會捉老鼠,懶得連叫也不高興叫,一日到夜悶聲不響地伏在老皮匠腳邊打瞌睡。鄰居們看著不順眼,都勸老皮匠:"趁早丟了它吧,養只癩皮貓有啥用場呀!"但老皮匠聽了,總是
皇帝敕名「河漲洲」
湖南沅陵城東十裡處沅水河中有一小州,名河漲洲,人稱"河漲洲,水漲洲也漲。" 相傳,很久以前,沅陵龍興講寺有位長老和尚法師法名惠智。他精通儒術,博覽佛經,是一位德才俱佳的好方丈。在他住持的十五年中,龍興講寺的各項事業都有所發展。 惠智法師還擅書畫詩作,尤以方術見長。有一次,三位外來雲遊
會下「金子」的豬
古時候,侗寨有個叫石生的後生,他既聰明又膽大,專愛捉弄那些有錢有勢,敲詐貧苦人的財主。 有一年,石生養了一頭豬崽。豬崽屙的糞便,他都要用木瓢裝起來,拿到河裡去淘洗。他天天這樣做,人們以為他瘋了。 石生犯的"瘋"病卻被鄰居的一個老財主識破了。他感到十分驚奇:"為什麼石生家的豬糞裡會有金
真假免死金牌
一 明朝開國功臣徐幀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嘉獎徐幀,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徐幀一塊免死金牌,並說不論徐幀犯了什麼罪,都可免一死。 可免死金牌賜給徐幀沒幾年,朱元璋就後悔了。因為朱元璋發現,徐幀太會辦事兒了,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說他壞的。朱元璋生氣,徐幀比我的人氣還旺,
油炸檜
油條本來叫做"油炸檜",據說最早是臨安人先做出來的。 南宋年間,賣國宰相秦檜和他和老婆王氏,在東窗定下了毒計,把精忠報國的嶽元帥活活被燒死在風波亭裡。消息傳開來,老百姓個個不服氣,酒樓茶館,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件事 那時,在眾安橋河下,貼隔壁有兩個吃食攤;一家賣芝麻蔥燒餅,一家賣油炸
奈不何
從前,有個叫寶龍的單身臘漢,因阿卜阿呂早已死了,家裡蠻窮,寶龍每天只得上山打獵維持生活。 一天,寶龍正在山中打獵忽聽到"救命啊"的喊叫聲。寶龍隨聲望去,只見一隻老鷹咬著一條小白蛇飛向天空,寶龍急忙拿出弓箭拉滿弓,"嗖"的一聲利箭向老鷹射去,老鷹"哇"地一聲怪叫,扔下小白蛇帶傷逃走了。
何分春秋與冬夏
傳說很早以前的一年冬季。皇帝帶領一班大臣巡視天下。這天他們走出城外,只見大地白雪覆蓋,冰封千裡,樹木枝枯葉落,百花凋零。沒有半點春色綠意。有位大臣匍匐在地懇請皇帝降旨說: "百樹泛綠四季青, 何分春秋與冬夏, 沒花綻放萬裡冰, 嚴寒雪霜春無蹤。" 皇帝聽著大臣的話,看看眼前景象
板凳犬奇案
小狗襲人 清朝光緒年間,揚州人江旬剛到蘇北芒山當知縣,這天有人報案,說縣城首富米百萬的獨生子被一條小狗給咬死了!奇的是,這條小狗是他剛過門的新媳婦程娟娘抱來的,豈不是謀殺親夫了?江知縣接案後不敢怠慢,急忙帶著三班衙役趕了過去。 到了出事的東廂房,只見少爺米來富的屍體蜷縮在
玉泉
在仙姑山北的清漣寺裡,有一口長方形的水池,叫做"玉泉".玉泉的水清澄澄,玉泉的水亮晶晶,清亮清亮的泉水是怎麼樣來的呢? 有這樣一個傳說。 早先,錢搪江口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地溝,叫做"天開河".有天開河裡,住著一條草龍。草龍能翻江倒海,騰雲駕霧,本領很大,但他粗裡粗氣的,不懂得世事,整天
恩愛夫妻碑
在很早以前的一個中秋節,他鄉謀生的丈夫對妻子十分想念,寫信說: "秋風搖落千樹花, 圓月照進萬裡家, 朝思暮想團圓日, 中秋異鄉難偎她。" 妻子看完含淚回信,說: "夜靜望遠月, 孤影愁心窩, 欲語淚滂沱, 唯有月表說。" 丈夫讀後急忙趕回家,途中遇路騎馬,逢氺乘船。
三變暗手
高手藝民國時期,安州城西有片集市,每月逢七,來趕集的人絡繹不絕。兩個月前,這裡來了一個奇人,大家都喊他星先生。星先生青布長衫戴禮帽,鼻梁上架著副圓墨鏡,像個不倫不類的帳房先生,可他表演的「三變暗手」絕活令人嘖嘖稱奇。不管什麼物件在他的手裡都格外聽話,想讓去哪就去哪。聽起來簡單,可演起來就
金牛湖
從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時候,這湖還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著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周圍的老百姓都在那裡種著莊稼,用湖水來灌溉,稻穗兒長得圓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農閒了,大家就湖上打魚撈蝦。人們和睦相處,過著安樂的日子。 在這湖底,住著一條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淺下去,
「望梅止渴」成語發源地及三國古驛道的傳說
三國時期,諸葛亮初出茅廬榮立頭功的古戰場——博望坡已聞名中外。經過諸多專家、學者考證,古戰場博望坡就在當今的方城縣博望鎮,已成為不爭的實事。 古代東起騾駒鋪(今屬方城縣趙河鎮),西至夏餉鋪(今屬南陽新區新店鄉),全長45華裡的古驛道,相傳是"45裡博望屯",當年無比繁華與興盛。從博望鎮
奇怪的藥引
明朝嘉靖年間,江南涇縣城裡有一位姓林的郎中,醫術非常高明。這天上午,林郎中正在家中忙著為病人診治,一位衙役忽然走進屋來,說盧知縣病了,請他去一趟縣衙,為盧知縣診治。 林郎中皺了皺眉頭,他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跟在衙役的身後,趕到了縣衙。盧知縣躺在床上,手捧著腦殼,嘴裡不停地哼哼著。
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象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但它有一個優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裡。 這有什麼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看了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
三尺橋
無錫縣有個貪官胡知縣,平時搜刮民脂民膏極盡能事。 一日聽說欽差大人要來,胡知縣嚇得臉色發白。師爺說不要緊,只要有錢,皇帝來也沒有關係。 話雖如此,還是得搞點政績搪塞。師爺又獻計說造橋吧,造一座橋的功勞大過造十座廟。 但是時間實在來不及,就在一條小溪上馬馬虎虎造了三座小石橋。 欽差
「劉師閣」的傳說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裡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
美食闖天下
山城重慶有一座菩提山,不知道從哪個朝代開始,有人在山上築寨、墾荒、挖井,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尤為難得的是,寨中井水清澈甘甜,即便在大旱之年,也從未枯竭。 歷代的當地縣令都把菩提山作為消夏避暑的第二縣衙。 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夏天,一位新上任不久的閆縣令在師爺的建議下,帶著
西湖煙水飄酒香
歷史上,杭州的釀酒業曾稱盛一時,這與有一個水質優良的西湖是分不開的。 西湖自中唐被開發後。湖光山色固然日漸名聲播揚,但當時她主要的"身價"並不在觀賞遊玩,而是與國計民生相關,西湖水除了灌溉,飲用外,還用來釀酒,白居易名篇《杭州春望》詩中有:"表旗沽酒趁梨花"的句子。趁梨春",正是當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