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清朝民間故事:冤鬼奇案
清朝雍正年間,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 直隸總督府後院書房中,殘燭搖曳。總督唐執玉仍在執卷讀書。這位康熙年間進士出身的直隸總督,一向為官清正廉明,口碑頗佳。 忽然,紗窗外傳來陣陣悽哀的哭聲,在寂靜的深夜,聽起來令人心裡發毛。唐執玉急喚僮僕開門察看。這小書僮戰戰兢兢開門往後院一看,驚叫一聲
芝雲洞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對貧苦的撒尼青年夫婦,丈夫叫戈熱,妻子叫迦麗。一天晚上,他們分別做了同一個夢,都夢見一個白髮紅顏的老人來告訴他們,說只要他們不怕困難,就可以在一處石洞中尋找到金銀財寶,那時就不愁吃穿了。夫妻兩人醒來後互相一說,都以為這是神仙同情他們的處境,指引他們脫離貧困的苦海,於是夫
黑松林/黑松崖(乃古石林)
很早很早以前,乃古石林山大土薄,十分貧塔,多種植包穀、養子和洋芋,有少量的雷響田,收成不好。可是,每年還得向土司上貢品,交納各種捐稅,一年打下的糧食,除去貢品捐稅,只夠吃半年,很多時間是靠野菜充飢。穿的蓋的就更難了,大多數人衣服穿得丁丁吊吊,難以遮體。很多人家沒有被子蓋,全家人圍著火塘烤
曹國墳前的斷頭馬
在明光市城區東南約3裡地的大李村,有座高約30米,底座直徑近百米的古墓。此墓是曹國長公主墓,幾經挖掘,現呈凹形狀。曹國長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明武靖王李文忠的母親。曹國墳前的神道上有許多石人、石馬、石龜。據說神道上的兩匹石馬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選石料找京城"神鵰王"按真馬的大小尺寸精工
尤伯的眼淚
很早以前,龍山腳下住著十幾戶人家。有一家姓尤的老人叫尤伯,他特別喜歡下棋。他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叫尤雲,還沒有成家。一家人勤勤懇懇,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這一年的夏天,尤伯到山上修理樹木。因天氣炎熱、幹了不大一會,就滿身大汗,又渴又累又餓,就想到西南面那棵大槐樹歇會兒。到了樹下,看
兩個弓箭手
東村有個弓箭手,他的弓過硬,可是沒有好箭,每次上山打獵,總是打不到獵物。西村那個弓箭手,他的箭銳利,可是沒有好弓,每次外出打獵,總是空手而歸。 於是,東村的弓箭手嘆氣說:"我的弓嘛,再好也沒有了,沒有好箭也是枉然……"西村的弓箭手嘆著氣說:"我的箭嘛,再好也沒有了,沒有好弓也是徒勞……
長髮妹(侗族民間故事)
陡高山腰有一道長長的瀑布,像一個女人躺在懸崖上把她的又長又白的頭髮垂下山來一樣。當地的人叫這瀑布做白髮水。 這裡流傳著一個長髮妹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沒有水的。這裡人們吃用的水和田地裡用的水都要靠天落雨;若天不落雨就得到七裡外的小河裡去挑水。這裡的水像油一樣寶貴。 陡高
神醫侍司懿的傳說(苗族)
古時候,苗家有個藥匠,名叫侍司懿,本事真了不起,啥病都治得好。吃他的藥,不光治病,還能延年益壽。那時候的人,都能活到幾千歲幾萬歲。世上沒人不知他的能耐,都稱他神醫,連天上也聞他的名。 侍司懿這個人很好學,他有那麼高明的醫術還不滿足。他見天上的玉當玉母、太上老君、太白星君這些人,不但不會
毛南族猴鼓舞的傳說
相傳,在一個林木茂密、山明水秀的地方,住著一戶人家,丈夫早亡,遺下三個兒子,妻子一人含辛茹苦,以到山上採集青岡子釀酒維持生計。一天,兄弟三人到山上採摘青岡子,不知不覺小兄弟與兩個哥哥走散了,兩位哥哥採到天快黑的時候才發現弟弟不見了,連忙跑回家叫來母親和村裡的鄰居,打著火把上山去找,但是一
毛南族火把節的由來
貴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一帶的毛南族人,每年臘月三十晚上,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毛南族的祖先就在卡蒲這塊山青水秀的地方生息勞作。一天,一個外出做生意的毛南族人急急忙忙跑回來對寨老說:"今年三十晚,一支異族人將要來侵佔我們的地盤。他們人高馬大,兵器精良,……
南天星下凡-天星景區的傳說
貴州黃果樹瀑布下遊七公裡的地方,有一座景色別致的石林。白水河流到那裡,仿佛也對美景依戀不舍,一改湍急直瀉的氣勢,緩緩地在奇峰異崖中迂迴流淌,時而歡騰跳躍,時而隱身石林中。那千姿百態的奇巖異石,如騎士策馬、秀女梳妝;如雄雞報曉、犀牛望月……千百眼清冽的山泉,從巖縫中噴湧出來,丁冬作響,或淙
水族文字創始人傳說
傳說之一,水族文字是一位名叫陸鐸公(音譯"公六奪"或"拱陸鐸")的先祖創立的。他花了6年的時間創製了水族文字。起初,水族文字多得"成箱成垛,堆滿一屋子".後來,因陸鐸公利用水族文字為一個小孩推算出其與神母見面的日子和方法,驚動了天皇。天皇認為,水族文字太厲害,他怕人們掌握了水族文字後,難
苗族姑娘圍腰上繡花的傳說
貴州省丹寨等地苗家姑娘的圍腰,為啥繡著美麗的花朵?說起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很古以前,苗寨裡有兩個手板手背般親的姐弟,父母雖然都過世了,但憑著姐姐一雙勤快的巧手,年年都是穀子漫出倉,棉花堆滿堂,吃穿都不愁。阿姐不但有鮮花般的好模樣,還有顆賽過鮮花的心,她立志要把阿弟撫養成人。聽人講從大地
彝族月琴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和動物一樣,都不會說話,都愚味無知,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動不動就互相爭鬥殘殺,整個世界一片混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把人和動物分開。把聰慧和愚笨分開,天神便在四川涼山的最高峰上, 放了四隻碗:金碗、銀碗、銅碗、木碗。裡面分別盛滿蠢水、惡水、善水、智水。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
天河(赫哲族神話)
從前,有一家,只有母親領個小子過日子,小子起名叫烏沙哈特(意:星星)。一天,母親起不來炕了,兒子請來了薩滿(巫師),給她驅魔治病。薩滿看完了病情,告訴烏沙哈特說:"這病可真不輕哎!只有一樣藥能治好你媽媽的病,就怕你掏弄不到。"烏沙哈特跪倒在地,連著給薩滿磕頭,哀告地說:"快告訴我,就是登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
很久以前,壯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有一年,狀鄉大旱,鄉親們求達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糧,達桂跪奏道:"狀鄉百姓顆粒無收,吾伴千歲前往視察。"達桂
傣族潑水節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兇惡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裡漂不走,掉在水裡燒不爛,刀砍不爛,槍刺不入,弓箭射不著。他自持法力過人,傲慢自大,整天橫行霸道,為非作歹。那時,天有十六層,他就成了其中一層的霸主。他對人民欺壓擄掠,無惡不作。他已經有了六個美麗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麗的女兒,他都要霸佔
苗族蘆笙的傳說
小夥子口不離笙,姑娘手不離針;不會吹笙的不是苗家的達亨(小夥子),不會繡花的不是苗家的達佩(姑娘)。蘆笙,黔東苗族方言叫"給"(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製作而成。每把蘆笙六根管,在蘆笙歌中有"蘆笙三節筒,長瓢裡頭空;瓢兜六根杆,吹來向轟轟"的描述,它與方言、服
香山公主墳之謎
北京城西北角的香山,碧雲寺的東邊,有個小村子,叫公主墳村,可是沒有墳,說是從前有,還說墳裡埋葬的是位遼代公主。至於為何沒有墳了,村裡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了。村裡人說不清楚,可有人能說清楚,誰呀,老徐。那天老徐看完紅葉,吃了公主墳村的山村飯,回來的路上就說起了公主墳。 1、天生叛逆
阿詩瑪的傳說(撒尼族)
在撒尼族阿著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種山地住著草房。他們有個勇敢的兒子阿黑,又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姑娘。 天空閃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的名字像香草,從此美名傳四方。不知不覺長到十六歲,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幹活。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糞播種緊跟上。阿詩瑪長到十七歲,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