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酒匠海半仙
海青是同山鎮上最著名的釀酒師海三兩的兒子,也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少爺。他經常和一幫遊手好閒的人鬼混,在大街上大搖大擺,吆三喝四,弄得整條街雞飛狗跳的。人家提鸚鵡,養小狗,他卻養一隻鵝,還有事沒事就遛鵝。每天午後,海青喜歡睡在同山鎮街口大樟樹下的那塊一人多長的青石板上,也喜歡去海角寺的那片
西湖引水天目山
古時候,杭州城市居民的飲用水主要是井水,城中各井水源多仰給於西湖。早在唐歷年間,杭州刺史李泌就在百姓聚集的錢塘門到湧金門(相當於今湖濱一帶)開鑿了相國井等六口井,並在西湖東岸相應地段開闢低於西湖水平面的水口,通過埋入地下的瓦管引湖水入井以供飲用。 南宋淳祜七年(1247年)夏,杭州遇到
泥像肚中插爆竹
蘇北古黃風俗,立春之日要鞭「春牛」。乾隆某年的立春,恰是正月十五,鞭春牛更是格外熱鬧。只是於知縣外出查看古黃河凌汛還沒回來,主持鞭春牛的便換成了劉縣丞。 劉縣丞正與民同樂,捕快趙班頭和東關的裡正老錢急匆匆來報:出案子了!東關的「三指神算」馮大頭被殺,兇手定然出在馮大頭請來的三個
三潭如何印明月
三潭印月作為西湖勝景的精華,本地居民固然無人不曉,外來遊客亦有《不遊三潭,枉到西湖》之說。但,《三潭》之《潭》在哪裡?早在南宋末年就不大搞得清楚了。 面宋潛說友《鹹淳臨安志》對三潭的位置只籠統地說《土人相傳雲在湖中》。明田汝成《西湖遊鑑志》也僅有《相傳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測》的記載。因此
藍蝴蝶迷案
藍色蝴蝶 深夜,刑部後院院門「砰」的一聲被人撞開,將刑部總捕頭燕清典從假寐中驚醒。「大人,出命案了!」親隨楊易之一頭撞進來稟告。 「出了什麼命案?」燕清典從床上直起身,皺眉問道。 「剛剛有人來報,京城中剛剛發生了命案。」 「這事由京兆尹衙門處置就是,何必來驚擾
天理良心的故事
古時候,有兄弟倆,大哥叫天理,小弟叫良心。 俗話說,出門靠朋友,在家靠兄弟。良心從小失去爸媽,跟哥哥長大。天理娶了老婆就兩樣了。這作嫂子的貪心,怕良心成家要分家俬,就在枕邊出了個注意。天理一聽,心裡直發毛,可他怕老婆,還是一咬牙答應下來。真是"勿好伴給狗趕"! 第二天一大早,天理帶良
秀才看相
元末適值群雄割據,濠州清塘村道口有一窮秀才姓劉名祝,平日裡劉秀才提一書簍在村道口擺一字攤,專為十裡八鄉的鄉親們寫寫書信。 誰料這天說變就變,兵荒馬亂不提,就是這書信該誰送,又該送去哪也沒個準,來找劉秀才寫書信的人變得是寥寥無幾,為此劉秀才不得不把家中藏的幾幅書畫典當了才堪堪維持
剃黃毛丫頭
楠溪故事之一 有一個剃頭老師叫阿春,人生駝背,膽生大。他話會講,手會動,見了美女,涎直流。他手藝好,名聲臭,年過三十還沒娶老婆。聽說村裡來了個新住戶,那個女兒貌生好冇講道,他就心裡痒痒真想苦。想來想去冇辦法,他只好重金求媒婆。 媒婆熱天穿短褲,陪那美女阿秋去溪邊洗衣服。阿秋看看媒婆臀
女山的故事
明光東北約70多裡,有一近千年歷史的古鎮,鎮內有"嘉祜院"、"古戲樓"、"火神廟"等古蹟遺址。南朝是睢陵縣治僑置所在地,宋為招信縣治所在地。因南朝、宋朝為縣治所在地,元代後人們一直叫此鎮為舊縣鎮。鎮西北有一山,名叫女山。據地質學家研究結論是140多萬年前的火山爆發地殼運動所生成的,至今女
浮山仙人洞與淮王魚
古時侯,淮河在這裡拐了個彎,留下了許多故事。而今,水還是向東流去,故事卻傳向四面八方。有些歷史上有據可考,有些雖無考證,但老百姓你傳我,我傳你,也像是那麼回事兒。下面搜集整理的幾則故事,大都是民間的傳說,說是就是,說不是也不是。 很多年以前,淮河在進入洪澤湖以前這一段,兩岸幾十公裡都是
王媽媽橋的故事
明光橋頭鎮東二裡有個村子叫蒲子崗,在蒲子崗東頭有座橋叫"王媽媽橋".開始只是座無名木橋,後來橋壞了,橋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捐資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單孔石橋。石橋建成後,村民為紀念原來在橋頭擺茶攤的王媽媽,就將此橋起名叫"王媽媽橋".至今古橋跡尚在。 相傳,很久以前蒲子崗東頭住著一戶人家,就老
孟良初識焦贊
在老嘉山裡有一座廢棄的城池,說是城確實有些誇大了,因為它南北佔地1裡多,東西拉跨也不到2裡,僅是大的村莊而已。但在北宋時期山裡有這樣一個村莊的確不算小了。村裡有200多戶人家,大多都姓孟,周圍的小莊子的人都把這裡叫作孟良城。因為孟家在北宋時出過一員大將叫孟良,孟良為人忠厚、武功高強,是忠
「孝順」的仨妯娌
在我的老家,老人們常給孩子們講著這樣一個故事。過去,街東頭住著一個六十歲的王老太太,王老太太早年守寡,靠幫人家縫縫補補洗洗涮涮把三個兒子拉扯大,又先後一個個娶了媳婦。王老太太辛苦了一輩子,累得腰也駝了,眼也花了,成了家裡吃閒飯的了。沒兩年,三個兒子被媳婦的枕邊風吹昏了頭,又一個個另砌爐灶
「末端」小神石爺
1明光市三界鎮一帶相傳著"末端"小神石爺的故事。民間傳說,也不報個年月朝代,只圖省事,開口就是"很久以前"。這"很久"到底有多久,後人誰也說不清,既說不清,也就沒人去考究。這倒給動筆的省了事,因此照著葫蘆畫瓢,也跟著說開篇的套話了。 很久以前,三界有個文人,說是
三峽民間故事
三峽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人們俗稱"講古",重慶話為"擺龍門陣",它起源於民間,根植於傳統,鄉韻深長,是民間口頭文學中較為廣泛的體裁和形式。 三峽盛產民間故事家已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劉德培融糅著泥土真實的口頭民間文藝作品,是他在時空的演化和閱盡人間滄桑中誕生出的絕世珍品,作品折射出
藏族的民間故事
藏族的文學藝術歷史悠久、豐富多樣。而且,無論民間故事、民歌、舞蹈還是藏戲,都是獨具一格、光彩奪目的,是祖國百花園中的奇葩。西藏的民間故事浩如煙海,它是藏族悠久豐富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藏族民間的故事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口頭流傳的故事,一種是書面記錄整理的故事。其中書面故事如《屍語的故事
雷瘸子敲鐘
當年通州曾經有座有名的建築——鐘鼓樓,上面懸掛這一口千斤重的銅鐘,這銅鐘是報時用的,過去沒有鐘錶,所以就靠鳴鐘擊鼓給全城報時。 相傳通州有戶姓雷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兒子生來腿腳有點兒殘疾,人們就叫他雷瘸子。這雷瘸子雖然腿腳不大方便,從小聰明勤快,人又非常厚道,對母親更
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
自古"和親"的人不少,獨王昭君的事跡,代代相傳,婦孺皆知,這是什麼原因呢? 漢高祖時,婁敬提出和親的建議,但呂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將她遠嫁番邦,因此和親的計劃並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 這中間還鬧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由於當時的匈奴單于對和親大感興趣,漢高祖劉邦死後,冒頓單于居然向呂后求婚
西建憫忠寺,東修通州塔
通州有一座著名的燃燈佛舍利塔,是通州的象徵,有人乾脆管這座塔叫通州塔,老人都說這塔是唐代名將尉遲恭修的,老通州人還說這尉遲恭是「西建憫忠寺,東修通州塔」,這話得從北京區教子胡同的憫忠寺說起。 憫忠寺現在叫法源寺,是北京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唐朝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跨海東徵
仙洞
京西有座秀麗的山峰,名叫極樂峰。山的南麓分布著十八個巖洞,巖洞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再加上洞內保留著許多佛教文化的遺蹟,因此就更加顯得幽深而神秘。 除此之外,傳說中山上還有一個仙洞,仙洞隱於山體之中,除非有特殊緣分,一般人無法進入。 相傳數百年前劉喆曾進過這個仙洞。那天劉喆上山砍柴,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