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故事

水族端節日由來

水族端節日由來

  過端的由來,據傳說講,古時兄弟3人分家後,散居各地,關山的阻隔使他們平日不能見面。於是,兄弟們相約在割完稻穀的閒暇的日子,彼此串親,以示慶祝豐收和不忘手足之情。因為他們是在"亥"日分的家,便選擇了這一天來團聚。從此在"亥"日過端,便成了水族的年節而世代相傳下來了。  為了使兄弟、親友能在

陳倉之戰:郝昭一戰成名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1十二月爆發了陳倉之戰。    此前,郝昭默默無聞,從等級很低的部曲督一直晉升到一個雜號將軍。如果沒有陳倉之戰的話,他的名字就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陳倉之戰的另外一個大功臣。就是魏國的大將軍曹真。曹真,字子丹,他作風硬朗,威震敵膽。曹真身為魏國最高

魚包菲菜的故事

  水族過端節時祭祖用魚包菲菜,意在懷念祖宗,不忘民族之根。這裡有一個關於"魚包菲菜"的故事。  水族並非此地的土著居民。相傳水族遠祖從南方向北遷移時,一位老者給遠行者送來一包食物:"帶上吧,這裡的菜會成為你建成新居後待客的一道家鄉菜的。"途中,這位遠祖走得又累又餓,打開老者送的東西一看,原

黃市鍋巴鯽魚的傳說

    民國年間。自貢鹽商龍老闆的母親去世了,按照家規。龍老闆16歲的長子龍天賜要守孝三月。期間,他要住進與龍家墓園相隔不遠的水口寺裡。與和尚們一起茹素。    龍天賜年紀不大,他知道自己和母親張氏不受父親疼愛,因此一心撲在功課上,每晚都要熬夜讀書。每天吃著寺裡單一的素食,時間長了,身體就弱

端坡賽馬由來

  水族過端節時要進行一項活動棗端坡上賽馬,關於端坡賽馬的由來,有一個它的傳說。  從前有個寨王,他長期養尊處優,懶得連樓也不下。久而久之,他的身體病弱得很厲害。有一年過端,他興致一來,讓家丁扶他上馬,緩綹登上了後山坡。他雖然出了一身汗,但過端登坡,使他身心舒暢,精神振作,從此身子慢慢好起來

姚黃魏紫的傳說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叫黃喜的孩子。父親去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每天拂曉,黃喜便上山砍柴去了。    山路上有個石人。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山泉旁邊長著一株牡丹。黃喜每次上山,把乾糧袋往石人頸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

端節前夕掃房屋由來

節日前夕(寅日),家家戶戶都得認真打掃房屋、院壩,並將屋內外的塵土撒到稻田裡去。關於這一習俗的由來,水族有個民間傳說:早年,水族遠祖帶領大家從南方遷到都柳江上遊地區後,不避艱苦,開山造田,創建了家園。可是,他們播種的稻子,卻屢遭蟲害,大夥都為想不出除蟲的辦法而發愁。一天夜裡,遠祖夢中受到仙人

車載鬥量的故事

    話說三國時期。吳和蜀兩國聯合,共同對抗曹魏;可是後來,吳蜀之間產生了矛盾。東吳殺了蜀國大將關羽,奪取了荊州。劉備勃然大怒,發動全國的兵七十萬人,順江而下討伐東吳,「不把孫權逮住。砍下他腦袋。不能給我弟兄報仇啊!」    正所謂哀兵必勝。蜀軍懷著悲憤的情緒,所向無敵,一下子就打到了秭歸

除惡節的傳說(苗族)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貴州黃平施秉兩縣的苗家照例要過"除惡節".為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呢?  傳說,從前有個魔王,長得非常高大,力氣也很嚇人,最可惡的是他專門偷吃人們的牛馬,害得人們有田無牛耕,有貨無馬馱。個個都在咒罵:"要是有人殺掉這個惡魔就好啦。"正在人們期盼的時候,有個小姑娘,名叫阿妮,她

鑑寶傳奇之鬥錢

    一、真假錢王    劉斌來到濱江市荷花山莊的時候,已經下午兩點了。荷花山莊是一座格詞高雅的會館,前幾天,北方收藏界最有名的錢王在這裡下榻,濱江市收藏古錢的高人們聞風而動。他們來到荷花山莊,拿著自己的藏品。都想請錢王給自己掌下眼。看看自己收來的古錢,是否能值大價錢。    荷花山莊先是

六月六吃粽子的傳說(布依族)

  貴州白水河上遊有個富饒的壩子,名叫坡五擔,漢名扁擔山。這裡四面環山,只有幾個山口通到外面,道路險峻,易守難攻。居住在這塊肥沃土地上的,都是布依族人民。從前,勤勞勇敢的布依族人,不願受統治者殘酷剝削,就組織起來,抵抗官家的壓迫。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橫徵暴斂,逼得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坡五擔的

石佛堂的傳說

    在河北阜平的太行山深處,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做蒼山村。村子的西南方有座明代石窟,當地人管它叫石佛堂。石佛堂共有十八個洞窟,由南向北排列;石窟內的石刻和雕塑都是佛教人物。早些年間,鄉親們有個七災八難都會上山去求菩薩保佑。據說,那裡的菩薩是很靈的。    傳說幾百年前,石佛堂有一

仙女山的傳說(布依族)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年哪月,作惡多端的孽龍掙脫陰曹地府的束縛,帶著龍子、龍孫竄到下五屯大壩肆無忌憚地荼毒生靈,踐踏莊稼。  居住在這裡的布依族人民無不痛心疾首,但戰勝不了孽龍。孽龍大施淫威,要人們每年送一對童男童女給它。善良的人民驚呆了。龍公又將它龐大的身軀盤旋在落水洞口,嚴嚴實實地

嘉陵江古幣沉船之謎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機智聰明的阿里巴巴用這樣的咒語打開了寶庫的大門,發現了金光燦燦的一堆堆寶藏。  這不僅僅是童話故事,2003年的一天,重慶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撐船的蒿杆敲開了嘉陵江底寶藏的大門。  說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長劉智至今還有些激動:「當時我們接到電話,說有一條過江的船蒿杆落

老虎和青蛙(布依族傳說)

  相傳北方有叫"故洪故流"的地方,住著一位無兒無女的老年婦女。一天,老人在屋前河邊洗衣服,看到上遊漂來一物,一隻彩色的鳥張著兩翅覆蓋著。老人打撈上來一看,原來是只銅鍋。鍋內躺著一個小孩,濃眉大眼,高鼻方唇,逗人喜愛。老人抱回家撫養,給小孩取個名叫"阿德"."德",苗語是龍,小孩從河裡打撈得

熊貓首次進京記

  1953年5月,我作為中共寶興縣委工作組的成員,正在該縣和平鄉搞中心工作。當時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窮鄉僻壤的寶興縣,會因為出產被譽為國寶的大熊貓而聞名遐邇。當年村民們把熊貓叫做花熊,因為這種「熊」和通常見到的黑熊不同,它竟然穿著一件黑白相間的皮大衣,不得不另取名字加以區別。  一天,我

哈尼族新米先餵狗的傳說

  傳說哈尼族祖先原來不會開田種地。後來天上有一位掌管五穀的神仙,他在天上有一丘栽種七十七種穀物的大田,耕耘這丘田,必須有一千二百個仙童,駕馭著一千兩百頭神牛梨耙一天,才能把整丘大田犁耙完。栽種的時候,必須有一萬二千個仙姑,用七十七種穀物栽插一天,才能把整丘田栽種滿。除草的時候,必須有一萬二

臘八

  臘八一大早,鳳兒回了娘家。鳳兒前腳剛進門,男人金柱後腳就攆了進來。兩個人誰也不說話,繃著個臉,好像有誰欠了他們幾鬥米似的。鳳兒的臉上還掛著淚痕。  正在做臘八粥的六嬸一看這架勢,慌了:「大臘八的,你們……這是咋啦?」  鳳兒一屁股坐到炕沿上,搶先說:「金柱他……他打我……」  六嬸是村裡出了名的

瑤族趕鳥節的傳說

  每年二月初一,是瑤族人的趕鳥節。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江華山區,林木茂密,很適宜鳥雀繁衍生息。以五穀為食的山雀、野雞、斑鳩等等熬過了嚴冬,看到山桃花開了,伸動翅膀,飛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裡人來了,就唱起歡樂的歌;看到妹姑手裡金燦燦的包穀籽,一把把,一串串,撒進了黑沃沃的山土裡,唱得

敬老院裡的心理理療師

  五月,暖春剛過,盛夏未到。陽光透過落地窗照進屋裡來,暖暖的。  「來,大家跟我一起做,大拇哥,二拇弟……張爺爺,來,跟我一起做。」  「踢踢腿,揉揉肩,抬抬手,車爺爺把手舉起來,對,舉起來。」  李爽站在屋子中間,面對十幾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耐心地引導做著「康樂」的保健操。這是位於北京二環外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