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極拳 第十四式十字手
2025-07-31 01:46:08
第十四式十字手
譜訣:十字手法變不盡, 上下相隨虛實連; 四肢隨腰內外合, 擰裹鑽翻開合奇。
動作過程
1.身體右轉,左足尖裡扣90。(面向南),重心偏於左腿。同時,隨轉體兩掌微內旋,屈肘向右、向上平移於額前約兩平拳時,掌心朝前,兩肩松沉,兩肘尖沉垂,兩臂呈環形。眼隨轉腰勢,通過兩掌向前平視(圖63)。
2.重心漸全部落實於左腿,右腳跟先離地,漸至全腳離地提起,左移至右肩垂線下,腳尖
著地,漸至全腳踏實,隨即重心右移,兩腿徐徐起立,兩膝微屈,成開立步,與肩同寬。同
時,兩掌微內旋,分別向左右畫弧向下,在兩掌向外移至低於肩時,兩臂外旋,漸下落至兩
胯前側,經腹前,右掌在外,左掌在裡,掌心朝裡,合抱交叉向上,畫弧至鎖骨前,左腕距胸約三平拳,兩臂呈環形,沉肩垂肘。眼先關及兩掌畫弧,當兩臂交叉時即向前平視(圖64~66)。
技術要領
1.十字手的動作要上下相隨,手腳的動作要齊起齊止,協調一致。當兩手畫弧向下時,左
腿要下沉,同時把右腿收回。當兩手合十上舉時,頭須上頂,腰要松沉直豎,兩手要有向上及略前搠之意,思想留意兩手腕尺骨處的勁點,環臂圓滿,全身松沉。
2.左足尖裡扣漸至踏實和右腳向左移漸至全腳踏實,成開立步,此時右腿漸實,而左腿漸虛。兩腳的動作猶如踏蹺蹺板一樣,一腳漸虛,另一腳漸實,一腳踏落,另一腳即起,始終是一腳用力,而不是兩腳平均負擔身體重量。這樣才能避免犯雙重的毛病。否則兩腳站煞,不利於靈活地承接下一式「抱虎歸山"。
「十字手"定勢,有人認為是兩腿平衡分負身體重量或重心由兩足平均負擔,從而犯了虛實不分的雙重毛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以為「十字手"為一段的結束,是一個「收勢"的休息動作,而沒有考慮到該勢不僅用於防守和以靜待動,而且也用於連接拳勢的段落各勢,使之綿綿不斷,滔滔不絕。
3.當兩手左右分開,弧形向下,兩膝屈蹲時,不可前俯;當兩手合十隨兩腿徐徐起立,向上及略向前搠時,不可後仰,亦不可凸臀。須足跟沉住,虛領頂勁,腰要松挺,做到立身中正安舒。
用 法
接前勢,敵由右側自上打下,我即將右臂自右向上大展分開,以開勁應之,值敵乘虛襲我胸部,我即雙手合十,結成一合勁,將敵臂掤住。同時腰稍松,往下一沉,則敵所向之力,即自散失不整了,此時我兩臂腕乘機以鼓掤之勁向前擊打。如敵變雙手按來,我即以雙手由內往左右分開以應之。
注釋說明
「十字手」式顧名思義,是兩手大展分開後,先合抱結十字於腹,並漸擰裹鑽翻上掤於胸前,在胸前交錯環抱,呈斜十字交叉。從用法可看出它為一開合勁,開以滾化敵手,合以掤封敵臂,可見是以防守為主、以靜待動的招式,並用來銜接各式各勢。故楊式太極拳的蹬腳、左右分腳、如封似閉、玉女穿梭等勢式中都寓有十字手法,因此《全體大用訣》說「十字手法變不盡"《太極拳體用全訣》說「十字手法變無窮,擰裹鑽翻開合奇",義在此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