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2025-07-30 22:00:09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譜訣: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僕地腰脛擊;    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移右腿,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虛懸於右腳前。同時,左掌隨轉體自前向右經右胸前弧形下摟至胸前,掌心朝右下;右掌自右胯側向右、向後、向前畫平弧,隨畫弧隨外旋移至右腰側。眼神關顧左掌下摟(圖1 6 1.、1 62).  2.左腳向前稍偏左邁出一步,先以足跟輕著地,隨重心前移,全掌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身體漸左轉,沉腰胯。同時,左掌隨勢弧形而下,經左膝前摟至左胯外側,沉肘坐腕,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右掌內旋,漸變拳向前下方打去,略低於腰,拳心朝左,拳眼朝前。眼向前視,眼神關及右拳打出(圖1 63、1 64)。

    技術要領
    1.左摟膝應在腳跟著地、重心前移弓左膝的同時進行,不要在左腳落地前,也不可在左腿弓好後摟膝。要上下相隨,弓到、摟到、拳到,齊齊俱到。
    2.右拳向前下打去之前,注意身體要保持正直。在右拳下打「栽捶"時上體隨之折腰前傾,並沉腰胯。因進步栽捶原義為將敵蹬倒於地,我連步趕上,一足踏胸,一拳擊腹,故需折腰前傾。後雖改為左手摟敵腿,右拳擊敵腰間或腳脛,但仍需要折腰前傾,然而折腰時,身雖前伏,但仍不能失中正之勢。從頭部、頸部、腰部到尾閭,必須保持一條斜的直線,百
會、中極、會陰一氣貫通。自始至終須注意頂勁、拔背、斂臀、沉氣、收正尾閭,而不可低頭、弓背、屈腰、凸臀。
    3.進步栽捶容易犯的毛病是,右掌自胯側向右、向後、向前畫平弧,隨畫弧外旋移至右腰側時早已變拳,違反了拳諺所說的「去時撒手,著人成拳"的原理。正確的方法是,  「拳」有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在將要擊到位「栽"的時候才由掌握成拳。其他拳勢凡有捶法的皆循此理。
    用  法    ·
    接前勢,敵用左腿踢來,我即用左手順勢向左摟去,則敵必往左僕。我即將左足同時向前一步追去,屈膝坐實。右手隨握拳,向敵腰間或腳脛捶去。右腿伸直,腰胯下沉。含胸,眼前看,尤其注意守我中土。
    注釋說明
    栽捶,顧名思義是用拳從上向下栽擊,其狀如將秧苗等植物栽人土中。栽捶原名「擊地捶」,原義
為我將敵蹬倒,即連步趕上,一足踩胸,一拳擊腹,  故須擊拳擊及地。現為摟後捶擊敵腰間或腳脛,則不必擊及地,但仍須折腰前俯。楊式太極拳注重立身中正,上體折腰前俯的動作是不多的,進步栽捶是其中之一,這就提出了「立身中正,中正不偏"和「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命題。綜觀楊式拳的整體全局,從體用的角度來看是必須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但個別勢式,因進擊敵下路的客觀需要,有時彎腰幅度不大,只要保持百會、中極、會陰一氣貫通,堅守中土,內勁中正不偏的原則,「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也還是允許的。僅以太極拳冠以「捶"名的五捶為例,搬攔捶以打中路為主;肘底捶、撇身捶以擊上路為主,當然可以輻及中路;栽捶、指襠捶主攻下路。打上、中路的拳勢,保持立身中正安舒,當然不成問題;打下路的拳勢,如一點不允許彎腰,勉強維持正直的上體,則變得過於矜持,生硬僵直了。所以,我們要「通權達變",既要堅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原則,又要有「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靈活。這就是矛盾的辯證統一。
    此式由於步法與上勢相連而稱為「進步",如依單勢而論,實為「上步」,故楊澄甫弟子曾昭然等命名此式為「上步栽捶」,亦通。武、孫式均作「踐步打捶",陳式作「擊地捶」。
    據曾昭然說:  「向地之捶,澄甫師早年教人,系用覆拳(即拳背向前虎口向南),惟晚年教人,則系直拳。"曾詢其故,澄甫師答日:  「兩者用意全同,惟下擊用覆拳較為有力,而用直拳(即虎口向前)則次式(翻身撇身捶)用肘時轉來較有力耳。"充分說明無論是編拳或改拳,先輩們都是綜觀全局,是以用為主、體用合一為準則的,並主要考慮出拳是否有力。這和當前某些拳家唯「美"、唯「花哨」的主導思想是有本質區別的。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  「進步栽捶破前踢,摟他撲地腰脛擊",完全秉承了《體用全書》對「進步栽捶」一式的用法總結。《全體大用訣》說「進步栽捶迎面衝",則此勢的用法又與高探馬勢有點相似了。
不同的是,敵以手腳擊我,我摟後,不是以掌而是以拳直襲其頭面。此說一則與栽捶的形象不符,二則拳捶的「栽"法難以體現,因其已演變為「進步衝捶"了。然而脛骨的正面,又有別稱「迎面骨"的,則此訣又極符合栽捶式的體用,想此訣的原意可能就是如此Ⅱ巴。

同类文章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譜訣: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僕地腰脛擊;    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移右腿,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虛懸於右腳前。同時,左掌隨轉體自前向右經右胸前弧形下摟至胸前,掌心朝右下;

85式太極拳圖爭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動作過程     (一)左摟膝拗步     1.左腿下落,膝仍懸起,右腿漸下蹲,身體微右轉。同時,左掌內旋,向右經身前中線向左下弧形下摟至右腹前,掌心朝下;右掌外旋,弧形移向右耳。眼神稍關顧左掌下摟,隨即移視右掌(圖1 54、附圖1 54)。     2.左腳

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動作過程     1.身體直起、右轉,左足尖裡扣踏實,重心落於左腳,右腳虛踏地。同時,右拳隨勢提起,屈肘橫臂移於左肋前,拳心朝下;左掌自左向上弧形上舉於左額前上方,面朝北。眼隨轉體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兩手移動(圖1 65、附圖1 65)。      2.身體

楊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譜訣:轉身蹬腳打敵援,懸腿蹬伸腹上踹;    上驚下取樁根腿,立身中正最得勢。     動作過程     1.左腳漸落下,左膝微提,虛懸於右腳前,以右足跟為軸,腰身輕靈地向左後轉,右胯根松沉,右膝微屈,身略下蹲,左腿微裡合。同時,兩臂外旋,兩掌向裡、向胸

85式太極拳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動作過程     1.身體微左轉,重心漸移向左腿。同時,左肘隨轉體略下沉,左臂隨勢外旋,掌心翻朝上;右拳內旋,向前上掤擊過左掌上側,高與肩平,拳心朝下。眼神關顧右拳前掤(圖1 69、附圖1 69)。   其餘動作過程同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參見圖55,.-5 8)。

85式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右分腳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         譜訣:左右分腳手須封,捋來採去伺機攻;    上驚下取脅下踢,手腳齊到始成功。     動作過程     右分腳     1.重心仍全部在右腿,右腿漸下蹲,左腳稍提起,身體微左轉(面向東北)。同時,右掌隨勢向右往裡弧形抹轉,左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譜訣:右拳被擒繞敵腕,兩臂合抱須圓滿;    雙手分處伊心亂,輕黏慢捌飛腿踹。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左轉,左足尖外撇踏實,左膝微屈,重心漸全部移於左腿坐實,右腿屈膝向前虛虛提起(腳跟先離地)。同時,左掌隨勢向左前上移,隨移外旋,掌心轉朝裡;右拳變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式高探馬

第三十式高探馬譜訣:高探馬上纏腕採,仰之彌高掌探面; 上驚下取型典在,金針度眾樂其成。 動作過程 1.腰稍朝右松轉, 右胯內收,重心漸移到 右腿,隨重心後移,左 足尖自然離地。同時, 右吊手變掌,右肘屈沉, 弧形移至右肩前,指尖 朝前,掌心朝前下;左 臂外旋使掌心漸翻轉至 斜朝上。眼神關顧左掌 翻轉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譜訣:敵勢攻來賽虎猛,披身取勢在得橫;    善識側翼與襠口,下採上打喪敵魂。     動作過程     1.左腿漸下蹲,右腳下落虛懸。同時,左掌自左向右拂面經額前弧形平移至右胸前,隨移外旋,掌心漸翻朝裡;右掌微下移至肩平,隨移內旋,掌心漸翻朝下。眼神關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一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 起勢和右金剛搗碓 點擊:收藏56式陳氏競賽套路圖解教程(一)起    勢 起勢  1.並腳直立(面向南)    兩腳併攏,身體自然直立。頭頸正直,下頦內收,胸腹放鬆,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在大腿外側。精神集中,呼吸自然。雙目平視前方。見圖11 1。          用意識導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