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極拳第十三式如封似閉
2025-07-31 01:58:08
第十三式如封似閉
譜訣:如封似閉守中攻,機巧全在掌緣中; 虛化實發哼哈際,墜身脫銬長勁衝。
動作過程
1.右腿微屈,重心稍後移,落於兩腿中間。同時,左手漸外旋,掌心斜朝上,從右肘下穿出,腕略出右肘,沿右前臂下前伸,外旋成仰掌,後內旋掌心轉朝裡;右拳稍左移變掌沉肘回抽,外旋使掌心翻朝裡。兩臂在胸前呈斜十字交叉,右臂在裡,兩掌指尖斜朝上,高齊肩。眼神關顧兩掌(圖59、60、附圖60)。
2.重心繼續後移,坐實右腿,臀部坐至與後腳跟齊,左膝微屈。同時,兩臂沉肩、垂肘內旋,兩掌左右分開,掌心相對,拇指意向後,掌緣向外,寬稍窄於兩肩(圖6 1、附圖6 1)。
3.重心漸前移,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兩臂漸內旋,掌心斜朝前,坐腕立掌,平直向前按出,手腕略低於肩。眼平視前方,眼神關顧兩掌前按(圖62)。
技術要領
1.「如封"重心後移時,兩胯骨與兩肩應同時後抽,尤須留意左胯骨的後抽; 「似閉」重心前移時,兩胯骨與兩肩應同時前送,尤須留意右胯骨的前送。使兩肩兩胯始終保持對準、上下相合、立身中正和齊退齊進,避免左右偏側、前俯後仰。
2.隨重心後移,我仰左手穿過右肘下,以手心貼肘護臂,以橈骨部向外開格;右拳變掌從左手上脫出,向懷內抽折,至兩手心朝裡斜交呈十字封條狀。此「如封"過程,要沉肩垂肘、周身團聚,而不可兩肩縮攏和聳起。兩肘尖垂沉,不可抬揚,亦要注意肘不貼肋,使手臂有適度的迴旋餘地。兩手交叉成十字
封條狀的過程,時間切忌過長,避免雙手貼近胸部,夾肋自縛其身,造成引進落實。
3.兩手的封回和按出,即「如封」和「似閉」的過程,基本上是呈平直的向後、向前運動。肘雖有沉意,但手不可沉下去,外形不能有很大的起伏,只是由於步型的改變,而使兩手有上下略有移動的感覺。這樣才能封住對手,不使走化,並有利於閉出對手。 「如封」為守,微向裡引進,以化解敵力;
「似閉」為攻。先守後攻,一分即合,一防即攻,相連不斷。
用 法
接前勢,敵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過右肘下,以手心貼肘護臂,以橈骨部向敵左手腕格去,如敵換步按來,我即將右拳伸開,向懷內抽折,至兩手心朝裡斜交,如一斜交十字封條,使敵不得進。同時含胸坐胯,隨即分開,變為兩手心斜朝前,將敵肘腕按住,封掤其左臂全部勁力,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開。隨之急用長勁,腰腿跟進,以「閉」勁擊之,
將敵「閉」出。
注釋說明
兩手呈斜十字交叉,如貼封條狀,稱為「如封」,屬防守法;繼而沉肩垂肘,兩掌微收向裡引進,以化解敵力,分後即合,以閉勁向前按出,似關閉門戶,稱為「似閉",屬進攻法。可見「如封似閉"一勢,是先防後攻、防後反攻,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典型拳勢。陳式太極拳稱為「六封四閉」,拳式差異甚大,
但式名有音轉關係。
《全體大用訣》說「如封似閉護正中」,沈壽拳訣說「如封似閉守中攻,墜身脫銬長勁逼」,除說明了本勢的用處外,也說明了按的勁別是長勁。但本式的「按"與「攬雀尾」一式的「按」雖整體上都屬長勁,卻有較大的區別。 「攬雀尾"的「按",勁點在掌根,腰、腿、手長驅直逼,關鍵在「逼按",
勁長而雄渾,是正統的按勁。而本勢的「按",移動距離短,變動快,勢在突發。手掌如兩扇門,門軸在兩掌緣,不再是長驅直按,而是閉合而出,如關閉門戶之勢。此時掌緣不動,勁力由掌緣迅速結集於大魚際側合力閉出,所以又叫「閉勁"。整體勁雖仍屬長勁,但較「攬雀尾"的按勁為短,且手上的局部「閉勁"是短勁,以爆發力為主。拳家為有別於「攬雀尾"式的「按"勁,多已不再稱其為按勁而專稱這種「如封似閉"式所特有的長中寓短的突發按勁為「閉勁」。它對松肩、含胸、豎腕的要求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