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楊式太極拳圖解教程第八十式轉身擺蓮

2025-07-31 15:57:09


    第八十式轉身擺蓮   
    譜訣:前後應敵括掃連,轉身又打雙擺蓮;    若要擺腿顯神奇,疾如旋風莫忘捋。
    動作過程
    1.右腿微沉,腰微右轉,再微向左轉(朝東)。同時,右掌隨勢自上微向右弧形向下經胸前推出,掌心斜朝前下,掌指斜朝上;左掌隨勢自左胯旁弧形上舉至左額前,掌心朝前,掌指斜朝上。眼關及兩手移動,即向前平視(圖269)。


    2.以右腳掌為軸,身體略下沉,右腿微屈蹲,腰胯鬆開,向右後碾步轉體。同時,兩掌隨勢向右後轉移,右掌漸上移,高與肩齊;左掌漸下移,高與胸平。眼隨轉體向前平視轉移(圖270)。
    3.隨轉體勢,左腳略蹬地而起,左腿展開向右後擺至左前(西北)斜方向,足尖裡扣落地,隨重心漸移至左腿全腳踏實,足尖朝東北偏北,身體繼續右轉至面朝東,左腿屈膝坐實,右腳隨勢以前腳掌碾轉,腳掌輕著地。同時,兩掌隨轉體勢向右平移至體前右斜方,右手與肩平,左掌移於右肘內側,略低於右肘。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關顧兩掌右移(圖27 1、272)。


    4.腰微左轉,右腿向左提起,隨即自左向右轉腰並隨勢自左向上、向右弧形外擺,膝部自然微屈,腳高不過肩,腳背略側朝右面。同時,兩掌左略先、右稍後,自右向左迎擊右腳面。身體繼續右轉,兩手隨勢擺至左前斜方,朝北偏東。眼神關顧兩掌拍擊右腳面,隨即向前平視(圖27 3、274)。


    技術要領
    1.轉身擺蓮是360。大轉身後,用腳背緣擺踢敵人,其關鍵就在於轉和擺,轉得穩健,就擺踢得圓轉有勁。旋轉時要立如平準,活如車輪,上體要保持中正,不可搖晃或前俯。正如楊氏老譜《身形腰頂》訣所說:  「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所以,演練本勢首先要吊頂,即虛領
頂勁,以提挈全身之綱領;其次是松腰,使腰既鬆柔,又要像纛那樣直豎;再就是落胯、尾閭中正、斂臀吊襠、含胸拔背等身法要求。務求綱舉目張,身形順舒,像快速旋轉的陀螺那樣穩定地圓轉。轉動時以腰胯為動源,以腰作為上下肢轉動的樞紐,以右腳掌為軸,先轉腰胯,然後腰力、膝節、肩臂協力右轉,左腿隨勢向右後擺,做到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
中所說的那樣「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而動」。如此,才能轉得圓活輕靈而緊湊,亦避免了上下不相隨及散亂的毛病。
    2.旋轉時要注意身法的下沉,這樣既能降低重心,使旋轉更為穩健,又能充分發揮襠胯之勁,為兩掌的捋捌、左腿的擺踢打下牢固根基,不致使發勁飄浮無力,勁力分散。
    3.旋轉時,兩手的高低隨之變動而不可突變,以免造成斷續。要意牽勁連,兩手隨腰胯旋轉,左手由高漸變低,右手由低漸變高,兩臂圓轉,圓潤無滯。
    4.此勢的「擺蓮"雖僅指右腿自左向上、向右外擺,以腳背緣擺踢敵人,但實有雙擺,另一擺是左腿展開,隨轉體向右後擺。若無此左腿向右後擺的助勢,則右腿的擺踢絕無可能有「腳過似疾風擺蕩蓮葉,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撒手滿身都是手」這種境界和效果。所以,要使右擺腿有旋風之勢,必須先做好轉腰左擺腿。首先左擺腿的方向要正確,為西北角。如左腿擺轉過多,落地超過西北方向,造成右腿擺踢方向越超東南,就用法上說,左腿落地已過於接近正面(東)對手,致使右腿難以擺踢,擺踢也就失去威力;如左腿擺轉不足,則左腿落點在西面,造成右腿擺踢方向為東北,就用法上說,左腿落地已過於偏離敵手,致使右擺腿無法觸及正面(東)對手,擺踢也就失去了作用。其次,左腿展開向右後擺動的路線要長,要隨腰旋轉擺動。腰一轉向西面,左腿隨勢擺轉,足尖內扣落地,右腿即變虛提起,以旋風之勢擺踢,虛實分明,這樣右腿單獨支撐的時間不長,身法也較穩定,右腿擺踢的勁力也就大了。加上左腿擺轉掃刮,右腿擺踢掃蕩,著著貫串,相連不斷,中間幾乎沒有停頓,就不致產生舊力已盡,新力未生這種情況,敵也就難有所乘。此外,左腿擺轉,右腿自左向上、向右擺踢,用的是橫勁。除須以腰的轉動來帶動右腿擺動外,右腿擺踢的弧度不宜過大,過大動作易散,所花費的時間就長,踢到正面之敵的機會就相應減少,不符合實際的用法要求。右腿擺踢的高度也不宜過肩,同時右腿不要挺直,要微屈,這樣就能充分運用腰部力量,達到橫勁的要求,而且所發出的右腳背勁力也更大。反之,右腿伸直,擺踢的高度超過肩部,則勢必強化了胯部力量的運用,而弱化了腰部的力量,也就無法達到橫勁的要求,  「擺」擊就大打折扣而不成其為橫擺,變為高踢了,從而失去了「擺蓮"的意義。
    5.右腿自左向上、向右擺踢,兩掌應該是腳擊手、手擊腳,手足互相迎擊,而又以腳為主、手為輔,顯示腿的橫勁擺擊疾如旋風的特點。同時注意手足迎擊要輕輕地拍打,要松靜自然,不必刻意噼啪作聲,拍得很響。因為拍打只是一個形式,動作的實質是雙手向左下捋捌敵臂,右腿自左向右橫向擺踢敵胸脅。刻意噼啪作聲並無實際意義,反而使動作停頓,勁力中斷。
    用  法
    接前勢,如前有敵,而又有敵自身後用右手打來,我即以右腳為軸,左腳懸起展開,隨勢向右後方旋轉,同時以手足向敵上下部掃刮。待轉至原位時,黏住敵右腕,隨繞其腕裡,往左捋捌抽回,同時急用右腳背,以橫勁擺踢敵胸脅部。
    注釋說明
    360。大轉身後,以腳背緣擺踢敵人,柔腰百折若無骨,撒去滿身都是手,腳過似疾風擺蕩蓮葉,故名「轉身擺蓮」。又名「擺蓮腳"或「擺蓮腿」,簡稱「擺蓮"。  「擺蓮」是武術中的通用名稱,有
單、雙之分。第七十三式十字腿,早年楊澄甫練此勢時就是「單擺蓮」,即以左掌單掌橫側仰著拍擊右腳面,形成拗步「單擺蓮"。而本勢是左腿先行擺轉後,右腿自左向上、向右以橫勁擺踢,雙手左掌稍先、右掌略後迎著拍擊腳背,故又名「轉身雙擺蓮",簡稱「雙擺蓮」。其轉身時兩手上刮、左腿下掃,意含掃腿,當源於外功拳的「掃蹬腿」,只
是至今僅留有演變前的某些痕跡罷了。左腿掃蹬之後,右腿即起以橫勁擺踢,使敵上下受攻而難以招架。
《太極拳體用全訣》說:  「轉身擺蓮帶刮掃,前後應敵旋風勢。"充分說明了轉身擺蓮勢依靠上下刮掃的技法,以旋風之勢應擊前後夾擊之敵。  《全體大用訣》說:  「轉身擺蓮護腿進",說明應用擺腿時的注意點,即如前有敵,而又有敵自身後用右手打來,我擺腿之前須黏住敵右腕,隨繞其腕裡,往左捋帶挒開,方可掩護起右腿橫勁擺擊,以免被敵撈住我之擺腿。    因動作有「疾似旋風擺蓮"的要求,故練來易於剛勁外露,剛勁有餘而柔勁不足,右腿硬擺猛踢,拍腳噼啪聲響,故作威猛,終而有違於《太極下乘武事解》關於「太極之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而求柔軟。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
使堅剛盡化無有矣」的論說。亦有違於陳長興在《太極拳十大要論·剛柔第十》中「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掤、捋、擠、按,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的關於剛柔的論說。陳鑫說:  「運動之功久,則化剛為柔,練柔為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故此拳不可以剛名,亦不以柔名,直以太極之無名名之。」  「太極者,剛柔兼至,而渾於無跡之謂也。"楊澄甫老師說:  「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裡藏針之藝術。」所以,傅鍾文、沈壽、趙安洲三位老師平時演練擺腿時疾如旋風擺蓮,雖迅捷而作聲輕微。有時乾脆不作聲,行若微風拂蓮,徐徐而來,緩緩而至。全憑情性神意演繹,不慍不火,溫文爾雅,其神情韻味真正顯示了「柔腰百折若無骨,撒去滿身皆身手」的太極虛無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暫時沒有相關數據

同类文章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譜訣: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僕地腰脛擊;    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移右腿,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虛懸於右腳前。同時,左掌隨轉體自前向右經右胸前弧形下摟至胸前,掌心朝右下;

85式太極拳圖爭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動作過程     (一)左摟膝拗步     1.左腿下落,膝仍懸起,右腿漸下蹲,身體微右轉。同時,左掌內旋,向右經身前中線向左下弧形下摟至右腹前,掌心朝下;右掌外旋,弧形移向右耳。眼神稍關顧左掌下摟,隨即移視右掌(圖1 54、附圖1 54)。     2.左腳

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動作過程     1.身體直起、右轉,左足尖裡扣踏實,重心落於左腳,右腳虛踏地。同時,右拳隨勢提起,屈肘橫臂移於左肋前,拳心朝下;左掌自左向上弧形上舉於左額前上方,面朝北。眼隨轉體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兩手移動(圖1 65、附圖1 65)。      2.身體

楊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譜訣:轉身蹬腳打敵援,懸腿蹬伸腹上踹;    上驚下取樁根腿,立身中正最得勢。     動作過程     1.左腳漸落下,左膝微提,虛懸於右腳前,以右足跟為軸,腰身輕靈地向左後轉,右胯根松沉,右膝微屈,身略下蹲,左腿微裡合。同時,兩臂外旋,兩掌向裡、向胸

85式太極拳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動作過程     1.身體微左轉,重心漸移向左腿。同時,左肘隨轉體略下沉,左臂隨勢外旋,掌心翻朝上;右拳內旋,向前上掤擊過左掌上側,高與肩平,拳心朝下。眼神關顧右拳前掤(圖1 69、附圖1 69)。   其餘動作過程同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參見圖55,.-5 8)。

85式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右分腳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         譜訣:左右分腳手須封,捋來採去伺機攻;    上驚下取脅下踢,手腳齊到始成功。     動作過程     右分腳     1.重心仍全部在右腿,右腿漸下蹲,左腳稍提起,身體微左轉(面向東北)。同時,右掌隨勢向右往裡弧形抹轉,左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譜訣:右拳被擒繞敵腕,兩臂合抱須圓滿;    雙手分處伊心亂,輕黏慢捌飛腿踹。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左轉,左足尖外撇踏實,左膝微屈,重心漸全部移於左腿坐實,右腿屈膝向前虛虛提起(腳跟先離地)。同時,左掌隨勢向左前上移,隨移外旋,掌心轉朝裡;右拳變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式高探馬

第三十式高探馬譜訣:高探馬上纏腕採,仰之彌高掌探面; 上驚下取型典在,金針度眾樂其成。 動作過程 1.腰稍朝右松轉, 右胯內收,重心漸移到 右腿,隨重心後移,左 足尖自然離地。同時, 右吊手變掌,右肘屈沉, 弧形移至右肩前,指尖 朝前,掌心朝前下;左 臂外旋使掌心漸翻轉至 斜朝上。眼神關顧左掌 翻轉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譜訣:敵勢攻來賽虎猛,披身取勢在得橫;    善識側翼與襠口,下採上打喪敵魂。     動作過程     1.左腿漸下蹲,右腳下落虛懸。同時,左掌自左向右拂面經額前弧形平移至右胸前,隨移外旋,掌心漸翻朝裡;右掌微下移至肩平,隨移內旋,掌心漸翻朝下。眼神關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一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 起勢和右金剛搗碓 點擊:收藏56式陳氏競賽套路圖解教程(一)起    勢 起勢  1.並腳直立(面向南)    兩腳併攏,身體自然直立。頭頸正直,下頦內收,胸腹放鬆,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在大腿外側。精神集中,呼吸自然。雙目平視前方。見圖11 1。          用意識導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