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2023-11-10 09:31:47
排水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可充分地防止由嫌氣性微生物的凝集體構成的顆粒向反應器外流出的排水處理裝置。排水處理裝置(1)具備在底部具有導入口的反應器本體(21a)、產生排水的上升流的供給裝置(3)、顆粒(30)在反應器本體(21a)內的下部滯留而形成的凝集體層(22)、能夠載置嫌氣性微生物的載體(14)、從反應器本體(21a)排出載體(14)的上方的排水的排出裝置(27、L2)、和將氣泡附著顆粒(32)向界面(15)引導,分離成顆粒(30)和氣泡,使從氣泡分離的顆粒(30)不與載體(14)接觸地,從上述界面(15)向由凝集體層(22)和載體(14)夾持的區域引導的氣固液分離裝置(10A)。
【專利說明】排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
[0001]在此記載的實施方式一般涉及包含嫌氣反應器,利用嫌氣性微生物對下水、農業排水和工廠排水等有機排水進行淨化處理的排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如圖8所示,在利用嫌氣性微生物的以往的排水處理裝置100中,通過驅動泵3,將作為原水的排水從原水供給源2經由送水管LI,向嫌氣反應器121的底部導入。反應器121除了收容水之外,還收容凝集成顆粒狀的嫌氣性微生物。由嫌氣性微生物構成的顆粒(以下,只要不預先說明,「顆粒」就意味著「由嫌氣性微生物構成的顆粒」)滯留在反應器121的底部,形成作為流動床的凝集體層122。
[0003]在被導入反應器121的排水與嫌氣性微生物接觸時,由於該微生物的淨化功能,排水中的有機汙濁物質被分解。在該分解反應中,如日本特開2009 - 028720號的0044段落記載那樣,高分子的有機汙濁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質由於酸酵母菌,按照下式(1),被分解成脂肪酸(RC00H)、胺基酸(RCH (NH2)COOH)等,而且按照下式(2),被分解成醋酸(CH3COOH)15並且,醋酸由於甲烷酵母菌,按照下式(3),被分解成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
[0004][化學式I]
[0005]
【權利要求】
1.一種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該排水處理裝置具備: 反應器本體,在底部具有導入口 ; 供給裝置,經由上述導入口,向上述反應器本體內供給排水,在上述反應器本體內產生上述排水的上升流; 凝集體層,通過由嫌氣性微生物的凝集體分別構成的多個顆粒滯留在上述反應器本體內的下部而形成; 載體,在上述反應器本體內,被設置在比上述凝集體層靠上方的位置,能夠載置上述嫌氣性微生物; 排出裝置,從上述反應器本體排出上述載體的上方的上述排水;以及 氣固液分離裝置,將氣泡附著在從上述凝集體層游離的上述顆粒或其斷片上而成的氣泡附著顆粒、和氣泡附著在上述排水中的浮遊物質上而成的氣泡附著浮遊物質,向滯留在上述反應器本體內的上述排水與其上方的氣相的界面引導,因此,將上述氣泡附著顆粒分離成上述顆粒或其斷片和上述氣泡,並且將上述氣泡附著浮遊物質分離成上述浮遊物質和上述氣泡,使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顆粒或其斷片和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浮遊物質,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從上述界面向由上述凝集體層和上述載體夾持的區域引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在上 述凝集體層和上述載體之間分隔上述反應器本體的內部空間,使上述氣泡附著顆粒和上述氣泡附著浮遊物質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從上述區域向上述界面引導。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包含: 第I導向構件,被設置在上述凝集體層與上述載體之間,下面具有從下方朝向上方頂端變細的形狀,在與其頂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口,在外側的緣與上述反應器本體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以及 路徑形成構件,從上述第I導向構件的上述開口向上方延伸,形成以下的路徑,即,供上述氣泡附著顆粒和上述氣泡附著浮遊物質從上述第I導向構件的下方的區域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向上述界面上浮,並供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顆粒或其斷片和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浮遊物質從上述界面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向上述區域下降的路徑,或者供上述氣泡附著顆粒和上述氣泡附著浮遊物質從上述區域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向上述界面上浮的上升路徑、和供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顆粒或其斷片和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浮遊物質從上述界面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向上述區域下降的下降路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路徑形成構件包含外筒和形成上述下降路徑的內筒,該外筒圍繞上述內筒,在與上述內筒之間形成將通過了上述凝集體層的上述排水的一部分從上述第I導向構件的下方的區域向上述界面引導的上升路徑。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還包 含在上述凝集體層與上述第I導向構件的上述外側的緣之間,從上述反應器本體的內周面朝向中央突出的整流構件。
6.根據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還包含第2導向構件,該第2導向構件被設置在上述載體的上方,下面具有從下方朝向上方頂端變細的形狀,在與其頂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口,在外側的緣與上述反應器本體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包含: 導向構件,被設置在上述載體的上方,下面具有從下方朝向上方頂端變細的形狀,在與其頂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口,在外側的緣與上述反應器本體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以及 路徑形成構件,形成供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顆粒或其斷片和從上述氣泡分離的上述浮遊物質從上述界面不與上述載體接觸地向上述區域下降的下降路徑。
8.根據權利要求3~7中任一項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氣固液分離裝置還包含以從周圍隔離的方式圍繞上述界面的圍繞構件,上述排出裝置從上述反應器本體排出上述圍繞構件的外側的上述排水。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排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 該排水處理裝置還具備好氣反應器,該好氣反應器接受由上述排出裝置從上述反應器本體排出 的上述排水,並利用好氣性微生物對上述排水進行處理。
【文檔編號】C02F3/10GK103889907SQ201280035732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
【發明者】小原卓巳, 堤正彥, 足利伸行, 山本勝也, 田村博, 納田和彥, 中澤均, 川口幸男, 橋本敏一, 辻幸志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