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2025-07-30 23:54:08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譜訣:託架閃展扇通背,蓄髮卷放如迅雷; 身樁端正植根時,不盡功勁腰腿來。
動作過程
1.右腿坐實,腰微右轉,身體豎起,左腳提起稍收回。同時,右掌由體前上提,掌心朝左,拇指朝上,高與肩平;左掌自左胯旁向胸前上提,外旋使掌心翻朝右,指斜向上,置於右前臂左側,高與胸窩齊。眼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右掌上提(圖11 6)。
2.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先以腳跟輕著地,隨重心前移漸至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右掌內旋,弧形上託翻採,掌心朝右前,置於右額前,高不過頂;左手自胸前沿右前臂向前推出,腕與肩平,沉肘、坐腕,掌緣朝前,掌心朝右前。眼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左掌前推(圖1 1 7)。
技術要領
1.從「海底針」的折腰俯身下插到「扇通背」的右腿坐實,上體豎起,左腿提回,雙手上提的過程,是一個上體由折腰前俯到中正直豎的過程,它不是依靠向上挺身,而是通過右胯根內收,右腹充實,右腿坐實的情況下,依靠腰和左膝的前拱來擺正身體,使身體中正安舒。這一動作過程要上下相隨、周身協調、虛靈內合,不可有絲毫停頓、阻斷和遲澀之處。這一動作的完成即使身體恢復到正常的高度,為扇通背後下一個動作的完成提供了穩定重心的保證。
2.扇通背的難點是在右腿一腿支撐的情形下,同時完成左弓右蹬的左弓步,及左掌前推,右掌弧形上託翻採,兩臂扇形打開的全過程。既不可以使左腳向前邁步落地又快又重,又不可犯重心大起大落的毛病。必須注意分清虛實,身體重心要完全落實右腿,下肢貫勁,骶骨沉垂,帶脈充實,臀部力量通貫足跟,好像纏植地下,這樣才能身樁端正,無所偏倚,右實左虛,下盤穩固,身、手、腰、腿自然相順相隨,協調運作,動作一致。使整個動作充分體現楊式太極拳「靜、松、穩、勻、緩、合、連"的原則,做到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
3.兩臂如扇形打開,右掌弧形上託翻採要沉肩垂肘,不要寒肩揚肘。左掌前推,要屈肘坐腕,以符合勁以曲蓄而有餘的要求。要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含胸有利於化勁,拔背則有利於勁的卷放。做到勁起腳跟,主宰於腰,勁由脊發,通達指掌。身、手、腰、腿,相順相隨,一齊俱到,又須意到、氣到、勁到。充分發揮扇通背的勁如放箭,迅若雷霆的閃展作用。
用 法
接前勢,如敵用右手擊來,我即急將右手往上提起至右額角旁,掌心外翻,以託架敵右手之勁,並翻採敵右腕。左手提至胸前,勁發由脊,直衝敵胸、腋、脅,並以左弓步助其勢。
注釋說明
「扇通背"勢,顧名思義是兩臂隨身法閃展,像摺扇似的打開,勁由脊發。這是楊式太極拳的一個典型的發勁拳勢,故常用來作發勁的單練。發勁時,身樁端正,無所偏倚,下盤穩固,勁起腳跟,而腿而腰,送至兩臂,帶動兩臂扇形打開,轉側發勁,勁由腰。、背脊送經兩臂,通達兩掌,迅猛敏快閃擊敵胸、腋、脅,故有「蓄髮卷放如迅雷』』之訣。但行拳走架時,仍須緩勻合連,綿綿不斷。
「通背」,勁力通於背膂之謂也。太極拳強調發揮背勁,背勁即古人所謂的「膂力」,乃全身最大之力,敵受此勁力無不受重創或飛身跌出。 「扇通背"吳式沿用此名,88式作「閃通臂",孫式、武式作「三通背」,陳式作「閃通背",皆一音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