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克逃亡的夏日(來一起蒸騰夏天吧)
2023-05-12 15:32:37 5
電影《契克》
十四歲那年,他們蒸騰夏天,直到離別。
這是一部公路電影,講述兩個男孩在十四歲的夏天一路向南的故事。
對於他們來說,遠方不是目的地,他們迷戀的是夏天裡不可名狀的熱度,是眼皮上落下的斑駁陽光,是田野上升起的金光熱量,是血管裡衝過的暖流,是操一口髒話不可一世的拋開生活的炙熱。
影片開頭以虛幻疊影搭配另類朋克音樂下的一場事故現場開始,高速上竄動的豬推搡著打亂事故現場,而本片的主角之一麥克,頂著滿臉的血跡出現。
邁克是最普通的邁克,就像是被打了標籤的中國式「小明」,成為所有隱形在班級裡的象徵,成為孤獨又無聊的「怪胎」。
契克是猶太裔的吉普賽人,一副東北少年的痞氣面孔,身上有酒精的悲傷氣息,又表現兇悍,格格不入的像一個「神經病」。
契克喜歡邁克酷炫的夾克和遊泳池,也邀請他一起度過一個酷炫的夏天。真正的青春就在這樣一個夏天裡,強悍地入駐到他們的生命和血液裡。
丟掉手機,丟掉酒精,「借」一部藍色的汽車。這是一場沒有地圖的旅行,只要一路向南,就可以看到目的地。
愁容騎士堂吉訶德在風車下橫衝直撞,人人都說他是個傻子。而現在這兩個在班級裡被排擠的神經病和怪胎也撞到了一片繁星閃爍的風車地裡,講著遙遠星球裡發生的故事。
如果你相信另一顆星球上會上演星球大戰,那麼遠方星球上的某人也會相信「地球上偷汽車的小孩」正在計劃一場一路向南的夏天。
電影中另類的朋克音樂和理察的《水邊的阿迪莉娜》意外搭調。
這首輕音樂幾乎伴隨在整個電影的始末,他們用這首音樂穿過迷霧,路過田野,又在偶然的事故裡走出這個夏天。
阿迪莉娜來源於希臘的神話故事,一個孤獨的國王創造了美麗的阿迪莉娜雕像,日日相對,最終愛上了雕像,他向眾神祈禱這段愛戀,最終感動了愛神,雕像最終有了生命。
而在電影中,多次被兩人播放的《水邊的阿迪莉娜》播放的不是成熟愛情的《婚禮》,也不是秋日悲傷之思念,而是第一章的阿迪莉娜,象徵著愛情初始的純潔。
邁克對班花基於「外貌」的喜歡是跨入青春時懵懂的純潔情感。
在遇到髒兮兮的伊薩後,邁克真正的進入性啟蒙階段。他曖昧又膽怯地聊著「做愛」,幫女孩剪掉雜亂的頭髮。
在女孩雙手放在膝蓋上溫柔的觸感上捕捉到了某種從未發生的親密,某種晦澀而令人心動的東西。
變成短髮的伊薩赤裸上身,背影模糊了性別的界限,更像是一個男性,掌握著主動權。身邊瘦小的邁克頂著一頭到下巴的短髮,像被置於男性的對立面。
這就像是青春愛情裡既模糊又逐漸分明的性別意識,但更像是宣告著性別不是愛情裡的硬性公式的宣言。而接下來契克告訴邁克自己並不喜歡女孩的事實,更是對這一宣告的印證,也是影片對這一群體的理解和尊重。
關於青春裡的愛情,也被渲染的富有層次和多面。愛不必是性別上的男和女,而是一個你。
03仿佛所有公路電影裡都要有驚喜與驚險的必要元素才能讓敘述更加飽滿。
契克的夏天當然也是當仁不讓:
用車子在玉米地裡開出自己的名字;
在無人問津的石頭地上刻上名字,約定未來的相逢;
在清澈的河水裡赤裸相見,乾淨的像天空裡輕薄的雲。
連青春最難處理的離別都被妥協的撫平在夏天的褶皺裡。他們的離別看起來就像到達下一個公交站點的漫不經心,卻也將重逢放入未來旅途的註腳裡。
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相遇可以燃燒一個夏天,離別也規劃成一個起點。
邁克卻知道了跳舞不一定要在陸地,水中也能喝酒憂鬱。
我不想簡單的把契克理解成每個平凡的我們都想擁有,卻成為不了的人。
成為契克不需要丟掉所有的豪賭一場,不需要水中舞步的特別浪漫,也不需要酒杯相碰聽見夢想的聲音。不管是豪言壯語裡的鮮衣怒馬,還是熾熱沸騰裡的仗劍天涯,所有我們認真生活的此刻,都是平凡歲月裡的黃金時代。
所以,我覺得契克就是我們,在青春裡的某次叛逆裡,也在某次出人意料的行為裡。享受雨中奔跑的我是契克,瀟灑說離別的你也是契克。
不需要多麼瘋狂,只要足夠快樂。
作者 | 林七夕
七夕出生的林七夕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由空鏡solo原創,引用或其他用途請聯繫小編,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