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85式太極拳圖解第五式提手上勢

2025-07-31 11:34:09

第五式提手上勢


    譜訣:兩膊相系如蒼龍,心寧膽定靜御動;    合抱提搓貴神速,虛實吞吐畢其功.

  表2單鞭勢之重複
    動作過程
  1.左胯根內收,左足尖內扣約45。踏實,坐實左腿;右足變虛。同時,身體漸右轉。右吊手變掌,兩臂沉肩垂肘,微微內合,遙相呼應(圖23)。


    2.身體略左轉。右腿提起,隨勢偏右落於左腳前一步,腳跟著地,腳掌虛懸,膝微屈弓,成右虛步。同時,兩掌邊外旋邊向胸前合攏搓提,右掌在前,指尖高與眉齊,掌心朝左;左掌在後,指尖高與胸齊,掌心朝右,合對右肘關節。眼神通過右掌平視前方(圖24、25)。

 技術要領
    1.提手上勢兩手往裡向前提合,是為合勁。兩臂須隨腰收合,腳、手的動作須由腰帶動,協調一致。
    2.兩臂隨腰轉搓合時,胸部不可正對前方,上體應稍側身,這樣既可減少受攻擊目標,亦符合含蓄其勢,以應敵之變化的用法要求。
    3.兩掌開始裡合時,右手略下沉,向前時再略向上,左手沉合,虎口對右肘彎,左手指與右臂平,相距為一拳餘,二掌形成左右搓合之勁,擬對應敵之腕、肘膊處。做到兩膊相系,兩掌有左右隅合之意、前後有搓提之勁,右手尖、鼻尖、右腳尖三尖相照。
    4.定勢,右腳跟著地是虛點地面,腳掌虛懸,腳尖不能翹得太高,尤其注意右膝要微屈弓,不要挺直,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以應順敵踩蹬我之膝部。
    5.提起右腳後不要靠近左足內踝再向前,而是提起即弧形向前,兩足不可在一條直線上。
    用  法
    接前勢,敵自右側擊來,我即將身體由左向右側迴轉,左足裡扣。體復左轉,右足隨勢提起向前進步,腳跟著地,腳掌虛懸,坐實左腿,同時兩手互相往裡提合_接敵腕和肘膊處,含蓄在胸,兩膊相系:接人彼勁,息心體認,以待彼動。因敵變化,敵若進身,我則採捋,敵若抽身,我則向前上搓提擠出或橫挒其肘。
    注釋說明
    所謂提手上勢的「提手"是一種著法,『手即法之義。提手即為提法,是太極拳堋捋擠按、採捌肘靠、抹勾拂撥、開合提擔等九十六法中的重要著法之一。
其用法猶如兩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狀如提物,故名。    提手上勢的定勢與手揮琵琶似同,而左右方向相反,但就技擊勁別的實質內容而言,則差異甚大。本勢用的主要勁別是合勁、提勁和搓勁;而手揮琵琶勢用的主要勁別是纏繞勁、穿化勁以及採挒、剪託之勁。勁別的不同決定了其技法及中途動作的不同。有的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勢看作虛回含
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勁,更有把它視作右手揮琵琶或右手揮琵琶的組合,這是不應有的錯誤。兩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稱,是由於兩式從動作形式到技擊勁別的內容都有較大的區別,否則按一名可矣。但從其相似的定勢來看,兩者都類同於松溪徵南派《內家八樁》之「龍樁」,兩手側掌,一長一短,一前一後,一伸一屈,置於身側左或右的同一側,前後遙遙相對,互相呼應,兩眼透過長手的食指極目凝視,眼與長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為古代拳術中最常用的以靜御動的格鬥勢,一名「長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靜觀待變、以靜伺機和長以衛短、短以救長以及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的意義。這裡的靜是一種自然的靜態或靜象,而不是一種「死靜」和「死寂」,即靜中觸動動猶靜。要求神志清逸,頭腦冷靜,善待機勢。靜中要寓預動之勢,守中須寓攻擊之意。勁營體內,力奮骸外。前手主守、主掩護,後手主攻、主突擊。換言之,短手隨時可以乘隙而進擊。《沈子拳法》方略篇中說的「急著前去,補手相承;隱著埋伏,出奇制勝」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和意義。如果要說提手上勢與手揮琵琶有什麼共同點的話,或許就是這一點。

同类文章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譜訣:進步栽捶破前踢,摟敵僕地腰脛擊;    上下相隨勁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移右腿,左腳向前提起(腳跟先離地),虛懸於右腳前。同時,左掌隨轉體自前向右經右胸前弧形下摟至胸前,掌心朝右下;

85式太極拳圖爭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動作過程     (一)左摟膝拗步     1.左腿下落,膝仍懸起,右腿漸下蹲,身體微右轉。同時,左掌內旋,向右經身前中線向左下弧形下摟至右腹前,掌心朝下;右掌外旋,弧形移向右耳。眼神稍關顧左掌下摟,隨即移視右掌(圖1 54、附圖1 54)。     2.左腳

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動作過程     1.身體直起、右轉,左足尖裡扣踏實,重心落於左腳,右腳虛踏地。同時,右拳隨勢提起,屈肘橫臂移於左肋前,拳心朝下;左掌自左向上弧形上舉於左額前上方,面朝北。眼隨轉體向前平視,眼神關顧兩手移動(圖1 65、附圖1 65)。      2.身體

楊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     譜訣:轉身蹬腳打敵援,懸腿蹬伸腹上踹;    上驚下取樁根腿,立身中正最得勢。     動作過程     1.左腳漸落下,左膝微提,虛懸於右腳前,以右足跟為軸,腰身輕靈地向左後轉,右胯根松沉,右膝微屈,身略下蹲,左腿微裡合。同時,兩臂外旋,兩掌向裡、向胸

85式太極拳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動作過程     1.身體微左轉,重心漸移向左腿。同時,左肘隨轉體略下沉,左臂隨勢外旋,掌心翻朝上;右拳內旋,向前上掤擊過左掌上側,高與肩平,拳心朝下。眼神關顧右拳前掤(圖1 69、附圖1 69)。   其餘動作過程同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參見圖55,.-5 8)。

85式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右分腳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         譜訣:左右分腳手須封,捋來採去伺機攻;    上驚下取脅下踢,手腳齊到始成功。     動作過程     右分腳     1.重心仍全部在右腿,右腿漸下蹲,左腳稍提起,身體微左轉(面向東北)。同時,右掌隨勢向右往裡弧形抹轉,左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譜訣:右拳被擒繞敵腕,兩臂合抱須圓滿;    雙手分處伊心亂,輕黏慢捌飛腿踹。     動作過程     1.身體漸左轉,左足尖外撇踏實,左膝微屈,重心漸全部移於左腿坐實,右腿屈膝向前虛虛提起(腳跟先離地)。同時,左掌隨勢向左前上移,隨移外旋,掌心轉朝裡;右拳變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式高探馬

第三十式高探馬譜訣:高探馬上纏腕採,仰之彌高掌探面; 上驚下取型典在,金針度眾樂其成。 動作過程 1.腰稍朝右松轉, 右胯內收,重心漸移到 右腿,隨重心後移,左 足尖自然離地。同時, 右吊手變掌,右肘屈沉, 弧形移至右肩前,指尖 朝前,掌心朝前下;左 臂外旋使掌心漸翻轉至 斜朝上。眼神關顧左掌 翻轉

85式太極拳圖解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譜訣:敵勢攻來賽虎猛,披身取勢在得橫;    善識側翼與襠口,下採上打喪敵魂。     動作過程     1.左腿漸下蹲,右腳下落虛懸。同時,左掌自左向右拂面經額前弧形平移至右胸前,隨移外旋,掌心漸翻朝裡;右掌微下移至肩平,隨移內旋,掌心漸翻朝下。眼神關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一

陳式競賽套路56式圖解 起勢和右金剛搗碓 點擊:收藏56式陳氏競賽套路圖解教程(一)起    勢 起勢  1.並腳直立(面向南)    兩腳併攏,身體自然直立。頭頸正直,下頦內收,胸腹放鬆,肩臂松垂,兩手輕貼在大腿外側。精神集中,呼吸自然。雙目平視前方。見圖11 1。          用意識導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