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探店美食(找到個能跟泉州打個平手的美食小天才)
2023-04-27 08:17:37 4
過年在家我沒少看電視,最近在追一部我叫它「一地雞毛版史密斯夫婦」的諜戰劇《對手》。
從郭京飛和譚卓飾演的「百萬夫婦」(舉報一個間諜的獎金是50w),整天拼二胎、催退休金開始,我就估摸這劇的畫風正經不過三集。
除了雞飛狗跳的間諜日常,有一段劇情我印象很深:聽出犯罪嫌疑人的莆仙口音後,段警官特意點了份興化米粉,多年漂泊在外的間諜胃裡一暖,嘴上就鬆了。
能看得出對岸給情報工作者的待遇估計是真不咋地,不過我倒是對莆田美食有多好吃更好奇。
明明福建去了好多回,還真就把莆田給漏了。也不能怪我,其實還是「醫院」和「莆田鞋」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明明從福州過去30分鐘,離廈門也就1h高鐵,那麼中心的位置卻很少有福建省外的人會想著去莆田玩兒一趟。
「鞋都」之外的莆田,還有什麼記憶點?請把「好吃」打在公屏上!
莆田菜其實沒那麼小眾。新加坡有家摘了米其林一星的餐廳,店名就叫「莆田」,分店在全世界開疆拓土的同時,連帶著打開了莆田菜的名氣。
之前寫過北京駐京辦的測評,放在第一個強推的蘭水心橋·經典莆田菜,也是我們公認的「真好吃餐廳」。
之前在福州的國賓館鯉魚洲吃飯,主食就是用一碗莆田滷麵收了個漂亮的尾。不止呢,就連稱霸福州街頭的小吃撈化,其實也就是「撈興化米粉」的簡稱。
我在福州學做過的荔枝肉,還有竹香南日鮑、滴露鴨、海蠣酥、熗肉……這些福建的宴席上能鎮場的菜也通通來自莆田,莆田美食的存在感不要太強哦。
那麼來重新認識一下吧,福建另一個能和泉州比肩的美食之城——莆田。
1這些這些和這些,居然都是莆田的滷麵
如果只推選一樣莆田代表美食,毫無疑問是滷麵啊。
滷麵除了是日常的一道主食之外,還是莆田人宴席上必備的頭菜,地位高高der。
都是滷麵,莆田做法和我之前在漳州吃到的完全不一樣。
漳州滷麵更像是有滷的拌麵,重澆頭;而莆田滷麵濃稠的麵湯才是重點,上桌要及時拌開,不然面馬上就坨了。
上漳州滷麵,下莆田滷麵
面、湯、澆頭都不是一回事
紅菇海鮮滷麵是滷麵的進階版(也是新加坡「莆田」的招牌菜),紅菇把湯汁染上了淡淡的粉色,嘗起來甜甜鮮鮮的,十幾種食材往裡一加,想不好吃也很難。
滷麵店推薦:
滷麵大叔:專做滷麵的小店,湯底用的魷魚乾提味,自製的蘿蔔蒜頭油非常有味道。但其實也不用專門找,幾乎所有飯店都能點到滷麵。
豆漿炒
在莆田,滷麵和豆漿炒都是能扛起半邊天的主食。
豆漿炒就是用豆漿把幹的興化米粉泡開,再加其他食材做成炒粉,比平時夜宵吃的那種口感更清爽,還有一股豆漿的清香。
莆田有句順口溜:巴豆飽,筆恩道料炒;巴豆吆,筆恩特道料。
大概的意思是說,肚子飽,米粉豆漿炒;肚子餓,米粉燙豆漿。反正吃來吃去,都是一種食材不同做法罷了。
豆漿炒店推薦:
亞鵬豆漿炒:開業超過30年的老店,標標準準的莆田傳統口味,生意非常紅火。
老灶豆漿:環境很特別,開在古厝邊上,莆田式早餐種類齊全,就是比較難找。
泗(sì)粉
都是粥粉面飯,只有泗粉入選了福建的非遺小吃,來莆田也有必要嘗嘗。
泗粉其實就是地瓜粉,我覺得它就特別在配菜的選擇可能比很多麻辣燙還豐盛,我最推薦豆腐丸、大腸和扁食這三樣。
圖:@泡芙愛吃肉
泗粉的湯底還挺特別的,加了香椿提香,一口咬下去能嘗到扁食的鹹香、花生粒的果香、豆腐丸的豆香,口感很豐富。
圖:@泡芙愛吃肉
泗粉店推薦:
龍花旦賜粉:這家類似於「示範店」,有歷史和工藝介紹,味道不會踩雷。
巷子裡:公認莆田好吃的泗粉店之一,價格偏貴,推薦加蒜頭油。
圖:@檬檬
熗(qiàng)肉
「熗」是莆田一種很常見的做法,通常要用地瓜粉裹住食材,再煮出一碗湯底濃稠的好味道,常見的紅肉和海鮮都可以用「熗」的。
在福建其他地方也能吃到的莆田熗肉,就是把豬裡脊肉用木槌敲松再切片。
莆田人吃熗肉就像泉州人吃牛排,花不多錢就能滿足大口吃肉的快樂,額外配上一份主食,就是一頓經濟實惠的簡餐了。
圖:@廢柴今天不上班
熗肉店推薦:
天九王熗肉:大榕樹下面的百年老店,菜單簡單好吃。
東門兜阿文熗肉店:開業50年多年只賣熗肉湯,肉片鮮和嫩的代名詞。
不算莆田「獨家」,但莆田人同樣有本事做得特別好吃的美食,還有這幾樣。
求生煎包
城廂區荔園西路住友十畝園738號
之前不是去趟福州嘛,回來寫攻略說我吃了家好吃的煎包,評論裡就有股東說了,這其實是莆田煎包。
莆田流派的煎包皮薄餡足,經典餡料用鮮鹹肉末混著冬粉,不像生煎那麼油,汁水卻很足。
圖:@史蒂芬周
整個莆田煎包店非常多,最出名的就是十字街口的求生煎包,為了吃口包子等上1h也是常有的事。
配煎包再來碗熱熱的扁食湯或瘦肉湯,完美的早餐搭配不過如此。
圖:@gl18
陳記春風宴皮扁食
荔城區西天尾鎮少林北街26號
另一樣同樣在福建很常見的小吃扁食,在莆田有清湯和燕皮兩種,更出名的西天尾扁食屬於燕皮扁食(肉包肉),製作很精巧。
莆田扁食老店沒那麼多,開業超過30年的春風算是一家。
春風菜單上一共就米粉、泗粉、面這3種選擇,除了扁食本身好吃之外,賣相就很有食慾的炸丸子也可以來一份。
圖:@板燒雞腿堡
碗角小吃
荔城區鎮海街道英龍社區英惠巷37號
貪心一點,如果你想一口氣把莆田特色吃個全乎,有沒有店可以實現呢?也是有的。
開在小巷裡卻不怕巷子深的一家小店,環境就是用民居改的,再加上做的就是很家常的莆田小吃,就更像是去人家家裡做客一樣了。
圖:@叮鐺vivi
像豬腳凍、荔枝肉、套腸、海蠣煎這些經典小吃都不錯,區分大小份這點很貼心。
除了莆田特色的,我還看到了眼熟的閩南小吃,這乾脆就是一站式吃遍福建了呀。
缺點是他們家是點評上莆田小吃店的第一名,小店服務難免跟不上,上菜很慢。
圖:
@叮鐺vivi
圖:@逛莆田
2閩菜裡的清鮮、精緻擔當別看莆田城市小小,莆仙菜在閩菜裡還是很有分量的。
從我舌頭的閱歷而言,福建人的餐桌上酸甜口佔了很大比重,而莆田因為有山又靠海,是閩菜裡「鮮」的美味因子的主要提供者。
江口海蠣煎、白灼小章魚、哆頭土筍凍、溫湯羊肉、莆田燜豆腐、旺旺芋頭……吃來吃去,一看全是莆田菜。
光報菜名我估計你對莆田有多好吃還沒有感覺,不如推薦幾家各有長處的飯館實踐一下。
老蒲鮮
城廂區荔園西路住友十畝園738號
老蒲鮮在莆田就相當於是南京大排檔、廣州酒家一樣的存在——當地特色的吃食非常齊全,味道不至於數一數二好吃,但普遍都過得去。相比新品,經典菜更靠譜。
這家環境挺不錯,但是消費在莆田偏貴,吃海鮮的話人均都要200朝上了。而且他們家菜量也超大,更適合人多的情況下來吃,人少很難點菜。
圖:@一隻泡吖
文明菜館
城廂區吉祥街438號
如果你讓本地人推薦飯店,朋友圈點讚之交會告訴你去老蒲鮮(不跌份),關係夠親近的才會推薦你文明菜館。
這家店生意好到什麼程度呢,等位的客人願意主動幫忙收拾桌子,就為了能趕緊吃上。
圖:@快樂烏龜
店裡沒有菜單,看菜下單即可,老客閉著眼都能報出想吃的那幾樣:醋酸荔枝肉、爆炒腰花、酸甜黃花魚、椒鹽蝦,根據人數再取捨就行了。
菜式不算多,但每道菜都很適合乾飯!
圖:@早睡早起身體好
阿偉海鮮樓
荔城區延壽路三紫花園7號樓
從地圖上也能看得出,莆田是個慣會靠海吃海的地方。小飯館海鮮種類有限,找「術業有專攻」的海鮮酒樓更合適。
這家阿偉聽說就是本地人經常聚會打牙祭的選擇,分店開了三家,生意好所以更能保證海鮮新鮮。
圖:@Kaka美嘉
海鮮看新鮮的點就行了,莆田特色的家煮小雜海要劃重點來推薦。用的是淺海區的四種野生海魚,煮成一鍋能鮮掉眉毛,味道還是不錯的。
如果你碰巧在7、8月來,莆田非常出名的哆頭蟶記得嘗。
在莆田飽到精神恍惚,那有什麼景點可以散(xiao)散(xiao)步(shi)的呢?主要就是兩個海島。
其實如果真要推舉一個莆田最出圈的「特產」,醫院和莆田鞋都得往後稍稍。
要知道莆田的湄洲島,可是純中國血統的神祇——媽祖的故鄉,這個影響力可是能漂洋過海的呢。
媽祖娘娘的官網還有點好看
除了全世界第一個媽祖宮,島上還零星分布著其它十來處供奉媽祖的廟宇,規模還挺壯觀,每年農曆的三月和九月都是湄洲島最熱鬧的時間。
而且雖然配套非常成熟,湄洲島卻不會給我特別商業化景區的感覺,這點還是很不錯的。缺點嘛也很明顯,如果你對這些宗教文化不感興趣,估計會覺得無聊。
另一個南日島則是莆田最大的海島,她的開發就沒湄洲島那麼完善,風景也更為「野生」,島上有很多白色的風車,倒是自帶了文藝片的調調。
南日島的最大優點是離大陸遠,海水質量更高,天氣好的時候海水碧藍碧藍的。
缺點嘛也是因為開發不成熟,島上沒啥好的住宿,看完日落就趕緊回來吧。
具體怎麼上島嗎,可以回顧福建看海實用攻略,這個夏天一起躺平做廢柴吧
下回如果有人再問你莆田有些什麼的時候,可以把答案換一換了。
莆田有滷麵、泗粉、米粉、熗肉、燜豆腐、哆頭蟶、滴露鴨,還有數不清的好吃的!
/交通貼士/
莆田有高鐵無機場,所以更適合1 1搭配著玩。省外遊客也不用擔心交通麻煩,從福州出發高鐵30分鐘,廈門也就1h,杭州也能直達,最快3小時40分鐘。/住宿推薦/
如果你的莆田計劃重點放在吃,當天往返就夠了;如果想挑個海島玩一下,那建議留出2天1晚的時間;莆田市區不大,有家希爾頓逸林近商區,但10年的酒店本身比較舊了;還有家香格裡拉,位置沒希爾頓逸林那麼好,但酒店2020年才開業,住起來會更舒服。相關閱讀:
福州:首先,福建省會不是廈門;其次,好吃當然不止魚丸粗面
泉州:讓我3天吃了27頓的地方,風景居然也能把人迷得七葷八素
漳州:讓廈門甘拜下風的閩南小吃之都,好吃到狂嘬手指
廈門:心中最佳的海濱旅行城市,必有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