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蝸牛散步作文
2023-07-02 07:54:19 1
牽蝸牛散步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牽蝸牛散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牽蝸牛散步作文1
從「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到最後牽引出人與蝸牛間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都是值得人深思的。在這個故事裡,「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因此,這個任務於「我」不可避免且無法挑選。
在「牽蝸牛散步」之前,「我」對「蝸牛」一定是一無所知的,我不會知道蝸牛跑得能有多快,也不能決定這隻蝸牛是勤奮抑或是懶惰。
這個情況頗有些家長與孩子關係之間的意味,而最後「我」和「蝸牛」之間的衝突也不過是這千千萬萬個家庭矛盾之中的縮影。相同點在於,同樣是「上帝」給了這樣一個不可抗拒的未知的任務,家長在擁有一個孩子之前也不會知曉孩子的潛力與性格。矛盾便從這裡埋下了種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也會逐漸生根發芽。上帝給予「我」任務,同時也令「我」背負責任的重擔。家長對孩子總有一種天然的責任,這種責任讓上帝的任務「散步」自然地變成了「賽跑」。家長認為孩子有「賽跑」之資卻只看到孩子在向前「挪動」,因而「催他,唬他,責備他」,孩子已達「散步」之極限卻只好用目光以示歉意,不敢言表。那麼,到底,是誰錯了,又錯在哪兒?
以家長的角度看,在「賽跑」的世界裡,跑得慢就是原罪,弱的就是錯的,沒錯!但他往往忽略了自己在牽著蝸牛,而上帝給予的任務本就是「散步」。從孩子的視角講,他的沉默,他的默認也是讓這場衝突愈演愈烈的推手。
散步本就不需多快的速度,蝸牛足矣。在矛盾衝突愈來愈多的路上,「我」和「蝸牛」不妨回頭看一看,上帝的任務到底是什麼?任務從未有優劣好壞之分,「賽跑」或許可以更快地到達終點,享受鮮花獎盃,可「散步」卻能看到路上更細微的風景,體察人生之奧妙。
世上本沒有什麼「我和蝸牛」,但卻有太多的家長和小孩重複著「我和蝸牛」這樣的悲劇故事。他們的本心都沒有錯,只是走上了一條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路。當錯路走累了,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方,不妨停下,牽著蝸牛向遠方散步,或許柳暗花明就在下一個路口。
上帝的任務仍在發放,「我和蝸牛」也從未停歇,在走不動的時候,就牽著蝸牛慢慢溜達吧,散步的路上也有絢麗的晚霞呀。
牽蝸牛散步作文2
蝸牛,動作遲緩,是它身上的一個大缺陷。然而,它的缺陷也正是它的一個優勢。在它生命的道路上,雖然總比別人慢上好幾拍,卻能在漫步中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周圍美麗的風景——輕柔的夜風,漫天亮麗的星鬥,清脆悅耳的鳥叫蟲鳴……遲鈍平凡的小蝸牛在慢慢的爬行中感受到的美麗常常被匆匆而過的大家忽略、錯過了。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灰灰的蚯蚓,多麼卑微、渺小。但誰又會想到,蚯蚓可以幫助大樹的根延伸得更加廣,使積水的地方排水通暢,甚至使寸草不生的硬土成為沃土。看似柔弱無能的蚯蚓,原來對世界有如此巨大的貢獻!卑微者原來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正是「我什麼時候軟弱,我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走進小蟲的世界。看,憂鬱的小蟲也快樂著,對著天空大聲喊:「上帝啊,如果我一生就是一隻小蟲,就讓我做只喜樂又有信心的小蟲吧!」儘管它不知道,有一天,它會變成一隻漂亮斑斕的蝴蝶,在陽光下、花叢中翩翩起舞…
看春雨在窗外瀟瀟灑灑地飄著,望著遙看近卻無的草色和蒙蒙雨霧一起描畫著江南初春的'如煙雨色。隱隱的,傳來幾聲清脆的鷓鴣聲……我就像一隻小蝸牛慢慢地感受著春天的腳步——春天就在這雨聲、鷓鴣聲中嫋嫋而來,如夢一般。
沐浴著夏夜的習習涼風,靜靜坐在池塘邊,欣賞如畫的荷塘月色,聆聽水中魚兒嬉戲的水聲,還有風掠過樹梢的聲音,夏蟲呢喃的聲音……於是,我不再羨慕歌唱家動人的嗓音,因為自然的聲音更豐富更迷人。
坐在秋天的草地上,看漫天飛舞的黃葉打著旋兒,跳著最華麗的舞蹈,向大樹媽媽告別,向夥伴們告別,優雅地走向大地的懷抱,等待自己漸漸化作泥土,滋養萬物。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冷冷的空氣中,有暗香在浮動。踏雪尋梅,我循著飄飄忽忽的暗香找到了這牆角的臘梅。嫩黃如蠟的花瓣上,綴著潔白的雪,越發顯得冰雪仙姿。我忽然想起林妹妹的一句詩:「沁梅香可嚼」,便輕輕摘下一朵沁雪的臘梅,放進嘴裡,細細地嚼著。霎時間,一股清香瀰漫了整個口腔,可謂神仙滋味!
啊,這隻小蝸牛讓我發現:「因為愛,天空才蔚藍;因為信仰,幸福從平淡的生活中浮現。」書中的蝸牛牽我去散步,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