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攻略必吃的三個食堂(旅遊攻略都不會寫的老社區)
2023-05-10 07:58:46 2
在廈門島靠近西南的位置,有一片鮮少被寫入旅遊攻略的老社區。
十幾年間,陸陸續續地在拆遷,時至今日,高樓之中仍有廢墟,長居於此的人們,依然在默默地感受、接納著它的所有變化。
拆遷中的廠房
這裡曾經有最早的工業集中區,也有匯聚了人間煙火氣的寶藏菜市場。
這裡有故事,也有美食。這裡,就是將軍祠。
TIPS:餐廳戳尾部信息卡的店名即可開啟定位噢!
# 01
或許,你的爸媽也在這裡上過班
在廈門,提起將軍祠,幾乎無人不知。
這裡曾經座落著"靖海將軍"施琅和"威略將軍"吳英的祠堂,故名「將軍祠」。
祠堂遺留的石獅子
只可惜祠堂早已在戰爭中毀壞殆盡,遺留的兩隻石獅子也面目全非,如今只能終日隱藏在一片出售中的電動車之間。
時過境遷,對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來說,這裡可能只是一個老城區,有知名的廈門一中,是熱門的學區房地段。
而對大部分的老廈門來說,這裡卻是一個承載了無數回憶的地方。
部分廠房曾經的位置
2000年以前,將軍祠還是許多人上班的廠房所在地。橡膠廠、釀酒廠、化工廠、工程機械廠……
這裡曾經是廈門最早的工業集中區,而如今破舊的廠房有的被改造成美食園、文創園,有的則正逐漸被夷為平地。
滑動查看更多廠房照片
時間的洪流,既可以推倒曾經巍峨的高樓,也可以磨平歷史的稜角,唯獨「將軍祠」的地名依然幸運地為世人所銘記。
現在的將軍祠車水馬龍,因為周圍都是居民區和學校,不少美食匯聚於此,既有新式小食,也有不少深藏不露的古早味。
· 蓉記腸粉 ·
平日裡,一中的學生或者附近的居民常常來這裡吃,甚至自帶餐盒打包。所以每到三餐的飯點,店門口都會排起長龍。(之前我們曾專門為它寫過一篇文章,詳情戳這裡)
主食只有兩個選擇,腸粉or蒸米粉,不過可以選擇加料。
腸粉皮薄得透光,口感順滑,因為是每天石磨現磨的,濃鬱的米香非常加分。
蒸米粉和腸粉一樣,是廣東地區的一種吃法。
和腸粉不同,雞蛋是單獨打的,所以不會和米粉裹在一起,吃起來口感比較獨立。蒸過的米粉依然還能保持韌性,口感意外的好。
蓉記石磨腸粉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將軍祠路35號之6
時間:07:00-14:00 16:00-19:30
· 誰的比薩 ·
不記得具體何時,原本的英文招牌「Who’s Pizza」替換成了中文「誰的比薩」,但學生們還是經常會三三兩兩地在飯點過來,人均不到30便能吃到一份還不錯的西餐。
也不知道這裡是否曾經萌生過校園愛情~
店裡的披薩有普通和芝心款,芝心的邊更軟、芝士更多,普通的則偏硬一些。
芝士條
甚至,我們還第一見到韓式泡菜五花肉出現在了披薩上……不過本以為是獵奇的黑暗料理,味道竟然不賴!雖不至於豔驚四座,但也回味了許久。
韓式泡菜五花肉披薩
店裡還有很多焗面、焗飯等單人份的主食可以點,價格都不算高,通常攢一攢零花錢就能吃上,也難怪附近的學子們青睞於此了。
香濃蘑菇雞肉焗面
誰的比薩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將軍祠路151號之6
時間:10:00-21:00
· 榮意沙茶麵 ·
近兩年新開的一家,分量和價格都挺親民,味道也還可以,附近的居民和學生也時不時會來吃上一碗。
早晨有面線糊,另外沙茶麵、冬粉鴨也都有做,食材蠻新鮮的,整齊地在冰櫃裡碼著。
沙茶麵湯頭偏辣,不算特別濃,主食可以選泡麵、冬粉、米粉,料燙的很脆。
榮意沙茶麵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將軍祠路151號之3
時間:08:00-22:00
· 杜家牛羊真味館 ·
很耿直的小店,很耿直地做著牛肉。
說不上驚豔,但讓人覺得很家常。
鹹飯加豆乾,再來一份牛肉作陪,就是附近的人們來這裡的經典搭配之一。
鹹飯是典型的偏溼芥菜飯,滷豆幹很軟嫩,兩者的口味都偏清淡。
牛肉羹湯鹹淡剛好,也挺Q彈,雖然吃起來肉感不算很明顯,但作為工作餐足矣。
杜家兄弟牛羊真味館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將軍祠路151-19號
時間:09:00-23:00
· 靈川大排檔 ·
一家開了很久的老牌大排檔了,據說有二十年的時間,中午和晚上都有開,飯點人還挺多的。
環境普通,但勝在新鮮。可惜來的時候幾道招牌菜暫時沒有,便跟著推薦點了其他幾道。
左:炸醋肉 右:陳皮炸排骨
陳皮排骨的陳皮味特別濃,炸醋肉炸衣不厚,肉感十足,吃起來香噴噴的,兩樣都很有記憶點。
鹽嗆午魚
鹽嗆午魚也意外地好吃,鮮嫩的魚肉瞬間喚醒了味蕾,沒一會就光碟了。
靈川大排檔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將軍祠路151-14號
時間:10:00-14:00 17:00-24:00
# 02
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殘存的廢墟
提到將軍祠,就不得不說說它和二市的中間,這片十幾年來一直拆不完的西邊社。
據說唐朝詩人陳黯的後裔中,有位名號「西濱」的人曾經在這裡墾荒,又因為閩南語中「濱」和「邊」發音接近,後來便稱這一塊為「西邊社」。
正在重建的後江小學
走進西邊社,便能看到這裡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只有深處還有幾戶人家依然堅挺。
旁邊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後江小學,背後是二市拔地而起的高級寫字樓,略顯荒涼的西邊社,成了高樓林立的都市中,殘存的一片廢墟。
# 03
附近居民的美食補給站
從西邊社出來,往將軍祠的東邊走,有一條蜿蜒的小路直通文塔市場,它就是塔厝路。
雖然沿路都是老小區,但真正的塔厝社就藏在文塔市場的邊上。
○據說塔厝原本只是篔簹港邊上的小山丘,因為山上樹立著鎮港石塔,且後來美仁宮陳氏移民在塔下安家,聚落便稱為「塔厝」。
塔厝社也是老房子云集的社區,曾經人們用石頭累高了這裡的基座,因此地勢較高。偶爾人們還會在靠近文塔的這片小廣場上(長興宮門口)搭建戲臺表演戲曲。
滑動查看更多塔厝社照片
而隔壁的文塔之所以叫文塔,就是因為介於文灶與塔厝之間,短短兩百米的距離,卻臥虎藏龍,真正成了附近居民的「美食補給站」。
阿嬤和阿伯們在市場口打牌話仙
· R弟四果湯 ·
店面不大,開得也不算久,但所幸味道還行,在急需四果湯的炎炎夏季,還是很解附近居民的燃眉之急。
料不算特別多,但該有的都有了,比較特別的是包貢糖的小湯圓和彩色的阿達子,甜度剛好,還不錯吃。
對了,因為考慮到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陳皮,所以一般情況下老闆是默認不加的。如果喜歡陳皮的話,記得提前說噢~
R弟四果湯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文園路51號之4
時間:10:00-24:00
· 旺進麻辣燙 ·
早期的旺進麻辣燙還只是文塔市場深夜裡的一個小攤,如今已經在市場口盤下了兩層的小店面,讓絡繹不絕的食客有了座位歇腳,營業時間也提早到了下午五點。
擺攤時代的旺進
現在的旺進
一進門左手邊,食品櫃裡整齊地碼放著串好的食材。葷素都有很多種類可以選擇,拿上旁邊的不鏽鋼盆,自己隨心所欲地選取就好。
肉類都是可以炸的,最紅的王牌選手就是大雞腿了。切開以後仔細醃過,再用兩豎一橫的竹籤,撐起了一片屬於肉食者的深夜嚮往。
而其他蔬菜類如果得不到下油鍋的待遇,就會和主食一起汆燙後,再加入花生醬等調料拌勻。吸溜一大口泡麵,濃鬱的花生醬充滿整個口腔,是令人滿足的幸福感。
旺進麻辣燙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文塔路100號
時間:17:00-03:00
· 駱家雞 ·
廈門的雞店中,駱家雞必須榜上有名。
靠外賣起家,實體店就藏在文塔,平時只要動動手指,你就能享用一隻上門時依然熱得燙手的雞。
吃駱家雞的重點是要蘸配套的辣椒麵,輕輕蘸上少許辣椒麵,加上雞本身滑嫩松香的肉質,味道很足。
駱家雞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文塔路1號
時間:10:00-02:00
· 豆仔尾春福土筍凍 ·
據說是傳了三代人的老字號土筍凍了,因為豆仔尾拆遷才搬來文塔,也已經在這生根發芽二十餘年了。
小粒的土筍凍5顆起賣,Q彈爽口,還有土筍湯、章魚等都有在做。
搭配的酸蘿蔔也是自己做的,味道調得剛剛好,十分爽口,不少人還會特地單買一盒回家。
豆仔尾春福土筍凍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文塔路68號
時間:09:00-22:30
· 阿香美食 ·
開了十來年的排擋,老闆是成都人,卻做著讓廈門人都魂牽夢繞的閩南小炒。
輾轉搬了幾次店面,食客們卻依然一路相隨,衝的便是這份忘不了的美味。
薑絲雞軟骨or排骨可謂是桌桌必點,我們更偏愛雞軟骨咔呲咔呲的口感,薑絲也炸得透透的,十分好吃!
薑絲雞軟骨拼排骨
芥藍炒牛肉、炒泡麵等其他炒菜也都有不錯的水準,讓人越吃越爽。
芥藍炒牛肉
阿香美食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文塔路1-111號
時間:07:00-14:00 16:00-19:30
除了以上種種,文塔市場裡好吃的還有很多。
市場口的無名芋棗、會賣好吃的辣蘿蔔和醬菜的生鮮商超、老廈門常逛的集正超市……
對附近的居民來說,在這裡可以買到好吃量足的豆花和豆漿做早餐,也可以下班順帶一份滷料回家配酒。
文塔,是一個匯聚了滿滿的市井煙火氣、也保留了許多溫暖的地方。
眼見著將軍祠到文塔一帶歷經滄海桑田,老小區逐漸修起了電梯,危房被推翻,高樓一座座建起,小時候念過的幼兒園如今連字都已經脫落……
幼兒園的「園」字已經不見了
老小區改造
還是會偶爾懷念起曾經174食堂好吃的辣子雞,還會記得曾經西邊社的小巷是到二市最快的捷徑,也曾經在老廠區改造的群鴻文創園裡唱歌、喝酒、聚餐。
曾經是174食堂
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將軍祠會將所有的陳舊過往翻篇,在地鐵和BRT的包圍下更加「摩登」,但這些歷史,仍將永恆地印刻在將軍祠人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