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傳人
太極有感13
太極有感13 1、開胯圓襠的練習,氣沉丹田,含胸拔背,牽動往來氣貼背,對立拔長,氣宜鼓蕩,坐滿後腳跟,意氣下沉或氣不上浮,承載重量在腳跟,發放力量至湧泉,六心呼吸法,什麼是棚勁,胸空實腹,太極步法,什麼是四十五度角,谷道內提,頂勁虛領的表現,無極樁,擊技樁,活步和虛步和弓
太極有感14
太極有感14 本人即不是所謂下第幾代傳人或有幾段證書,不是什麼名家,只是一個太極拳愛好者,毫不保留的把所悟到的技巧和練法無私奉獻給大家做一參考,不計任何報酬。 什麼是二點與四點?習練太極拳治眼花的練法。什麼是襠下點,襠下點提的越高內功越大,練
太極有感15
太極有感15 什麼人為明師,也就是明白拳理的老師為明師。什麼為名師,就是有證書或段位不為明師。 所謂授拳不言誇,意難沉腳下,所以言腰必及胯,言胯必及腰,所以腰胯同時轉動,身上的陰陽也就是兩神的抽換。 「什麼是內合與外合」外合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內合心與
太極有感16
怎樣練好太極拳 松腰落胯、以胯帶肩、身松體柔、毛孔膨脹、眉骨內視、神意腳脖、上肢要松、下肢要實、前胸要松、後背要實、僵力要松、神意要緊、全身放鬆、坐滿腳跟。梢節領、中節隨、根節催
太極有感17
太極有感17 所謂陳、楊、孫、吳、武勢太極拳與其他內家拳,雖然姿勢有區別,其原理是相吻合的,望太極拳與內家拳愛好者不要受姿勢的約束,要中意不中形,不要走入誤區「古人云」教拳容易改拳難,要找明白拳裡的老師或拳友加以溝通。目前全國太極拳與內家拳,愛好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在誤區
太極有感
太極有感 太極拳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的古老文化,具有是有病去病無病強身,益壽延年。是一種休閒而又是有氧運動。適合於中老年人所追求鍛鍊身體的最佳拳種{其中包括高架中架低架} 所謂太極拳即陳氏、楊氏、武
武式太極拳傳人—翟維傳
翟維傳,男,1942年出生,河北永年縣廣府人,武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太極大師,自幼習武,從師於武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魏佩林、姚繼祖二位宗師門下,習練武氏太極拳系列至今,現任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中國焦作(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副秘書長,中國邯鄲永年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顧問,廣東江門市太
武禹襄武式創始人 武禹襄
武禹襄男 (1812-1880) 武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省永年縣廣府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武禹襄(1812–1880)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祖輩世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兩兄皆進士後任職,禹襄自幼習文好武,性孝友,俠尚義,鄉秀才,廩貢
溫縣陳家溝-陳光印 陳光印
陳光印男 陳式第3代傳人 籍貫:溫縣陳家溝 師承:陳所樂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陳家溝陳大鵾 陳大鵾
陳大鵾男 陳式第3代傳人 籍貫:陳家溝 師承:陳所樂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陳申如具有傳奇色彩人物 陳申如
陳所樂之孿生子,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他弟兄二人是太極拳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二人年未弱冠而拳術精湛。幼年因見義勇為,以高超拳術鬥群匪解鄰村北平皋 王家之圍而被譽為「大天神、二天神」。王家為感二人大德,特將此事編為戲劇,名曰「雙英破敵」,在陳家溝唱了三天三夜。誰知此戲竟不脛而走,一直唱到解放前夕
蔣發 蔣發
蔣發男 陳式第2代傳人 籍貫:溫縣小留村 師承:陳王廷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蔣發,陳家溝人習慣呼之謂「蔣把式」(溫縣民間對長、短工的稱呼),藉貫待考。出身貧寒,為明末登封農民起義首領李際遇部將。起義期間。結識了因考武舉殺人赴李處避禍之陳王廷。後李敗被誅,蔣流落江湖,後投陳家,與陳
陳汝信,陳氏第十世 陳汝信
陳汝信,陳氏第十世,學拳於太極拳創編人陳王廷。他勤學苦練,功夫日臻爐火純青,和師兄所樂一樣,深得陳王廷喜愛。為太極拳創編後的第二代太極拳宗師。其子大鯤、大鵬皆得其真傳而名滿江湖。後代太極拳大師、名家,諸如:被譽為太極拳發展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開創拳傳外姓先河而使太極拳譽滿神
陳氏第十世陳所樂 陳所樂
陳所樂 男 陳式第2代傳人 籍貫:溫縣陳家溝 師承:陳王廷 傳人:約4位直系傳人陳所樂,陳氏第十世,師承太極拳創編人陳王廷而得太極拳真諦,和其師兄弟陳汝信同為太極拳創編後的太極拳第二代宗師。他生性豪爽,愛打抱不平,深得鄉親們和江湖武林同道推崇。其故宅遺址與「楊露禪學拳處」相對。他因家境富裕,雖有
河南溫縣陳大鵬 陳大鵬
陳大鵬男 陳式第3代傳人 籍貫:河南溫縣 師承:陳汝信 傳人:有1位直系傳人
陳王廷太極拳創始人
太極拳創始人。 陳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極拳創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至常陽村(即今陳家溝)時算起,為陳家溝陳氏第九世。祖、父均為明朝官吏。弟兄四人,該居其二,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不但深得家功精髓,於武功一道出類拔萃,而且熟讀諸子百家,涉獵經 史古籍,學識淵博,以致「
陳所樂之孿生子陳恂如 陳恂如
陳恂如,陳氏第十一世,陳所樂之孿生子,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他弟兄二人是太極拳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二人年未弱冠而拳術精湛。幼年因見義勇為,以高超拳術鬥群匪解鄰村北平皋 王家之圍而被譽為「大天神、二天神」。王家為感二人大德,特將此事編為戲劇,名曰「雙英破敵」,在陳家溝唱了三天三夜。誰知此戲竟不脛而
溫縣陳家溝 陳正如 陳正如
陳正如男 陳式第3代傳人 籍貫:溫縣陳家溝 師承:陳所樂 傳人:約3位直系傳人 陳正如,陳氏十一世,師承陳所樂而精於—百零八式太極拳,為太極拳第三代傳人。藝成授徒郭永福(—說郭即陳氏十四世之陳有孚,因殺人而隱姓埋名,逃往他鄉。有孚、永福字音相近,陳之外祖家又姓郭,此事待考),郭技藝精湛,
溫縣陳家溝陳善通 陳善通
陳善通男 陳式第4代傳人 籍貫:溫縣陳家溝 師承:陳大鵾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清乾隆末年人陳繼夏 陳繼夏
陳繼夏男 陳式第4代傳人 籍貫:溫縣陳家溝 師承:陳申如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陳繼夏,字炳南,陳氏十二世,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清乾隆末年人。為人和善而苦學不輟,平日將太極拳的內勁練習用於勞動之中,連走路、種田都在練功。因家庭清貧,平日以給人磨麵為生。於是,他便借推磨練內勁,以手撥石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