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武禹襄武式創始人 武禹襄

2025-07-19 01:49:08

武禹襄

男 (1812-1880) 武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省永年縣廣府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武禹襄(1812–1880)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祖輩世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兩兄皆進士後任職,禹襄自幼習文好武,性孝友,俠尚義,鄉秀才,廩貢生,侯選訓導。約1850年同鄉楊露禪(1799—1872)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禹襄兄弟愛其術而從學陳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陳氏新架太極拳二路月餘,得其精妙,並從長兄武澄清處得王宗嶽《太極拳譜》,讀後大悟。在鑽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匯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於陳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於楊

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氏太極拳 」。
  武氏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覆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氏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為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亦畲)技藝最精。
  武氏論著較多,先著後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武氏著作為「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