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道美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美食被列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05-09 19:20:06 1
快速圍觀!
這裡有好多美食
近日,第六批淳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出爐啦
快來看看有沒有讓你流口水的
↓↓↓
大墅烏米飯製作技藝
大墅鎮鳳山村胡家自然村一帶有每年四月初八製作烏米飯的習俗,傳承已有五百餘年。其製作主要以烏飯葉、慄樹葉、楓葉等新鮮葉片為原材料,經搗汁-滲水-浸米-蒸米等多道手工工序而成。烏米飯多在初夏之際食用,具有補益脾腎,安神名目等功效。
姜家索麵製作技藝
姜家索麵製作歷史悠久,風俗獨特,現以木旺村和伊家塢村索麵製作最具代表性。索麵製作工藝獨特、工序嚴謹,從磨粉、搓面、掛麵到風乾收面,都由手工製作。鑑於工藝和儲存條件,索麵一般只有在冬季大量製作生產。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索麵能保存半年之久。
中洲毛豆腐製作技藝
毛豆腐是遂安十三都源(中洲鎮古稱)的特色傳統美食。從黃豆到白豆腐,再從白豆腐到毛豆腐,又從毛豆腐到烤毛豆腐,一共幾十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其所有的材料配比,沒有具體的數位化指標,全憑經驗掌握用法用量。中洲毛豆腐出箱時菌毛雪白、豆腐綿韌、手感潤柔。經過烤制,鮮醇爽口,入口即化,沒有殘渣。
安上粉皮製作技藝
粉皮製作主要流行於金峰鄉、臨岐鎮、石林鎮等農村,現以金峰鄉安上粉皮最具代表性。其製作以精選五穀雜糧為原料,用蔬菜榨汁來添色加味,每一道工序都堅持純手工製作,經浸、淘、碾、沉、攤、蒸、涼、切、曬等傳統工藝製作而成,原汁原味,綠色健康,是獨具農家特色的傳統美食。
威坪辣醬製作技藝
威坪辣醬製作歷史悠久。以本地所產辣椒、黃豆為主要原料,經選料、煮料,晾乾、拌粉、發酵、曬乾等純手工製作而成。威坪醃醬、食醬人群廣,其醬顏色紅亮、底味醇厚,在淳安醬產品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淳安縣誌》《鳩坑鄉志》《威坪》等多部書籍中都有威坪辣椒醬相關記載。
梓桐玉米粿製作技藝
梓桐玉米粿製作技藝流傳於練溪村、慈谿村、胡江村等梓桐源一帶。其製作原料主要以農戶自己種植的玉米磨成的玉米粉為主,其製作程序有燒芡、揉面、揪胚子、壓餅、下鍋、煎烤等步驟,全程純手工製作其中實粿以「薄」出名,口感細嫩、香軟。現在仍是梓桐鎮大部分家庭裡的日常主食,傳承狀況良好。
嚴家大方茶製作技藝
嚴家大方茶栽培歷史悠久,是當地重要的品牌特產,早在唐代即成貢品,其品種為鳩坑種、種植生態條件優良、加工工藝獨特,品質上乘。製作過程主要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炒制工藝獨特,需特製磨磯鍋,炒幹時火候需炒制人掌握,人為幹預要求高。嚴家大方茶澀苦咽甘,高香耐泡,為茶中之極品。
金剛刺酒釀製技藝
金剛刺酒是淳安土燒白酒之一。其製作以野生辣草為主要原料制麯,高山野生金剛刺根為原料,從採集原料、上甑蒸炊、入缸發酵、甑餾出酒到裝瓶包裝全以傳統的純釀造工具和純手工技藝釀造。其產品特徵:色亮、品醇、香清(清香四溢)、味美、藥用價值高。
獅城米酒釀製技藝
「獅城米酒」以野生酒藥花為主要原料制麯,淳安農民自種自產的糯米為原料,傳統的釀造工具和純手工技藝釀造,其工序主要由選米、拌麯、發酵等,其成品米散湯清,蜜香濃鬱,入口甜美,內含人體所需的葡萄糖和多種胺基酸,是一種糖份適當,酸度適宜,營養豐富的低度飲料酒。
賀城古釀製作技藝
賀城古釀為家庭釀造純糧陳酒,以精選優質糯米為原料,其製作過程主要由選米蒸熟、拌麯裝壇、入缸發酵、澄清陳釀、密封陳釀、壓榨過濾、高溫蒸煮、 密封存儲、高溫殺菌等十餘道工序。具有舒氣健胃等多種功效。具有入口綿軟、落口甜美、酒味醇和、營養豐富之特色。
「淳臾肉」加工技藝
臨岐的山茱萸種植歷史超過2000年,素有"浙江省山茱萸之鄉"的美稱。山萸肉已作為淳安縣的名貴藥材行銷全國,歷史上以"淳萸肉"著稱於藥材行業。淳臾肉在成品挑選,晾曬含水量、乾燥程度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種植過程中需要特定的地理環境及人為幹預。淳臾肉內含豐富的礦物元素、胺基酸、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和藥用成分,現作為道地藥材廣泛使用,可入藥入菜。
邵恆源藥膳製作技藝
據記載,邵氏祖輩曾在淳城與獅城開設「邵恆源」飯店、油坊、釀酒等行業,其藥酒配方及藥膳食療經方傳承至今。製作過程主要選用縣域道地藥材山茱萸、黃精、覆盆子等,與某些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再用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藝和現代科學營養方法,配製製作成具有「色、香、味、形、效」的藥膳。既將藥用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以達到「保健強身」之功效。
版權歸淳安發布所有,轉載須告知!
稿件來源:縣文廣新局
通訊員:張昂
照片由縣文廣新局提供 部分照片:滕晶晶 徐智琴 等攝
千島湖傳媒中心淳安發布編輯部編發
堅定生態立縣不動搖,高標準推進千島湖綜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