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體溫高是為什麼?莫非真的是因為這個
2025-07-22 16:40:10
基礎體溫是指人體在清醒、安靜、放鬆、舒適等情況下的時候,測出來的提問就是基礎體溫,基礎體溫可幫助人們判斷身體是否存在疾病,還可以判斷女性是否早孕、反應黃體功能等等,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基礎體溫,看看基礎體溫高都有哪些原因和好處。
基礎體溫是多少
人的體溫正常時口腔(舌下)溫度為36.2-37.3度。腋下溫度為36.0-37.0度。直腸內溫度(肛溫)為36.5-37.5度。在一晝夜中,正常人體溫在凌晨睡眠中最低,從早上7-9點時急驟上升,以後則緩慢上升,到下午17-19點時達到最高值,繼而下降,到晚23-24點時達到最底穩定值。最高與最低值之差,通常在1度之間。
基礎體溫的作用
1、反應黃體功能:以排卵日為分界前低後高的雙相體溫顯示黃體功能正常,黃體期少於12天、體溫上升幅度不足0.3~0.5℃屬於黃體功能不足。
2、診斷早孕:黃體期延長、基礎體溫上升20天不下降,被認為是懷孕的標誌。而確認處在妊娠前3個月時,如果基礎體溫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則可能是早期流產的先兆。
3、誘導排卵:在無排卵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不孕症患者誘導排卵時,可以通過基礎體溫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已經發生了排卵。
4、協助診斷出血類型:對與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患者而言,主訴的出血時間常難於判斷月經周期,而應用基礎體溫可以了解相對真實可靠的月經周期全貌。
5、反應低燒:如果基礎體溫基線溫度過高,在婦科內分泌患者中需考慮盆腔結核與子宮內膜異位症。
基礎體溫高的原因
一般女性的體溫略高於同年齡的男子,女子在月經前體溫較高,月經來潮時體溫下降約0.2-0.3度,到排卵時體溫通常又降低0.2度,此後則突然升高。正常人的體溫每天有一定的波動,成年女性體溫的波動還與月經周期有關。女性在月經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礎體溫常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體溫(即基礎體溫)在37度以下,排卵時稍下降,排卵後,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維持到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
基礎體溫高好處
1、內臟機能活躍
體溫較高,能讓體內消化酵素,以及讓對內臟有益的其它酵素更有活力。可預防便秘、胃脹氣、尿頻等症狀。
2、提高免疫力
高體溫能提升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的白血球功能,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
3、提高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高的人,就算不運動,消耗的熱量也比基礎代謝低的人要多,較高的體溫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體溫每升高1℃,脈搏跳動每分鐘就會增加10次,使體內充滿了新鮮的氧氣,細胞的新陳代謝率也會相應提高。
4、血液循環良好
體溫高時,血管會變得較為柔軟,血液能順利地輸送至全身各處。
5、調整自律神經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平衡
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身體始終能夠保持平均溫度的人,自律神經及激素分泌自然也能相應地保持平衡,且能發揮正常機能。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基礎體溫的一些內容,如果出現長時間基礎體溫高的情況,女性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可能懷孕了,再就是體內氣血出現問題,需要接受合理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