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鍋美食看著流口水(這道美食咋吃咋好吃)
2023-05-12 21:37:35
這道美食,咋吃咋好吃,現在就做吧‖老家許昌
文‖周悅
有關二月二的傳說有很多,但是這天吃煎餅的習俗卻流傳已久。
記得小時候,一到二月二,媽媽就攤煎餅。那時,條件艱苦,攤煎餅用的是豬油,燒地火,在鏊子上攤。奶奶負責燒火,媽媽主要調糊,再用勺子舀起攤在鏊子上。翻煎餅的是一個竹批兒,一頭呈弧度的尖形,便於翻調。雖然食材裡沒有雞蛋,菜也很少,但是媽媽和奶奶攤的煎餅圓展展的、薄薄的,非常好吃,至今回味無窮。
早上起床,我就開始準備材料。昨天晚上去超市買小茴香,賣完了,就買了一小捆蒲公英。西葫蘆、胡蘿蔔擦成絲,蒲公英切成小段,蔥切碎。然後放了三個雞蛋,少許麵粉,加調料,加水,攪拌成糊狀。接下來,電餅鐺打開,調到煎餅檔位。鍋內刷油,舀一勺調好的糊,用木鏟扒勻,等過三兩分鐘,翻過來,蓋上蓋子,大概兩分鐘就熟了。攤煎餅時,破壁機裡打了米糊,鍋裡蒸了山藥。等到煎餅攤完,米糊好了,山藥也熟了。
吃煎餅時,我喜歡抹一些辣椒油,有時也就住蒜瓣吃,還可以卷一兩根香蔥,總之,根據自己口味,怎麼吃都行。
二月二,民間還有一個最大的習俗就是「剃龍頭」,因為正月剃頭不吉利。因此春節前無論多忙,人們都會在年前理一次頭髮,然後就一直等到「龍抬頭」的日子了。所以二月二,不管是老人小孩,都會剪髮、修容,讓自己煥然一新,預示著可以求得一年的好運。
二月二的煎餅,就像除夕的餃子,八月十五的月餅,這一傳統習俗源遠流長。煎餅,更是漂泊在外的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十分花氣醉春情,拂曉先聞百舌聲。白玉搖鞭芳草暖,踏青時節雨初晴。」春光無限好,聞著花香,聽著鳥鳴,我們一起出發——踏青去!
【作者簡介】周悅,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現為許昌某小學教師,喜歡讀書,聽音樂,散步,寫作。喜歡的名言: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IC photo,版權歸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