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過的粽子能不能蒸著吃(擺脫粽子非水煮不可的烹調方式)
2023-05-01 14:18:13 1
擺脫粽子非水煮不可的烹調方式,蒸出不同的粽香風味傳統包粽子是個重大工程,白天包得扎紮實實的粽子,放入大鍋大灶煮帶燜一整夜,苦候多時,等到都睡著了,一大早揉揉眼晴,看到屋沿下掛著一串一串粽子,貪讒的我,總是要央求先嘗一口。
科技進步了,不再用土灶來煮粽子,用高壓鍋來烹調,煮得飛快多了,再也不必等到睡覺了,還沒吃上。吃了這麼久以來,老是覺得粽子的香味與粽香都被高壓鍋「偷吃」到水裡,不信,你可以聞聞煮過粽子的高壓鍋,裡面的水可真香,可惜不能吃呀!
花了銀子買回來的各樣食材,全泡在「湯裡」說起來還蠻可惜的。所以今年必須改革,不再被「小偷」水帶走粽香。
粽子用「蒸」能熟透嗎? 當然能熟透,米粒顆顆「精神抖擻」 還充滿滷肉香,口感彈牙到不行,內餡可豐盛啦!整顆粽子的皮料與餡料,直逼1比1的豐富比例,所以能不好吃嗎? 而且一打開就立馬跳入視線中,不用「翻箱倒櫃」就能尋找到心儀的食材,吃來也超過癮。
蒸粽與水煮粽最大的差距是前者必須先將食材全部預先弄熟,包入粽葉再蒸出獨有的精華粽香,而後者大多是生的食材,直接包好,再加上長時間水煮到透。粽子用蒸是能將香氣損失最少的,水煮的話也沒錯,只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水帶走粽香。
蒸好的粽子,一起鍋的當下,不是最佳品鑑時候呦,別心急,出鍋後,掛在竹竿上,不燙手就很輕易打開粽子,也是最佳品味時刻。米粒是金黃燦爛,不小心還會咬到軟綿的花生,清清楚楚的各種豐富餡料,滷得香軟的豬肉,入味即化。海味裡的代表團,乾貝與蝦仁,唯我獨尊似的鮮美。山珍的代表香菇,以及深藏不露的蓮子,吃來不溫不火,端午節必吃的鹹蛋黃,可說是「富到流油」好吃到忘不了。
〔材料購買〕
豬梅花肉2斤、糯米3斤、花生半斤、蝦仁150克、乾貝150克、香菇200克、蓮子100克、幹香蔥適量、鹹蛋黃30個、幹品粽葉2斤、綿繩少許
*肉材還可選擇五花肉或前腿及後腿肉。
*粽葉此時也有鮮品,要注意不要買到「返青」粽葉。幹品粽葉會比鮮品粽葉來的醇厚些。
〔具體做法〕
步驟1
幹品粽葉用開水煮過,兩面刷洗乾淨。糯米清洗乾淨,浸泡四個小時。
步驟2
蝦仁洗淨,香菇泡發後擠幹水分。蔥頭切絲炸香備用。
步驟3
梅花肉切小丁,下鍋煸至金黃色,加入生抽、老抽、蠔油、胡椒粉、五香粉、糖、雞精、鹽、料酒、香蔥酥、水或高湯,大火燒開,小火慢燉30分鐘就成了滷肉。
*肉可說是鹹肉粽的香氣靈魂之一,連滷汁都不能放過。
步驟4
香菇下鍋炒香,加入蠔油、鹽、胡椒粉、水,滷至收汁。
步驟5
浸泡後的糯米洗淨控幹水分,上鍋蒸4~50分鐘,大約九成熟即可取出。
步驟6
花生撈熟,加入糯米飯中,再將上滷肉的滷汁倒進來拌勻。有這鍋滷肉完成的精華滷汁,就能先餵飽糯米飯的底味,皮料好不好吃,這步至關重要。
步驟7
鹹蛋噴料酒進烤箱烤香。(大約3~5分鐘)全部食材都備就緒。
步驟8
為了每一顆粽子都能「均衡」發展,重量一致,先用碗來裝出定量,再將粽葉對摺呈漏鬥形狀,裝入定量粽子食材,蓋上粽葉,系上綿繩,粽子就包好了。
*蒸的粽子不需要綁得太緊,留點小空間,有利蒸汽穿透。
步驟9
粽子放入蒸鍋,蒸30分鐘就可以出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