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家鄉菜三杯雞(美食非遺江西三杯雞)
2023-05-21 08:52:36 1
江西三杯雞
三杯雞是贛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其中,江西省內以南昌三杯雞、寧都三杯雞、萬載三杯雞最有名和最具代表性。因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而得名。做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
寧都三杯雞是當地傳統名菜。這兒的三杯雞色澤醬紅,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而且當地傳說這道菜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南宋末期,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住在元大都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將就義,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老婆婆見到文天祥,她把帶來的雞收拾好切成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個時辰後,老婆婆和獄卒把雞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那位獄卒是江西寧都人,回到老家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後來,廚師將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且用寧都特產三黃雞做原料,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杯雞了。2008年,這道菜入選奧運主菜單,三杯雞被評為「中國菜」之江西十大經典名菜。
關於三杯雞的起源,萬載縣也有一個說法。從前,萬載縣康樂有一戶農家,姐弟二人相依為命,有一年逢天旱民不聊生,弟弟出外謀生,姐姐將家中僅有的一隻三黃仔雞殺了,洗淨剁成小塊裝入砂缽燉燒,隨手放了些甜酒釀、醬油、豬油、姜塊。弟弟吃了姐姐做的這道雞,覺得天底下再也沒有比這更好吃的東西了。
此後,外出謀生的弟弟在江西寧都縣一家飯館幫廚,由於勤快敦厚,被店主招為女婿。因掛念老家孤單的姐姐,便將姐姐接來,並請她做離家時吃的那道味鮮醇香的雞菜,這樣,三杯雞做法便在撫州、贛州等地流傳開來。
而在南昌,則有另一種版本:三杯雞烹製最早出自南昌著名的八大餐廳中的新雅酒家。
新雅酒家老闆郝宜春是永修縣馬口鄉人,原在南昌街頭擺攤賣米粉起家,善於經營。抗戰勝利後回到南昌,盤下馬口鄉郝家在南昌的會所,開辦了新雅酒家,地址就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對面、中山路洗馬池轉角處,薄利多銷,講究味道,生意日益興隆。
該店著名的菜餚有新雅四寶、新雅扎素、麻醬拌粉皮、鹽水鴨肫、乾菜燜肉等,備受南昌人喜愛。新雅的滷豬頭肉、滷豬肚也是讓老一輩南昌人津津樂道的美味佳餚。
郝老闆很重視菜品的創新和改進,三杯雞就是郝老闆和廚師們在20 世紀 40年代不斷研究創製的。由於味道鮮美,廚藝也不複雜,很快風靡南昌。雖然南昌老八大餐廳漸從市民視線中淡出,但新雅酒家當年的廚師和郝家後人多在南昌,他們大多是知道這些掌故的。
也許三杯雞烹製方法門檻較低,各地不謀而合出現三杯雞現象也是順理成章的,三杯雞絕對是贛菜中的經典名菜。
聲明 :我們一直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尊重權利人的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或溝通許可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