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娃娃怎麼護理(棉花娃娃成新寵)
2023-05-13 08:46:26
近年,一種名為「棉花娃娃」的玩偶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繼盲盒娃娃、BJD(球型關節人偶)後,一些年輕人們又開始養起了棉花娃娃。記者了解到,棉花娃娃總體分為「無屬性」和「有屬性」兩類,價格上雖不及BJD,但年輕人們仍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從拼團到修改再到正式生產定製,棉花娃娃的製作過程複雜。棉花娃娃的流行引起了娃衣和娃娃飾品產業的火爆,各個城市陸續出現棉花娃娃專營店,養娃圈裡還曾舉行過娃娃時裝秀。
00後養娃愛好者:娃不貴,入圈因熱愛
棉花娃娃起初流行於韓國飯圈文化,這種外表「萌萌噠」的玩偶在新型消費的助推下生長出獨特的商業模式,迅速佔領年輕人的錢包。棉花娃娃正式流行於2018年,截至目前,微博上關於棉花娃娃的超話有70餘個,閱讀量超過3000萬的話題有11個。貼吧中關於棉花娃娃的發帖有1.5萬條。
今年19歲的小涵就是養娃家族的一員,吸引她成為一名娃媽的理由很簡單,娃娃足夠「可愛」,錢包也負擔得起。她告訴記者大多數人都是基於以上兩點開始入坑,真正進入後又從中體會到了全程「養娃」的過程,從而被深深地吸引住。
小涵告訴記者,棉花娃娃的受眾群體以00後和部分90後為主,不論是學生黨還是普通工薪階層,養娃都不會給他們造成過多負擔,「棉花娃娃的價格並不貴。一個普通的娃娃價格在六七十元左右,再高一點可能是一百多,很貴的娃娃比較少見,購買的人也並不多」,從去年下半年「入坑」後,小涵已經收藏了十幾隻棉花娃娃,均價都在幾十元左右。
小涵入手的部分娃娃
從小涵口中,記者了解到,棉花娃娃的種類大致分為有屬性和無屬性兩類,屬性娃是指依照明星、動漫人物等外形製作的娃娃,通俗可理解為按廣為人知的人物造型做成的特定娃娃。相對來說,無屬性就沒有這些特徵,價格方面,屬性娃的價格更高一些。通過在網購平臺上搜索棉花娃娃,記者發現在售的棉花娃娃大部分為無屬性,且售出時均為成品。
娃圈的年輕人根據形狀把娃娃的頭髮形狀分為「普通毛」和「炸毛」,材質上又分為牛奶絲、高溫絲,通常牛奶絲因為柔軟所以成本更貴一些。此外,圈內的「黑話」還有不少,「空氣娃」即付款後還未拿到手,「裸娃」指沒有買衣服的娃娃。
娃娃「出生」步驟繁瑣,「養娃」體驗感十足
大大地眼睛、胖嘟嘟的身體,棉花娃娃統一是這樣「可愛」的外表。不少年輕人為了追求個性,已經不單單滿足單一審美,一些人開始自己設計娃娃外表,眼下「拼團」定製有屬性的娃成了年輕人裡較為流行的方式。
在棉花娃娃的貼吧中,有一些帶有「數調」「拼團」字眼的帖子,加入群聊後,意味著你已經加入到「拼娃」大軍中。記者加入了一拼娃QQ群,該群規定拼團成功的下限為50人,群相冊中有「娃媽」設計的娃娃形象,群聊時,每位群組成員都可以對娃娃設計提出修改意見。
群成員可自由提出修改意見
通過和群主溝通,記者了解到娃娃「出生」的過程十分複雜。娃娃出生的負責人一般叫做娃媽,娃媽一般會自己或者約畫手畫出娃娃稿圖,負責組群,聯繫製作娃娃的工廠。組建拼娃團隊的行為叫做開團。在娃娃真正生產之前,還要進行數量調查和交納定金。
群成員看到娃娃形象後在相冊留言所需要娃娃的數量
在群裡,生產娃娃的所有費用由群成員平分承擔,包括設計費用和製作費用,人數越多,娃越便宜。定做娃娃的工廠有很多,在挑選時,群主會儘量挑選性價比高的廠家。單量過低時,廠家也不會接單。
「耳朵可以做成拆的嗎?方便之後買帽子」,「尾巴也可以拆嗎?」……不少群成員在提出修改意見,這是娃娃成團前的重要一環,稱作數調。「數調期間大家可以自由提建議,大家的審美不同,修改的也只是一些大方向」,群主介紹。
進入正式批量生產之後的過程叫做「大貨」,大貨前經過一次或幾次打樣,大貨後,有些娃媽在出樣後還會再開新的購買連結買娃娃,一般為全款購買。出樣成團後的第二次購買通常會貴幾塊錢。
「我也是第一次做娃媽,但參與感更高」,群主說,棉花娃娃的養成時間不固定,時間可以達到三四個月,雖然繁瑣,但成團後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也很明顯,這也是許多年輕人願意做「娃媽」的原因。
「娃衣」「飾品」等產業鏈出現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定製娃價格都在百元之內。但圈內人小峰透露,近兩年一些「明星」屬性娃的價格被粉絲追捧,產生嚴重溢價現象。「有些娃媽會宣傳自己和工作室有聯繫,出的娃娃大款盈利,還限制數量,那種就可以炒起來」,他說,一款明星棉花娃娃售價最多能炒到上萬元。
棉花娃娃的興起,也催生了「娃衣」和「飾品」等相關產業鏈。在某二手交易平臺,製作娃衣的商家比比皆是。其中有店主透露,目前最受歡迎的娃衣為明星同款服飾,批量生產價格不高,每套不超過50元。和工廠款相比,手作款的價更高。因為棉花娃娃尺寸固定,娃衣的尺寸通用,娃衣方便轉手。一些純手工做的娃衣價格甚至比娃娃本身要貴,熱門娃衣的發售甚至需要拼手速。
線上娃衣賣家隨處可見
不只是線上,棉花娃實體店陸續在各個城市興起。北京、上海的棉花娃店數量近年來逐漸增加。像眼鏡、項圈、頭繩等娃娃配飾越來越豐富,走進店裡可以一站式購齊娃娃和其他所有的搭配,是娃娃愛好者的天堂。
棉花娃娃單獨的眼鏡配飾
去年下半年,杭州舉辦了國內首個棉花娃娃時裝秀,用定格動畫的方式讓棉花娃娃動了起來。去年1-12月,淘寶上棉花娃娃的搜索量是前年同期的8倍,銷量是前年同期的近10倍,在所有二次元類目中增長最快。
「和BJD一樣,棉花娃娃相關的產業鏈越來越完善,一些人從單純的愛好變成了從業者」,有圈內人表示,現在棉花娃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前景廣闊。「如果從現在的市場來看,今後國潮風、聯名款等屬性娃娃的受歡迎程度更大,店鋪也在積極地打造品牌和特色,引領著年輕人掀起新一輪消費潮流」。
新黃河記者:郭夢桐 編輯:趙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