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是真的麼(推翻烏鴉喝水溫水煮青蛙)
2023-05-08 22:30:37 1
烏鴉喝水、溫水煮青蛙等耳熟能詳的故事就不用我細說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各種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蜂擁而來,人們卻很難做到合理的選取正確的信息,導致某些說法被一次又一次的「推翻」。
那麼推翻烏鴉喝水,溫水煮青蛙…?到底是正經科普,還是侮辱智商?
烏鴉喝水、溫水煮青蛙……被推翻,就是最大的謊言!
烏鴉喝水是什麼?是一個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本身就意味著虛假,其側重點在於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道理。
溫水煮青蛙則是一個現代故事,來源據說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的一個相關實驗,故事真假性已很難考證。不過眾所周知,溫水煮青蛙中的青蛙在緩慢加熱條件下的確是掛了。從科學角度來講,溫水煮青蛙本身的實驗目的更多的是考證神經反射的,並不是為了說明量變與質變或者走出舒適區什麼的。只是由於後人的引用,與這些道理聯繫起來了,因此現在的溫水煮青蛙也是偏向於寓言了。
寓言內容本身就是假的,那麼還質疑真假幹什麼?另外,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內容已經明確說明了青蛙的確跳不出來。
2.真的推翻了嗎有人可能要說,網絡上有人做過這類實驗,結果的確推翻了。不以故事性質作為反駁,只從科學來說明,他們真的推翻了嗎?
寫過畢業論文(注意,實驗是自己動手的)或者說上過大學的都知道,推翻一個原有的結果是需要嚴密的論證還有相關數據說明的。網絡上的溫水煮青蛙還有烏鴉喝水實驗完全就是漏洞百出,任何一個有一定科研基礎的人看了都會知道。
嚴密的科學實驗是需要重複而且考慮到一些變量的影響的。烏鴉喝水,變量是石頭的形狀與大小,裝水容器的大小,水含量的多少等;溫水煮青蛙則是升溫速率,青蛙種類,加熱容器的形狀大小等。要想完整推翻他們,就得考慮這些變量。具體做法是,控制其餘變量不變,改變其中一個進行重複實驗。以烏鴉喝水為例,其餘變量不變,改變水的含量(可以設置為20%、40%、60%、80%等),然後每一個含量至少重複3次實驗,記錄丟入同樣的石頭後的實驗結果。
就算最終綜合得到了結果是推翻了,也並不說明就推翻了。因為這一結果有前提條件,就是實驗中的那些影響因素,是無法外推的。也就是說你得到的結果只適用於你的實驗,不適用於那兩個故事。除非你是完全的,按照故事中的說明來進行實驗,但是問題在於故事裡面也並未對此詳細說明。
3.總結所以,可以看出,所謂的推翻是否值得信服真的很令人懷疑。
實際這一類新聞是因為信息差,從而使人覺得好像是這樣罷了。比如有過大學或者科研經歷的人就會明白網絡上的推翻真的是錯誤百出,而沒有相關經歷的就會被誤導,這就是一種信息差。這些甚至連科普都不能算,只能說是空閒娛樂罷了!因此,在我看來實在有點侮辱智商。
另外,這也與大眾的習慣有關。大部分人服從權威,當有人質疑權威之時,有一部分人並不會去思考,去查證,這些質疑是否合理?盲目服從權威不可取,但是盲目質疑又好到哪裡呢?我們,更應該時刻保持獨立思考,對於權威和對權威的質疑都要進行合理的判斷才是正確做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