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小吃街哪裡最出名(南昌位列全國十大)
2023-04-30 11:39:35
近日,中國天氣網通過盤點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桑拿天日數發現,南昌大暑期間的桑拿天日數高達8.6天,位列全國十大「燜蒸」城市第二名。
今年夏天到底會有多熱?為啥這麼熱?還要熱多久?大家在酷暑中發出的種種「烤問」,我們的氣象專家給出了答案:三大高壓抱團強力供暖,是造成我省大部分地區發生持續高溫的「罪魁禍首」;城市熱島效應的加劇,令人經歷「走到哪、熱到哪」的煎熬。
7月27日,室外工作的清潔工「全副武裝」做好防曬工作。
7月27日,南昌最高氣溫39℃,地表溫度更是高達55℃。
◎今年夏天有多熱?
【關鍵詞】39℃
南昌上一次這麼熱還是在9年前
在我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日」。今年6月2日,南昌市最高氣溫已有36℃。6月21日正式入夏,一波又一波的熱浪更是讓南昌人幾乎要熱暈。
「距今最近的39℃以上高溫,還是在2013年。」南昌市氣象局提供數據顯示,7月25日,南昌市最高氣溫達38℃,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9.1℃,創下今年入夏以來新高。氣象記錄顯示,上一次南昌城區這麼熱還是在9年前的2013年8月6日至13日,南昌連續8天最高氣溫持續38℃,部分地區超39℃,那也是2000年以來的第四高溫天氣。
據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自7月23日進入二十四節氣「大暑」開始,江西多地酷熱天氣加劇:23日至25日,全省共有42個縣(市、區)日最高氣溫達39℃及以上,部分地區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40℃;特別是在7月25日,有9個縣(市、區)同時出現超40℃高溫天氣。
【關鍵詞】「破紀錄」
全省平均氣溫30℃創歷史同期新高
今年入夏以來,我省先後經歷兩輪高溫過程(6月23日至27日、7月8日至26日)。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與歷年同期相比,這兩輪高溫天氣令我省的高溫日數、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全部排名靠前。其中,全省平均高溫日數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位;全省平均氣溫為30℃,較常年同期偏高1.6℃,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一高位;日最高氣溫平均為35℃,較常年同期偏高1.9℃,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位。
◎為啥這麼熱?
【關鍵詞】「三高」
三大高壓抱團強力供暖
「今年夏天之所以這麼熱,一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已經『滿格充電』,讓我們的晴空區『晴得發黑』;二是離不開『神助攻』伊朗高壓的超常發揮。」為了解釋得更通俗易懂,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鄧詩茹打了個比方。她告訴記者,從天氣圖上看,讓天氣變熱的「主兇」、我們的「老熟人」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盤踞在伊朗高原的副熱帶高壓又強勢發育,最終與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陸高壓抱團形成「三高」,為我們強力供暖。
鄧詩茹解釋說,這段時間,上述3個高壓帶強勢抱團後在我國上空形成穩定的暖高壓帶,不但穩如磐石,而且還將北方冷空氣、南方颱風、蒙古冷渦等各部降溫救兵統統收服,以至於江西等地高溫天氣遲遲難以緩解。
【關鍵詞】「桑拿天」
南昌位列全國十大「燜蒸」城市第二名
從7月23日起進入「大暑」節氣,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據南昌市氣象服務中心數據顯示,7月23日至27日,南昌日均最高氣溫38.4℃,最大相對溼度85%。
「南昌夏季高溫酷暑,加上相對溼度較高,人體舒適度低,因此居民對於城市化帶來的增溫非常敏感。」鄧詩茹告訴記者,較高的相對溼度無疑讓南昌人不得不在盛夏接受集酷熱、溼熱於一體的「桑拿體驗」。
根據中國氣象局最新公布的「大暑」節氣全國十大「燜蒸」城市(均為省會級城市)排行,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站)從1991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有8.8個「桑拿天」,登上榜首;南昌和廣州以8.6天和7.9天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
【關鍵詞】「走到哪、熱到哪」
城市熱島效應加劇使南昌整體「變暖」
氣象專家賀志明和鄧詩茹在氣象研究中發現,1963年至2012年,南昌城區平均氣溫增溫幅度約為1.07℃,增溫率約為0.21℃/10年;南昌城區的最高氣溫年均值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增溫率約為0.18℃/10年。南昌氣候整體表現出變暖的特徵。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南昌市熱島強度也一直呈現上升趨勢。」鄧詩茹說,讓南昌人感到天氣越來越熱的因素不僅是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年均值呈「雙升」趨勢,熱島效應造成的城市溫度升高,也是讓天氣變熱的重要因素。
所謂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築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溫化」。
根據2012年至2016年的氣象觀測資料,氣象研究發現,隨著城市化發展,南昌城區「熱島」呈現出多中心分布特徵,出現多個氣溫高值中心。這也是人們感覺「走到哪、熱到哪」的原因所在。
◎還要熱多久?
【關鍵詞】第三輪高溫
我省持續區域性高溫最高紀錄是一年8次
根據我省的氣候特點,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文英對全省範圍內的高溫天氣是否屬於「持續區域性高溫過程」進行了定義:日最高氣溫≥35℃,高溫日持續時間為3天及以上,高溫日發生地為較大範圍等。
氣候大數據表明,江西持續區域性高溫過程歷年發生次數整體呈增加趨勢。在2006年、2013年、2018年這3年間,我省均出現每年8次持續區域性高溫過程,這也是自我省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6月23日至27日,我省出現第一輪高溫過程,時間持續5天;7月8日至17日,出現第二輪高溫過程,時間持續9天;7月20日至28日(截至記者寫稿時止),第三輪高溫過程已經持續8天,目前仍在繼續。
【關鍵詞】「來得早」「走得晚」
2019年起江西高溫開始時間整體提前
7月26日,江西省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江西持續性高溫過程主要都發生在每年的7、8月份,其中極端、重度高溫天氣大多數都發生在8月。從1999年開始,高溫過程的開始時間整體提前,結束時間整體延後,可以說『來得早』『走得晚』。」劉文英在對1959年至2020年全省持續區域性高溫過程分析研判後,發現了這個現象。
文/圖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實習生簡承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