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為什麼不吃龍蝦(那豬牛羊呢)
2023-04-30 01:39:51
眾所周知,現如今動植物界的物種逐步恢復,此前一些「稱王稱霸」的猛獸,比如野豬泛濫情況因為豺、豹等頂級「食肉獸」逐漸增多或將面臨重新洗牌。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部分地區人們的食物鏈或許也將面臨這一「巨變」,未來很多物種都不能吃了,「海鮮大餐」秒變「素食餐」!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起因於英國近日的一則對生物的「重新定義」!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23日報導,在此前7月份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英國政府進行的一項審查:章魚、螃蟹、龍蝦能否感受到疼痛或痛苦結果出爐了!根據倫敦經濟學院的專家們通過對300項科學研究進行評估,最後得出結論:像章魚、魷魚和墨魚等頭足類動物,以及像螃蟹、小龍蝦、龍蝦等十足類動物,都具有十分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應該被視為有知覺的生物。
並且在英國目前正在更新的一項新動物福利立法中,章魚、螃蟹和龍蝦列入了受保護的有知覺生物名單,不應活煮。而脊椎動物也已經被歸類為有知覺的動物,專門為該條法律成立的委員會也在為更廣泛的政府動物福利進一步開展相關情況的調查,並打算形成報告。現目前來說,該報告中還有如下內容:「還禁止螃蟹去爪、禁止將活螃蟹和龍蝦出售給「未經培訓的非專業處理人員」、當存在可行的替代方案且未進行電擊暈時,禁止活煮和活肢解」。
不得不說,這將會是英國國內食品產業的「巨變」。都知道歐美國家海鮮是重要的主食來源,如果這些頭足類以及十足類都不能隨意吃了的話,那麼還能吃什麼呢?這確實來得比較突然,如今日本、英國、瑞士、紐西蘭、澳洲等都在某些個別物種上宣布禁止食用,這究竟都是為何呢?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都是禁止食用,其實各個國家禁止的原因是不一樣的。這大概可以分為三撥人:首先,第一撥就是和英國一樣,覺得它們有知覺,會覺得痛的,就比如紐西蘭和瑞士。現目前來說,紐西蘭以及瑞士已經是成立法律禁止食用,不過看狀況,應該不久後英國的該項新動物福利法律就會通過了。
第二撥,那就是和日本一樣,深受生物入侵煩擾的。都知道小龍蝦在我國屬於外來物種,其實同樣在日本也是外來物種,在他們國家更為繁衍壯大。不過不同的還是,在日本的小龍蝦是「人見人棄」,而在我國則是「未見其身,已聞其香」,每年的小龍蝦季節不同口味的,蒜香、麻辣、清蒸應有盡有,只有饞的國人流口水,可不會對它望而卻步。
就日本而言,日本本身是不歡迎小龍蝦進入食譜的,一般來說只是當作寵物飼料。因此,從美國引入日本之後,我國和日本就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場面。自然而然,日本的小龍蝦就繁殖得越來越多了,甚至出現了泛濫的局面。
日本有關小龍蝦規定
第三撥,那就是像澳洲泛濫卻也禁止食用的「澳洲紅蟹」——聖誕島紅蟹。全世界大約有4700多種螃蟹,但是卻不見得每一種都能吃,而「澳洲紅蟹」禁止食用就是因為它有毒,不能吃。這不,在本月17日的時候,澳大利亞就剛剛經歷了16年來最大的一場「澳洲紅蟹」大遷徙。有群眾拍下了這場宏大場面,官方表示這場大遷徙有超5000萬隻紅蟹從叢林遷往聖誕島,密密麻麻,十分罕見。
據悉,這種「澳洲紅蟹」最大可以達116毫米長,體重最大480克,因為全身通紅,因此也被譽為「烤紅的龍蝦」。而它被禁止食用是因為在它體內含有一種名叫蟻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在蜂類、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都能找到,如果被人吃了,就會損壞胃黏膜。它們屬於印度洋上聖誕島和可可島的特有陸蟹,為了保護它們的遷徙安全,澳大利亞當地還花了幾個月時間專門為其建造了螃蟹橋和臨時屏障。
在英國此次的新動物福利立法中,是以有無「知覺」、會不會「感覺到痛」判定能不能吃,那麼像我們常見的家養牲畜:牛、羊、豬呢?還有哪些能食用?明面上是屬於照顧動物情緒,保護動物,但事實上這真的是好事嗎?魔方看來,可能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首先,對於人類自身而言,海產品中光像蝦以及螃蟹等甲殼類動物就有2.6萬種之多,英國的很多家庭並不能拿出電暈龍蝦的高達數千英鎊價格的設備,那麼從此禁止食用的話,他們又該吃什麼呢?伴隨著該立法委員會的範圍擴大,如果將脊椎動物也列入其中,那人們就更沒有吃的了。並且,從英國此前本來就有的屠夫短缺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十萬頭活豬積壓銷毀」事件,那麼這一新的規定出爐,豈不是只會更加助長屠夫缺口?
其次,對於物種多樣性而言這也是不好的事情。一方面來說,盲目的這樣保護會導致物種數量急劇增多,甚至導致泛濫成災。另一方面,因為什麼都不能吃,這些物種卻會吃別的,環境中的正常食物鏈被人為幹預,整個自然界都會失衡的。就比如澳洲每年頻發的各類物種泛濫:野豬、駱駝等等,以及造成別國嚴重的生物入侵。
我國遭280餘種外來生物入侵,每年損失2000億
總而言之,無論從哪個方面而言,都不見得是好事。不過這也沒用,可能這是因為國人吃貨的本性在,所以魔方沒有那麼大的慈悲心。那麼你們覺得呢?這真的是好事嗎?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