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最好吃的煮乾絲(揚州煮乾絲的家常做法)
2023-04-24 19:21:35
揚州煮乾絲是一道揚州名菜,因其乾絲切得極細,經過雞湯燴煮後吸進了各種鮮味,吃口別致鮮美,此菜繫於乾隆下江南。
揚州煮乾絲原名九絲湯。乾隆皇帝在長江以南六次前往揚州的行程中,當地官員聘請當地廚師烹製精美的菜餚,其中之一是豆腐乾,筍絲,火腿等,再加入雞湯中,然後乾隆皇帝吃飯後笑了笑。這道菜是九絲湯,九絲湯原本是當地菜,只是因為它被皇帝稱讚,從那時起,它身價不凡,其名聲逐漸流傳。
後來,由於九絲湯裡的乾絲切得細細白白,吸足火腿和雞湯的鮮味,在九絲湯用料中顯得非常出挑,於是就有人開始把九絲湯改稱為煮乾絲。從名稱上看,煮乾絲讓外行人一聽便知,這是由於乾絲擔了菜的主角,而九絲湯則讓人不明就裡,日久下來,這煮乾絲的名稱就取代了九絲湯,成為路人皆知的揚州名菜了。
據說,揚州煮乾絲的主料新鮮乾絲切好以後,要浸兩次水,除去豆腥,然後再加雞湯、開洋、黃酒同煮。煮好後的乾絲白白嫩嫩,吸足了開洋、雞湯的鮮味,這時又加進原先準備好的雞絲和火腿絲。
要是鮮筍上市,還不要忘了加上鮮香的筍絲。接著是用少許豆苗放在乾絲湯裡一燙,就可趁熱裝盤了。裝盤後的煮乾絲周圍加一圈豆苗綠邊,在火腿紅、豆乾 白中,再來一點綠色,那色香味就全都絕了。
煮乾絲講究的是刀工,一塊一公分厚的特製大白幹,得片成二十多片,薄如棉線。大煮乾絲的佐料還要求按季節不同而有變化,春季,舊時用竹蟶入味,以海鮮增味;夏季宜脆,用脆膳絲與乾絲同煮,使菜餚幹香味爽;秋季用蟹黃,湯汁金黃,鮮味濃重;冬季宜用野蔬,嬌嫩翠綠,色彩和諧,增色添香。
揚州燙乾絲的做法講究燙功,講究入味,爽口、綿軟。在片開、切絲後,先用開水燙三遍,主要是把乾絲燙軟,然後把乾絲放進盤子裡,乾絲上放一撮薑絲,再用開水從上往下一燙,讓薑汁進入乾絲內,潷去水後,乾絲內留有一定薑汁,放入開水泡過的蝦米、蘆筍末、香菜等配料,再淋上麻油和醬油調味即可。
今天胖哥教大家的是揚州煮乾絲的家常做法:
1、乾洗豆腐,切成薄片。
2、切成薄片後,浸入冷水中。
3、洗淨切絲香菇,切絲火腿。
4、加入蔥和生薑使香氣破裂,
5、將蘑菇和火腿倒入鍋中,稍加翻炒,
6、加入豆腐絲,倒入肉湯,湯應較寬,不要將乾絲通過鍋中,煮沸加熱,
7、然後轉至中火併煮熟,略帶鹹味。
8、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從鍋中攪拌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