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蘇州美食(沒吃過蘇州美食)
2023-05-04 05:05:54 2
範小青
蘇州,堪稱美食之城。
蘇州人講究吃,這是不容置疑的。
即使自家燒菜自家吃,也是馬虎不得的。紅燒的,一定要濃油赤醬;生炒的,要碧綠生青;清蒸的,要用文火;一個普通的鹹泡飯,也一定要用骨頭湯煮,要加入鮮蝦仁、鮮貝、鹹肉、大青菜,最後還要加一點胡椒粉,還要趁熱吃。
若要上個館子,更是不會隨意,不中意的地方,是絕不會將就著去的。
為了吃一碗可口的面,蘇州人可沒少浪費時間和汽油,遠的地方開車去吃碗麵的也大有人在,凡蘇州做面稍有點名氣的飯店,朱鴻興、同德興、陸長興、陸振興、綠楊、胥城大廈,蘇州人都是如數家珍的。
蘇州的紅湯麵
紅湯麵,白湯麵,寬面,細面,硬面,爛面,夏天吃拌麵,冬天羊湯麵,許多老蘇州,早晨的一碗麵,比早晨的懶覺要緊得多。
至於專程遠道去木瀆石家飯店吃飯,到藏書喝羊湯,到崑山吃燠灶面,對別人來說,不勝其煩,對蘇州人來說,那都是家常便飯,跑一點路算什麼,吃得稱心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人都講究養生,保身,很少吃豬油了,但是蘇州有好多人依然熱愛豬油,用他們的話說,香呀,實在是香,饞涎欲滴。
只可惜現在用豬油做菜做點心的越來越少,商家商販為了討好顧客,也和他們一樣戒了豬油。所以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印象最深的豬油大餅,幾乎絕跡了,找不到了。
可是真正講究吃的蘇州人,照樣有本事在蘇州的小巷角落裡找到帶有歷史氣息的豬油大餅,然後,每天早晨,上班路上,舍近而求遠,在車流高峰的時候,繞道去那個地方。據說有一個是雙塔定慧寺巷附近,還有一個是蘇苑街道一帶,我沒有去過,但是我卻聽許多蘇州人說過許多遍,在那些個巷子裡,你能看到,普通的老百姓,公司的白領,機關的領導,他們都在一起,排隊,買豬油大餅。
在蘇州,且跟著吃貨走一走吧,肯定不虛此行的。
木瀆石家飯店
說的是木瀆老鎮老街上的那個老石家飯店,是蘇州人的最愛。經常會有蘇州人三五成群,不嫌路遠,結伴驅車,前往木瀆石家飯店去。
一進木瀆古鎮,撲面而來的是一條老街,更是一股久違了的親切的氣息,是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的氣韻。其實這種氣韻許多年來一直在我們心裡瀰漫著,結集著,終於,今天,我站到了這裡,和它零距離接觸,和它全方位融合。我們懷著的鄉裡鄉親的感覺,終於舒展開來,我們沿街而行。
木瀆古鎮
老街是古老的,屋簷上那些精緻的瓦片,腳底下那些沉靜的麻石,無不與我們意氣相投。隨著老街的延伸,我們還可以繼續往前走,我們可以在這裡流連忘返,只是,現在,我們停下來了,沒忘初心,我們是來吃的。
石家飯店,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了,在老街的中段,它既低調又熱烈,在那裡迎接我們。
木瀆老鎮老街上的老石家飯店,仍然保持著的質樸的淳真的鄉土氣息,一下子就燻醉了我們。
走進一樓的大廳,這裡如同從前我們熟悉的大食堂,老式的方桌和普通的凳子不疏不密恰到好處。一些穿著普通的客人正在吃飯,一些普通的服務員在工作,多半是些中年婦女,她們面色平和,不急不忙地穿梭在桌子與桌子之間,給客人上一盤盤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家常菜。
再往二樓上去,總以為這裡會有所包裝、有所變化了,可是上得樓來,才發現二樓也是大食堂式的大廳,與富麗堂皇沾不上邊,與高大上也不搭界,甚至沒有什麼新的感覺,仍然是一些普通的客人在吃飯,一些普通的服務員在工作。
我們坐下來點菜,然後開始品嘗。毫無疑問,在普普通通的店堂裡,和普普通通的客人一起,由普普通通的服務員端上來的看起來很普通的菜,那滋味那賣相,可是一點也不普通。
都知道能夠把海參魚翅做得好吃固然不簡單,要把青菜豆腐做得令人稱道恐怕也是不容易的。石家飯店的大師傅,端上他的石家醬方,會讓許多人一輩子難忘。記得那一天,我們到石家飯店吃飯的幾個人,有人平時不吃肥肉,有人有膽囊炎或者腸胃不好,卻都沒能抵禦得了醬方的誘惑,吃了個滿嘴流油,心滿意足。
也有味鮮美而不油膩的菜,清清爽爽,三蝦豆腐,用剛剛手剝出殼的蝦肉蝦子蝦腦,和豆腐一起燒,這豆腐可也不是一般的豆腐,那是靈巖山的僧人專門製作的,格外白淨細嫩。
趕緊舀一勺,小心燙嘴,可是,燙也好,不燙也好,顧不上了,那真是打嘴不放的了。
好像那個季節,斑魚還沒有長大,如果到秋天來,還能來品嘗到天下聞名的䰾肺湯。
䰾肺湯 圖片來自「哈醫大杏林杏壇的博客"
于右任題過:「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䰾肺湯。」原來在從前的時候,民國的時候,好多社會名流都來這裡吃飯呢,更早的時候,據說連乾隆皇帝也來過。只是,無論誰來,石家飯店永遠都是那麼樸素,永遠是那麼講究質量,這個品牌,是屬於所有人的。
所以,蘇州人專門跑出蘇州城,跑到郊區的飯店吃飯,值嗎?
值。
石家飯店早些年已經在木瀆鎮上開出了大而新的店,近些年,又在蘇州城裡開出了連鎖店,最洋氣最現代的金雞湖李公堤那裡,也有了石家飯店。只是,無論石家飯店開在什麼地方,石家菜的蘇州味道,是不會改變的。
陽澄湖大閘蟹
春天的時候,來了幾位北方的朋友,坐在蘇州的茶館裡喝茶,談說蘇州,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陽澄湖的大閘蟹,害得大家開始偷偷地咽唾沫了。他們是經常走南闖北的,蘇州來過不止一兩次了,只要在秋天來,都能吃到陽澄湖大閘蟹,吃過也不止一兩次了,但是其中有一個人有一點疑問一直在他的腦海裡,因為大家都說陽澄湖大閘蟹好,他卻不敢說出來,為什麼他感覺不怎麼樣呢?
直到去年秋天,他又來了,這一回不是在賓館飯店裡吃大閘蟹,他被領到陽澄湖裡的蓮花島上,吃了大閘蟹。所以他說,我這才知道什麼是陽澄湖大閘蟹。原來從前吃過的,都不是陽澄湖大閘蟹。
作為一個蘇州人,陽澄湖我當然是知道的,近距離接觸過,親近過,坐著快艇在湖上轉圈,水花在臉上飄飄點點。至於陽澄湖中的蓮花島,那也是頗有名氣的,是我嚮往已久卻一直未能去到的地方。有一次已經走在去往蓮花島的路上,走到一半,差不多快聽到湖的聲音了,卻忽然因為另有事情,中途返回了;還有一次,也已經約好了朋友去蓮花島吃螃蟹,結果朋友卻把飯局放在城裡的飯店裡了。一次一次與蓮花島擦肩而過,使蓮花島在我的心裡越來越神秘,誘惑也越來越大,忍不住向一個去過蓮花島的朋友打聽蓮花島,他說,蓮花島啊,除了你可以想像的湖光水影,農家風景,鮮魚土菜,還有一道風景煞是壯觀,家家有快艇,河面像街道,快艇來來往往,就像船開在街上,兩邊圍起來養蟹的圍欄,就像是城裡的高樓大廈。這道奇特的風景線,愈發地牽動了我的嚮往,我想,到今年秋天,我的這個願望應該實現了吧。想像著,秋風漸起天高氣爽的那一天,呼朋喚友去陽澄湖上的蓮花島品嘗陽澄湖大閘蟹。
大閘蟹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儘管有些陰雨,但大家情緒高漲,也顧不得先看看蓮花島上是怎麼綠蔭覆蓋,也來不及感受這世外桃源的氣韻和氣息,甚至沒想到先看一看那些養蟹的漁民正在幹什麼,我們就急急地直奔主題了。
且看端上桌來的蟹,只只體大肥碩,紅殼白肚,金爪黃毛,十肢矯健,如假包換。
不能客氣了,不能再等了,再客氣再等饞涎就要掉下來了,趕緊開吃吧。
那叫一個肥嫩鮮美,那叫一個膏膩黃香,從來都是能說會道的一幫文人,到哪裡一張嘴都是不肯停息下來的,且又喜歡形容,又習慣誇張,可是,到了大閘蟹面前,嘴巴不夠用了,詞語也不夠用了,實在是妙不可言,無語凝噎。
從前大家都認定,只要吃過了螃蟹,其他再好的菜餚都會索然無味,這真一點不假,真名副其實。
而我的嘴巴似乎更刁,因為從此以後,我幾乎很少再吃別種的蟹。享用過蓮花島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以後,真的很難再對別的蟹移情別戀,這種對於正宗陽澄湖蟹的一蟹定終身的感情,雖然有些偏執,更有些狹隘,但卻是作為一個蘇州吃貨的不變的堅守。
藏書羊肉
秋天快過去了,冬天來了,蘇州郊區藏書鄉的農民就到蘇州城裡來開羊肉店了。他們在蘇州的大街小巷租一間舊的房子,門面都是沿街的,店堂裡放幾張舊的方桌和一些長條板凳,靠門的地方也有一張桌子的,桌子上有一個碗櫥,裡邊是燒熟的羊肉,羊雜碎,有紅燒的,也有白燒的,還有羊腰子這樣的東西。凍羊羔是比較貴的,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它也能凍起來,凍成方方整整的一塊,刀切下了去,也仍然是方方整整的。桌子上還有一塊砧板,是用來切羊肉的,砧板很厚,上面有一層油膩,用刀刮一刮,可以刮下很多的,但是他們一般也不去刮它的。一隻很大的木桶坐在爐子上,總是熱氣騰騰的,有的人買一份羊肉或者羊雜碎,要加兩次湯,還有的人要加三次湯,所以羊肉湯一定會保證好的。旁邊的碗裡有一碗碧綠生青的大蒜,切碎的,吃羊湯的人可以自己動手抓大蒜的,也有的人不吃大蒜,但是一些吃大蒜的人總是說,喝羊湯不放大蒜怎麼吃法?每一張方桌上都有辣椒和鹽,也都是由吃羊肉湯的人自己放的。在大冷的天氣裡,人在外面走路,凍得縮縮抖,走進羊肉店,喝一碗羊湯,就暖和了,心情也會好起來,精神也煥發了,走出去的時候,就像換了一個人。
羊在鄉下的羊圈裡養著,到了時候,就把它們拉出來殺了。家裡的人把剛剛殺死的羊裝在蛇皮袋裡,坐中巴車,把羊送上來,在店堂後面的灶屋裡,他們把羊肉燒熟了,就拿出來賣。羊肉是新鮮的,不是冷凍肉,經常吃羊肉喝羊肉湯的人一吃就能吃出來的,所以到秋天的時候,羊肉店開出來,生意十分的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羊肉,甘,苦,大熱,無毒,可以醫治很多病的。從前在中藥裡邊,用羊肉做主料的藥方也是很多的。
藏書羊肉
這樣的生意可以維持幾個月,等寒冷的冬天過去,開春了,不等到春暖花開,他們就要關門回家了。這個房子就由東家收回去,再租給別的人開其他的店,一般人家只能開到十月份,那時候,羊肉店又要來了。
每年到那個時節,某個農民就會到街面上租房子,他就從農民成了一個臨時的老闆,香噴噴的羊肉味道飄到街上,會有很多蘇州人進來,喊道:羊湯,羊肉,羊雜碎。生意是很好的,天越冷,生意越好。
這位臨時老闆如果是年輕的,那麼可以想見他的父輩爺爺輩早就在蘇州城裡做羊肉生意了,也許這個店面都是他父親或爺爺都租過的,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蘇州的城市建設變化很大,冬天的羊肉店一定也是隨著搬遷又搬遷的。只是無論它搬遷到什麼地方,總是有人進來吃羊肉喝羊湯的。
羊肉店的店面不能算是新租的,但也不能算是常租的,它是季節性的。現在蘇州羊肉的店已經開到其他地方去了,上海有,南京也有,但是在其他地方吃蘇州羊肉,吃不出蘇州的味道,這也不能算是奇怪的事情,畢竟水也不一樣,火也不一樣,環境也不一樣,吃的人也不一樣嘛。
羊肉店一般在晚上的生意要比白天更好,蘇州人喜歡夜裡甚至是很深的夜裡出來吃羊湯。他們夜裡在街上行走,看到羊肉店,會有回家的感覺,很溫馨的。他們會停下腳步,或者從自行車上下來,或者從小汽車裡鑽出來,走進店堂去,一碗很便宜的熱騰騰的鮮脫眉毛卻一點兒也不羶的羊湯下肚,真是賽過神仙日子。
本期編輯 彭煒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