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倒貼的習俗起源於哪個朝(福字倒貼的由來)
2023-10-19 06:41:25 1
文∕蕭家老大
「福」字在國人心目中是一個極吉祥的字。中國的「福」字觀念起源甚早,春節掛「福」字也由來己久了。
《說文》曰:「福,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很明顯,「福」就是順,無所不順就是「福」。
字都是正寫為順,「福」字也不例外。可春節時,為什麼要將「福」字倒貼呢?豈不是與「百順」的意思相反嗎?這一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倒貼「福」字反而福至的由來,傳說有二。
一說,春節倒貼「福」字來源於明初,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
話說恭親王府過除夕,因家丁不識字,把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眼看要大禍臨頭,所幸王府管家伶牙利齒,能言善辯,且與人為善。忙對王爺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的諧音)了,此乃吉慶之兆。」因此,家丁不但未受責罰,反而得到重賞。從此,就留下了「福」字倒貼的習慣。
總而言之,不管是什麼原因,除夕「福」字倒貼,讀起來便是「福到了」的諧音,預示著一年都會順得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