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山上野果子可以煲湯(汁液黃色價值很高人稱)
2023-05-03 02:01:58
說起「黃鱔」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印象中的黃鱔,如同水蛇一般,很多膽小的人想起它就害怕。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它的味道,經過加工的黃鱔,真的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不過今天要說黃鱔,它是一種植物,而且生長在水溝裡。小時候在村口的水溝玩耍,看到不同的水草植物,都會好奇的採摘、揉搓。印象中的「黃鱔草」,它真的很特別,所有潮溼的水源邊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最為神奇的是,連根拔起的黃鱔草,它的根莖和葉子,用力在手中揉碎後,居然會流出黃色的汁液,再加上它生活在水中的泥巴裡,滿手都是髒兮兮的。仔細看,手上的痕跡,如同玩黃鱔後留下的印記一般,因此老人將它叫做「黃鱔草」。
上高中後,帶著好奇查詢了關於「黃鱔草」的信息。才發現,原來的學名並非如此,確切的說它叫溪黃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屬於香茶菜屬。因為內含黃色汁液,還有很多不同的別名:土黃連、黃泥巴、黃汁草等等。
了解一種植物,當然得要從形態開始入手
多生長在溪邊、灌叢等潮溼地區,溪黃草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只要是海拔1500以下,它都能生長。因南方地區相對潮溼,所以溪黃草的分布更廣泛。單從外觀來看,它的葉子和薄荷很類似,但沒有濃烈的味道。
溪黃草的根莖粗壯且肥大,呈疙瘩狀。它的莖直立,長勢良好的情況下,可高達兩米左右,比成年人的身高還壯觀。葉片上微小的絨毛,皮膚易過敏的小夥伴,最好謹慎觸摸。
跟其他植物一樣,溪黃草也會開花結果。每年的八九月份,它也會進入開花和結果的階段。只是大家把目光聚焦在它「汁水」充盈這件事上,從而忽略了它的花果。
若是在戶外發現了這種神奇的植物,可以保持童心,把它放在手裡揉搓,體驗不一樣的感受。在很多人看來,溪黃草真的很髒,滿身黃色的汁液,想想都「毛骨悚然」。但其實它的價值,和它粗糙的外觀,形成鮮明對比。
溪黃草的價值,值得更多人了解
1、食用價值
冬去春來,溪黃草再次發芽生長。誰能想到,就是這些鮮嫩的幼苗,可以用來煲湯、炒菜呢。很多人有吃野菜的習慣,而溪黃草就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採挖時要格外小心,最好不要破壞其根莖。據說,溪黃草的營養,全部在它的黃色汁水裡。
2、藥用價值
前文有提過,很多地區把溪黃草稱之為「土黃連」,可想而知它的藥用價值,也是值得肯定的。中醫上,溪黃草全草都能入藥,有清熱利溼和涼血散瘀的功效。同時,對急性肝炎、膽囊炎也有很好的效果。若是跌打損傷的話,可直接將新鮮的溪黃草搗碎敷於患處,很快就能消腫。
想不到,看起來不起眼的植物,居然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溪黃草的利用價值更高。單單是在藥用方面,就研發了十幾種相關的藥品。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關於溪黃草的藥用產品,幫助更多人遠離疾病,擁有健康的身體。
說起煲湯,廣東人最在行。其實很早之前,當地人就發現了溪黃草的營養價值,就已經讓它進入餐桌。至於如何搭配食材,每家每戶的口味不同,可自行搭配喜歡的食材。不管是跟鯽魚、豬肝,都是不錯的搭配,有了溪黃草的加入,煲出來的湯不僅口感好,而且顏色也很漂亮。
說到這裡,很多人對這種叫做「黃鱔草」的植物,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說不定之前,已經在戶外的水邊發現過它的存在,只是不熟悉它的名字而錯過。下次,想要快速的找到並且辨別溪黃草,最好的方式就是現場實驗,百試百靈。
既然知道溪黃草會流汁水,那就採摘新鮮的莖葉,看看它是否導致滿手都是黃色汁水。如此簡單的方法,就能幫助大家認識溪黃草。據說,這種方法很實用,幾乎沒有出過錯。
溫馨建議:平時工作忙碌,經常加班熬夜的辦公族,以及脾氣不太好,肝火旺盛的小夥伴。完全可以採摘新鮮的溪黃草煲湯,堅持多喝幾天,相信肝臟不好的症狀,都會慢慢得到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