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bot(人機大戰幾時休)
2023-05-15 20:45:32 1
在《銀翼殺手》中,人類懶惰的本性驅使其創造出AI人工智慧仿生人,充當奴隸,服務人類,開始與人類共存於世界。
在如今的賽博世界裡,出現了永不消亡,持續存在的人工智慧,它就是搶鞋BOT,有球鞋的地方,就有球鞋機器人。
#人機大戰的起源
80後炒房,90後炒幣,95後炒鞋,這在當今社會的經濟環境中早已是常態。當社會中流砥柱的70、80後痛批炒作一個消耗品這種愚蠢行為時,真正的鞋圈玩家笑而不語,只管悶聲發大財。
炒鞋的熱潮讓人見識了這個瘋狂的社會,無論是拳王爭霸,還是賣身換鞋,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一雙發售價1299的鞋。
當一些潮流小夥們還天真的以為靠意志力排隊,或者靠鬧鐘官網蹲點能夠買到心儀的鞋時。專家們已經告訴你,官方發售,有你們這些散戶什麼事。
球鞋BOT早已無視天氣,無視時間,橫掃貨架。你那每秒刷新一下頁面的手速,遠比不上機器人一秒數千次的數據發送。前有SNKRS幾十萬BOT一同上跑道,後有Nike自家出內鬼,高管兒子用BOT掃貨。
沒有人知道BOT誕生的準確日期,BOT的誕生可能是為了搶一張演唱會門票,為了買過年回家的機票和火車票。當炒鞋熱潮如洪水猛獸般襲來時,BOT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了鞋圈。
早在2013年,炒鞋氛圍還沒那麼濃重的情況下,BOT已經橫空出世。PUMA與著名雜誌Sneaker Freaker推出的聯名鯊魚系列,採用鯊魚皮製作,在全美掀起搶購熱潮,然而當人們準時登陸網站準備開搶時,卻發現早已售罄。
更令人詫異的是,在發售前數日,EBAY早已上架數雙鯊魚,定價是發售價130美元的十倍。這次事件讓鞋頭第一次見識到BOT的威力,一扇新世界大門就此打開。
僅僅一年後,想要搶到首發鞋,不靠BOT已經獨木難支。BOT的形式已經從一開始簡單的網頁插件,進化到了功能強大的客戶端,省去了登陸發售界面的過程,直接對後臺數據進行每秒千次的刷新搶購。
著名的BOT YEEZY事件或許是一個分水嶺,當時YEEZY 350 V2發布,一個名為 RSVP KINGZ 的帳號在 Twitter 上發聲,表示發售的 Yeezy 350 Boost V2他搶下了 1900 雙。
此消息一出讓整個鞋圈為之顫抖,也是從這時開始,普通人的力量看似已難和科技抗衡。
#華人之光
球鞋文化和球鞋BOT都是美國飄往大陸的舶來品。炒鞋文化在國內稍有波瀾的階段,BOT因語言和社群等阻礙還未成氣候。
直到2018年,一位Supreme鐵粉程式設計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短短幾年時間,實現了超英趕美。
這位網名為Dub-J的程式設計師,在油管上科普並免費發放自己製作的BOT,並為其起了一個霸氣且富有俠客精神的名字——倚天屠龍。
當時的Supreme還是全員瘋搶的單品,經常關注潮流的朋友一定知道Supreme11.8慘案。在Sup2018冬季搶購中,無數BOT紛紛落馬,而倚天屠龍卻連掃多單,獨步江湖。就連國外的BOT人們也被其領先一個版本的科技折服。
在獲得大批國內外粉絲關注後,Dub-J開啟了BOT的商業化道路,建立粉絲群,收取VIP費用。
由於只需簡單的付錢下載使用,倚天屠龍馬上超出了程式設計師的可控範圍,甚至被國外盜版。
這時,另一名中國科學家跳了出來,這位就是鞋圈一代傳奇人物,Mike Li。Mike本與Dub-J一起奮鬥打造出中國BOT的輝煌。
然而因內部經濟糾紛,19年兩人分道揚鑣。隨後Mike與Dub-J手下的另外兩人重新組建了新團隊MEK,而MEK日後成為了華人BOT的神。
要說Mike的成名戰,那得數19年Supreme施華洛世奇的發售。開售2.9秒就被一搶而空,各路潮人哀鴻遍野,只有Mike笑傲江湖。
如今,他們的BOT事業早已經成了潮流圈神秘的財富密碼,二人遠渡重洋將BOT帶給國人,不忘報效祖國。連外國人也不得不佩服國人的專研精神,可謂科技興國之棟梁。
#不炒鞋炒BOT?
有需求的地方便有炒賣,潮人們追球限量球鞋,黃牛炒賣球鞋。如今BOT異軍突起,打敗BOT,只能靠更強的BOT。許多幻想著靠BOT搶鞋的韭菜們,也紛紛開始砸錢買BOT。
如今市面上的BOT質量參差不齊,小到某寶幾塊錢的SNKRS監控,大到數萬刀的客戶端應有盡有。
當然便宜沒好貨,你圖省錢購買的便宜BOT,也許最後是一個4399小遊戲的連結。
想要入股BOT,發家致富,其成本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首先說金錢成本,大部分的高級BOT價格都在200-1500美元不等,這還不算每個月的維護費用,可能高達500美元。
拿MEK來說,該BOT二級市場的價格長期在700-1000刀左右,在加上幾百刀的維護費用,光是配備一個BOT你就需要上萬元的支出。更別說市面上還存在更貴的BOT,比如龍BOT已經有老哥花費15萬左右。
為了獲取發售信息,代理折扣等諮詢,每個月還的花費50-100美元不等。有的BOT使用的抽籤帳號,每個1-2元不等,靠人海戰術堆中籤率的BOT,真是應了某些老大哥的名言,沒個1000萬流動資金不要炒鞋。
國內也有類似售賣信息的團隊,比如球鞋發售的監控群,有些入群費在 200 元上下,大部分時間裡,是會有專人在群裡公布球鞋補貨、突擊發售的信息。
其次是你的時間成本,用BOT的網站大部分是國外網站,北京時間半夜突襲是常態,你得保證每天既要學習上班,還要熬夜監控BOT搶鞋,做到鬧鐘一響立馬起床開衝,沒有鐵腎鐵肝一般人是折騰不起的。
你還要保證你的網速,不然別人BOT掃完貨了,你還沒上跑道。同時你還要學好英語,大部分BOT都是國外軟體,你不能每個詞都靠谷歌翻譯。
以上都做到了,你就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畢竟很有可能你10幾萬花出去了,最後血本無歸。更何況,當你使用了BOT,你也成為了破壞鞋圈環境的一份子。
#BOT摧殘下的鞋圈
在BOT的肆意橫行下,鞋圈市場早已亂象重生。
面對BOT,Nike與Adidas有著不同的態度。Nike受BOT影響最大的事件得數15年AJ1芝加哥復刻的發售,因湧入了大量機器人,導致官方取消了這次發售。Nike在意識到BOT對市場的擾亂後,開始大力推行SNKRS APP。
同時還運用DAN、LEO、PASS、FLOW等四種抽籤引擎,以保證公平性,然而BOT依舊佔領抽籤名額,導致大部分人臨近抽籤時根本進不去發售頁面。
儘管BOT如此猖獗,Nike官方的態度依舊是不管不顧,對於Nike來說,BOT更像是一個營銷手段,販子不過是他們的經銷商。
Nike最怕的不是BOT包場,鞋販瘋搶,而是鞋子賣不出去,畢竟鞋子賣誰不是賣,相反BOT還把人氣給帶過來了,倒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Adidas雖然也為BOT重災區,但從YEEZY誕生之日起,官方便一直推出反BOT機制,Adidas抵禦BOT的機制何其兇狠,有時候連活人也「盾」,還打算在Confirmed上運用人臉識別機制。先不說效果如何,起碼態度是告訴大家公平是有保證的。
但最後,廠商終歸是廠商,賺到錢才是根本,反BOT永遠不會是Nike和Adidas的首要目標。
自古以來人類與AI智能的鬥爭,永遠以失敗結尾。球鞋BOT搶鞋,很可能是機器人吊打人類的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就是BOT自己穿鞋上街。
杜絕球鞋BOT的方法,最有效的莫過於將其列為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去年有團隊因製作售賣BOT被抓判刑,但這是由被害方起訴追責,如果無人追責,那似乎開發、使用、銷售BOT搶購球鞋,就可以一直遊走在法律邊緣。
當然,採取實名制購買球鞋,也是一項不錯的措施。唯一的隱患在於當今網絡環境大量盜取個人身份信息,販子們能通過某些途徑得到其他人的真實信息加以利用。
在這些措施未實施前,販子們依舊處心積慮靠BOT掃貨,土豪們依舊靠BOT弄來自己心儀的球鞋,而散人們除了加價,別無他法。只要BOT存在的一天,球鞋市場便無法平靜。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養成理性的消費理念,保持良好的心態。只要自己不用BOT不跟風炒球鞋,那BOT販子們到手的必然是倒閉款。
以前排隊買鞋,偶遇前面兄弟也是喜歡球鞋的同道中人,可以聊上一下午,結交Sneaker摯友,連排隊文化都是街頭的一番風景。如今的球鞋不過像是用於賭博的玩物,炒賣成了眾人眼中的唯一樂趣,賺得盆滿缽滿才是第一要義。
但紙醉金迷的社會裡,哪個人不需要玩物呢?可能是古玩,可能是豪宅,只不過現在輪到球鞋罷了。只要球鞋不死,投機便不止,而球鞋BOT,亦永無止境。
所以仿生黃牛會夢見電子韭菜嗎?
願理性消費,熱愛不死。
你有親身參與過人機大戰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