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蒸面的利潤如何(創業100一己之力帶火一條美食街)
2023-05-15 15:56:19 1
自6月5日,黃亞紅在首屆「安康蒸面」大賽中殺出重圍,一舉奪魁後,生意是更上一層樓,甚至出現「一面難求」的局面,幾乎每天早晨「紅紅蒸面」店門前都會排起長隊,來不及排隊的顧客們只有選擇附近餐館,就近用餐,所以江北晏臺市場這條清冷的美食街頓時煙火氣十足。
除了一家直營店之外,還有9個加盟店,兩個培訓學校,其中一個正在籌備中,一年營業額超百萬,黃亞紅因能幹、漂亮的特質,被顧客冠以「蒸面西施」的外號。
10月20日,華商報-二三裡資訊記者在」多藝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見到正在開會的黃亞紅,她忙完手頭工作,熱情地為記者介紹:「我們培訓學校都是免費教學,由漢濱區人社局扶持,50歲以下的學員可以過來學習做小吃,目前學生有100多名,也有學習時間短,單品收費的,另外一個培訓學校還在籌備中。」
記者發現,培訓班內容很豐富,包含安康大部分小吃:蒸面、酸菜牛肉米線、肉夾饃、蒸菜、滷菜、中式面點等,學員一般學習周期為40天到一個月,培訓結束後大部分學員都會開起夫妻店。
隨後,記者跟隨黃亞紅來到晏臺市場的」紅紅蒸面「店,她拿起真空包裝的蒸面說:「很多人吃了我家的蒸面,覺得好吃還會帶回去寄給外地的親朋好友,反響還挺好的,這樣的包裝能讓在外地的安康人吃到家鄉的味道,也方便把安康的美食推往全國。」
一個30平米的小店面,一天要售出1300餘份蒸面,每天凌晨4點開始忙碌,直到下午4點才能歇會兒,黃亞紅戲稱自己吃多少都胖不了,每天根本閒不下來。
回憶起2004年在西安創業的時候,黃亞紅說:「我開的第一個店是聯通營業廳,在火車站附近,經營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地方辦手機卡的人很少,附近吃飯的人有很多,於是我轉變思路開了一家小餐館,因為之前有在酒店打工的經驗,所以很快生意就好起來。」
這家小餐館一開就是七年時間,火車站附近南來的北往的人很多,但凡顧客叫的出名字的小吃,黃亞紅幾乎都能做的出來,加之味道比附近小吃店好,她很快積累了原始資金。
2010年她回到家鄉安康,開起自己第一個蒸麵店,因味道好、生意好,不斷有人來加盟和學習手藝,11年過去,黃亞紅教過的學徒有上千人,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也讓她在日積月累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做生意還得眼勤、手勤、心勤、腦勤。」黃亞紅分享起自己的創業經驗,她說:「做生意得頭腦靈活,比如我賣蒸面,遇到工地來的顧客,我就把蒸面分量給多點,告訴他稀飯免費喝,遇到年輕的顧客,就得更注重味道,遇到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就要主動上前提供幫助,遇到小孩幫家長買飯的,要給她裝整齊,不要讓她回去被家長責怪。」
最後,面對記者的鏡頭,黃亞紅也談到了創業的不易:「大部分生意都會分淡季和旺季,旺季要忙的起,淡季要坐得住,不要因為一時生意不太好就放棄,只有扛得住壓力才能把小生意做大!」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