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著活火爐吃西瓜前一句(圍著火爐吃西瓜)
2023-05-21 20:59:33 1
最近你要去菜場,就會發現賣蘆穄的攤位少了,數量也不多。有顧客詢問原因,買主就會說:賣相好的都進了蘆穄填了。填過的蘆穄,色澤、滋味和剛從地裡割下來的一樣,到了春節前後,一段填蘆穄相當於現在一根的價錢吶!
填蘆穄
蘆穄是崇明的名優土特產,初夏起三茬蘆穄先後成熟直吃到晚秋,到了寒冬臘月乃至新春佳節裡,還可飽飽口福,吃的就是色味不變的填蘆穄。
填蘆穄難,填出質量好的蘆穄更難,弄不好蘆穄「醉脫」,變質變味沒有了誘人的甜味。
霜降過後,天氣轉冷,初霜出現,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這時蘆穄已長得老透,可以填了。
先是選擇蘆穄:應是粗長挺直、不蛀不斷的,還須梢上長出兩三個「二條頭」的。二條頭,指葉腋裡生出的側芽,是蘆穄老透了的標誌。
近年冬日,多見旅遊景點上,賣蘆穄的一到,遊客如發現新大陸般擁過去,邊吃邊喊「爽」,笑謂冬天裡吃蘆穄,與圍著火爐吃西瓜一樣有意思,有說比吃冰激凌還過癮,還有的問臘月裡怎麼會有新鮮蘆穄,當聽說這是填蘆穄時,南腔北調追問「什麼叫填蘆穄」「怎樣填蘆穄」。
因為蘆穄有節又甜,甜甜蜜蜜節節高,寓意吉祥;再者過年了闔門團聚,讓在外的親人同享家鄉美食;又新春佳節親友往來多,正可用來待客、饋贈。
崇明人習慣,蘆穄填在春節前起底,小年夜或年三十,老小出動,拔出全部蘆穄,揩抹乾淨,扳成節頭,裝進竹籃。春節裡當年貨享用,城鎮親友光臨拜年時,捧出來待客,客人必眉開眼笑說:「稀貨,稀貨,勝過香梨紅富士!」
作者:陸茂清
編輯:李琳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