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除了清蒸正確吃法(只會清蒸是不夠的)
2023-05-08 19:34:11 1
秋天談吃,總繞不開大閘蟹。實際上,除了蟹黃蟹膏最肥美的農曆9~10月,在蟹季前後還能通過不同組合解鎖更多食蟹方式。以下12種大閘蟹的食用方式,讓你從蟹季前裹著金黃麵糊的鮮嫩六月黃,吃到蟹季後餘味悠長的醉蟹。用花式蟹料理,延長今秋短暫的蟹季。
禿黃油
大閘蟹 ✕ 素油
「一口吃盡蟹黃蟹膏。「
將大閘蟹吃到極致的方法,大概就是禿黃油了。將蟹膏、蟹黃濃縮至一小罐,每一勺都能吃到大閘蟹的精華。
熬製時,用素油替代容易膩口的豬油,成品蟹味更純粹。經典的吃法是拿它拌米飯或白面,蟹的鮮美呼之欲出,餘味悠長。
蟹釀橙
大閘蟹 ✕ 橙子
「宋朝傳下的國宴名菜。「
從宋朝宮廷宴席到杭州G20峰會晚宴,菜單裡都能找到這道杭州名菜,將大閘蟹以極致風雅的形式呈現在賓客面前。蟹釀橙的亮點在於風味的層次。蟹黃和蟹膏濃鬱綿密,蟹肉鮮甜緊實,再加上酸甜的橙汁、芳香的橙皮和花雕酒,一道菜就能嘗出古人的生活美學。
蟹粉兩面黃
大閘蟹 ✕ 麵條
「蘇州人的蟹味乾脆麵。「
螃蟹還未長肥的時候,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蟹粉,嗜好吃麵的蘇州人自然免不了將蟹粉與麵條組合在一起。其中,形如大號乾脆麵的兩面黃總能第一時間吸引我的注意力。
以蟹黃入菜,是性價比的賞蟹方式。兩面黃確實有著類似乾脆麵的口感。製作時將麵餅炸成金黃的圓盤模樣,再蓋一勺炒好的蟹粉澆頭,等到麵條吸足了湯汁再食用,才能解鎖香脆鮮美兼具的風味。
蟹粉豆腐
大閘蟹 ✕ 豆腐
「親民下飯的家常美味。「
另一道用蟹粉炒制的經典菜。普通的家常豆腐,在蟹粉蟹黃的加持下,無論口感和口味都有了質的提升。比起濃鬱精貴的禿黃油,用蟹黃豆腐拌飯,不僅家常,吃完人也清爽,因而總能成為餐廳裡的人氣菜品。
蟹黃粉皮
大閘蟹 ✕ 粉皮
「螃蟹之鄉的家常土菜。「
「近水泰州先得蟹」,雖然陽澄湖大閘蟹聲名遠揚,但最大的螃蟹原產地和交易市場實際上都在泰州。跟著泰州人吃蟹,基本錯不了。
泰州盛產大閘蟹,能把螃蟹吃出花。這道傳統的蟹菜看似簡單鄉土,卻能讓螃蟹的鮮味更上一層樓。少許蟹粉加蒜葉和綠豆粉皮,一同炒出香濃的湯汁,吸收了高湯精華的粉皮口感軟滑,是1 1>2的巧妙搭配。
面拖蟹
大閘蟹 ✕ 毛豆
「蟹季前的解饞優選。「
這是江南傳統的媽媽菜,在大閘蟹成熟前,未成年版的「六月黃」最適合拿來入菜。六月黃殼軟肉嫩,用麵糊包裹油炸後,跟毛豆同鍋烹熟,會呈獻大閘蟹的別樣風味。
面拖蟹不僅物美價廉,跟螃蟹一起煮的毛豆和炸香的麵糊也成了下飯神器,無蟹也鮮,足以讓人提前過蟹癮。
醉蟹
大閘蟹 ✕ 黃酒
「噸噸噸噸噸噸……「
以酒醃蟹,不僅能存住四季的鮮味,酒精和香料的浸染,也為大閘蟹增添了曼妙的風味。如今除了江南傳統的生醉蟹,北方也開始流行蒸熟後醉制的熟醉蟹。
經過時間的沉澱,流淌著黃酒香氣的醉蟹更能體會到蟹的肥美。蟹肉回味甘甜,膏黃脂香醇厚,滋味不比大閘蟹差。
砂鍋焗蟹
大閘蟹 ✕ 洋蔥
「北菜南做,保溫又保鮮。「
用砂鍋做菜的優勢在於保持溫度,很適合南方深秋的天氣。這種做法最早流行於北方,將海蟹斬件後跟洋蔥、蒜頭和海鮮醬一起生炒後,再放入砂鍋燉煮。用來料理南方的河蟹,則可以省去醬汁入味的部分,簡化成生焗的方式,直接將湯汁鎖進蟹殼裡,便足夠鮮美了。
香酥蟹鬥
大閘蟹 ✕ 芝士
「中西結合的風雅蟹味。「
最早的蟹鬥曾是蘇州名菜,為了免去外賓在宴席上拆蟹的麻煩,廚師便將拆好的蟹肉蟹粉放進蟹殼,將蛋清打發成雪白蛋泡點綴在頂部,是文人鍾愛的風雅吃法。如今這道功夫菜衍生出許多新鮮做法,比如將蟹肉炸至酥脆後覆上芝士,烤出焦黃誘人的斑點,便是一道中西結合的新式蟹鬥。
蟹黃湯包
大閘蟹 ✕ 雞湯
「鮮上加鮮,湯包Plus。「
蟹鬥模樣討喜,但拆好的螃蟹更常見的食用方式,當屬一口爆汁的蟹黃湯包。將豬骨雞湯凝成肉凍,和現拆的蟹粉一同入餡。蒸熟後肉凍恢復至液體,包裹在吹彈可破的麵皮底下。趁熱輕輕提起,從咬破的小口裡吸一口加入了蟹黃的高湯,鮮掉眉毛。
汆大甲
大閘蟹 ✕ 油條
「老北京食蟹的講究。「
圖片裡展示的是家中自製版本。
汆大甲曾是北京正陽樓裡的蟹宴名菜,梁實秋曾評價「這是螃蟹、烤肉之後唯一壓得住陣腳的湯」。大甲指的是大閘蟹的螯,將蟹肉剝出後在高湯裡一汆,加香菜、胡椒和點睛的回鍋老油條,通常是蟹宴裡最後一道菜。以蒸蟹始,以大甲湯終,前後照應,可以說,這碗汆大甲亦代表著老北京食蟹的講究。
蒸蟹
落單的大閘蟹
「金秋蟹季的『獨孤一蒸』。「
看完大閘蟹的11種做法,清蒸依舊是許多人心中無可替代的吃蟹方式。到了大閘蟹最肥美的時候,蟹膏蟹黃獨有的質感蒸熟後會透出一種奇香,無需任何調料就能吃出鮮味。蒸也是辨別螃蟹好壞最直接的方式。除了著名的陽澄湖大閘蟹,產自泰州興化的紅膏大閘蟹膏紅肉鮮,味道更醇厚。
秋天的第一隻大閘蟹,你打算怎麼吃?
#秋日生活打卡季##頭條創作挑戰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