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無錫美食(火爆整個江蘇省的10道無錫當地美食)
2023-04-25 18:26:12 3
江蘇,魚米之鄉,人文鼎盛。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養育了一方人,也衍生出自己的獨特菜系——蘇菜。
蘇菜風味獨特,濃而不膩,淡而不薄,即使從沒接觸過蘇菜的人也能輕易接受,這就是蘇菜的魅力。
在美食佔半邊天的江蘇,吃什麼永遠不是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江蘇的十大美食吧!
說到小籠包,就不得不提到無錫了。
無錫小籠包可以說完美繼承了錫幫菜「甜出頭,鹹收口」的特色。不同於上海或開封的小籠包,無錫的小籠包可一點也不小,它的個頭足足有其他地區小籠包的兩倍大!
一個優秀的無錫小籠包,必須做到外皮晶瑩透明,翻轉不破。提起饅頭尖,明顯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能通過半透明的外皮,清楚地看見裡面褐色的湯汁。
皮薄肉厚的小籠包
吃小籠包也大有講究,先在小籠包表皮咬開一個小口,湯汁隨之汩汩湧出,入口是強烈的鮮甜,加入大量糖的湯汁並沒有喧賓奪主,反而提升了鮮味,一口下去讓人大呼過癮!
緊接著是肉餡和包子皮的專場,一個肉餡足有桌球大小,全部由純肉製成,可見用料之足。配合著表皮一起食用,不會覺得過於鹹到齁嗓子,回味只有滿滿的鮮與甜。
皮薄肉厚的小籠包
許多外地遊客帶著懷疑的態度來嘗無錫的甜口小籠包,最後卻總能被這一口「甜」俘獲。小籠包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招牌之一。
02 拌餛飩既然上面說到小籠包,就不得不提在無錫幾乎與它「捆綁出售」的拌餛飩。
其實無錫的餛飩分兩種,一種帶湯,一種幹拌。這裡要推薦的是幹拌的,因為這種吃法,出了無錫,絕無二家。
拌餛飩是「濃油赤醬」的集大成者,並且不少吃過的人發現,拌餛飩總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其實秘訣就是加入了豬油,動物油的加入讓餛飩的味道更醇厚。幾大勺白糖,一勺豬油,一勺生抽,一把蔥末,拌餛飩的底料就完成了。
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最簡單的食材碰撞出的卻是極致的美味。
美味的拌餛飩
拿到拌餛飩後,拿勺子攪拌均勻,讓每一隻餛飩浸潤到底料。
入口依舊是分明的甜,但完全不會突兀,有的只是甜鹹的完美結合。開洋鮮肉的餛飩餡吃起來非常紮實,開洋的加入提升了餡料的口感。
也難怪吃過無錫拌餛飩的人,一直對這味道難以忘懷。
03 玉蘭餅這是一個神奇的糕點,也是無錫獨有的美食。
乍一看,黃色外皮,圓形身材,毫無特點,但吃起來卻大有乾坤。一口咬下去,先感受到的是糯米脆皮的脆,接著是裡面軟糯米的韌和甘甜。
被打開天窗的玉蘭餅,湯汁從裡面流出,但並沒有小籠包那麼多,畢竟湯汁不是玉蘭餅的重頭戲。鹹肉餡和微甜糯米的搭配,才是玉蘭餅的驚豔之處。
獨特的玉蘭餅
玉蘭餅的肉餡是很紮實的精肉,比小籠包的肉餡更有嚼勁,小小一個卻讓人十分滿足。
配合著內壁吸滿湯汁的糯米外皮,趁熱吃完,糯米的香甜和肉餡的鮮美在氤氳在唇齒間。
玉蘭餅用實力證明了,鹹甜不是黑料理,完美的比例往往能給普通的食物錦上添花。
04 梅花糕梅花糕是許多人記憶裡的味道,人們不單單被它特殊的外表吸引,還鍾情於軟糯細膩的口感。每當看見那熟悉的蜂窩狀的煤爐,都會忍不住駐足買上一個。
梅花糕歷史悠久,光這個名字,都是乾隆下江南時御賜。江蘇許多城市都有售賣,餡料也十分豐富,芝麻餡、豆沙餡,現在還有改良創新的水果餡、肉餡,都十分值得一試。
通常現做現賣的梅花糕,總能讓人吃上一口熱乎新鮮的。製作時一邊轉動模具,一邊倒入麵漿,使麵漿掛在模具內壁上,空氣中瞬間瀰漫著迷人的香味。
在麵漿凝固成薄薄一層這個臨界點,注入餡料,並在上面撒上糯米小圓子、瓜子仁、紅糖、芝麻等。豐富的顏色讓人看著也很有食慾。
香甜的梅花糕
剛剛出爐的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膩,回味著是紅糖的香甜,與最上層的糯米小圓子相得益彰。接著是滾燙的內陷,豆沙、芝麻甜的細膩,肉餡則鹹的恰到好處。最後咬一口筋道的糕皮,回味無窮。
05 糖芋頭如果要說糖水甜品只有廣州,江蘇人民可能要抗議了。
糖芋頭就是這麼一道江蘇地區的傳統名點。芋頭一般選用圓圓的小芋頭,把它放進煮開的紅糖水中熬煮。芋頭不久就吸滿了紅糖水,會呈現淡淡的紅色。
此時的芋頭軟糯適中,浸潤的紅糖水使它口感變得微甜。再撒上一把幹桂花,更是香氣撲鼻。
江蘇的糖水——糖芋頭
如若是冬天,趁著熱氣,再喝一口紅糖水,暖暖的很舒適。如若是夏天,就放涼了再吃,清爽甘甜的糖芋頭,能緩解夏日的燥熱,帶來一絲涼意。
06 肉釀麵筋無錫人的肉釀麵筋不同於普通的清水油麵筋,而是直接把肉餡塞了進去。有肥有瘦的豬肉,剁碎後塞入清水油麵筋中,再用紅燒的做法烹飪。
清水油麵筋本身就帶著油炸的香氣,紅燒的做法又給它賦予了濃厚的味道,再配上肉餡的鮮美,鮮香四溢。這道菜可是無錫人過年桌上必不可少的,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紅燒肉釀麵筋
07 梁溪脆鱔江蘇每個地方都有一道與鱔魚有關的菜,但梁溪脆鱔,卻不同於普通做法的口感。
經過兩次復炸的鱔魚絲變得香脆可口,經過勾芡的醬汁酸甜開胃,灑在炸過的鱔魚絲上竟也不會使其變軟。裝盆時,架空高聳,再輔以蔥絲點綴,遠看好像一座小小的寶塔。
外觀呈現深褐色,油亮發光,吃起來鬆脆、酸甜,獨具風味。
精緻的脆鱔
08 無錫醬排骨無錫醬排骨名聲在外,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幾乎一提到醬排骨,第一個會想到的必定是無錫了。無錫人更喜歡親切的稱其為「肉骨頭」,因為雖說是排骨,但還是肉多骨頭少。
來到無錫,就一定不能錯過這「肉骨頭」。
甜蜜的醬排骨
嗜甜如命的無錫人,在熬製醬汁時,足足要加三大勺白糖,這就奠定了醬排骨甜的基調。
說來也奇怪,這肉與糖在一起的搭配竟如此和諧:紅褐色的濃稠醬汁,包裹著每一根排骨,排骨肉雖是精肉但一點也不柴,輕輕用舌尖一頂,就能完成骨肉分離。
這樣的美味,在別的地方可是不可多得的。
09 脆皮銀魚江蘇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孕育著許多湖產生物。其中以「太湖三白」著稱的銀魚,就是難得的美味,及其稀有名貴。
因為銀魚肉嫩、無刺的特點,江蘇創造性的發明了油炸這種吃法,倒有點像英國著名的炸魚,只不過這種吃法早在宋朝就已經流行了。
做法新奇的脆皮銀魚
脆皮銀魚經過麵糊掛漿後,油炸成型。
配合著各種蘸料食用,外脆裡嫩,鮮美無比。就連不愛吃魚的也會愛上這一道脆皮銀魚。
10 蘿蔔絲糰子江蘇的蘿蔔絲糰子,不同於重慶那邊的糰子。
而是湯圓的表皮,蘿蔔絲的內核。雖然江蘇的青團更為出名,但是蘿蔔絲糰子,卻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童年美味。
它的內餡,加入了蘿蔔絲和些許肉末,最關鍵的是豬油渣的加入,吃起來總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軟糯的外皮,搭配上蘿蔔絲內餡,這份質樸的美食,永遠不會過時。
童年味道——蘿蔔絲糰子
江蘇的美食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特色。
它用它的鮮甜、美味吸引著大批遊人為其買單。
這些無錫當地美食,還有沒上榜的嗎?歡迎來評論區一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