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的羊為什麼比草原上的好吃(賣羊的時候為什麼會把這些留下)
2023-05-12 17:44:04 2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的是家裡賣羊的時候,一是能有零花錢買一些文具和平時吃不上的零食,另一個就是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美味,羊肉全部賣錢自己不捨得留,頭蹄內臟賣不了多少錢都會留下,但這卻是比羊肉還美味的東西,夠一家人吃上幾頓,今天就帶你們了解一下。
羊頭
平常人們對於羊接觸到的大多是以羊肉、羊排、羊雜為主,吃羊頭比較少,大多是因為羊肉羶味較重,而且不好處理。但在草原上散養長大的阿爾巴斯山羊不僅沒有羶味兒而且肉香濃鬱,現在可以直接買到燙洗乾淨羊頭,羊頭反而比其他部位更多一份驚喜。羊臉肉質細膩,鮮嫩多汁;羊舌全是精肉,入口緊實,很有嚼頭;羊唇入口綿軟酥糯;羊眼則有些「黑暗料理」的意味,細細品味,肉質又脆嫩又勁道。
我們當地吃法通常以整個滷製為主,滿滿的膠原蛋白,蘸上韭菜花醬或者蒜蓉醬,醇香不膩,絕佳的下酒菜!
羊蹄
羊蹄,即羊的四足。羊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簡直是美容養顏第一佳品。適合紅燒、乾鍋、清燉等烹飪方法,吃的時候感覺肉質非常細嫩,外面包裹著一層Q彈的膠質,不論是配飯還是下酒都是難得的好菜。
羊肝
羊肝是一道絕頂美味,生煎羊肝完全可以和法式鵝肝相媲美,口感細膩、味道濃鬱、營養非常豐富,滋補氣血。除此之外,羊肝還可以爆炒、水煮、醬滷,都是很不錯的吃法,小時候牧區買不到零食就把它當成巧克力吃,到現在一吃感覺還有股巧克力味兒!
羊肚
羊肚是羊內臟中的佳品,在各種羊雜中,羊肚可能是接受度最廣的一種了,它的口感絲毫不比羊肉差,肉厚質韌,很有嚼頭。
我自己做喜歡爆炒羊肚,辣椒和洋蔥和它是絕配
羊腦
羊腦也是遠超羊肉本身的一道美味。羊腦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脂肪中包括多種物質,如卵磷脂、腦甙等是很好的進補佳品。和羊頭一起煮出來直接吃就可以,也可以單獨拿出來做涼拌、紅燒、煲湯,總之味道就是一個字,香!這個味道一般人之前很難嘗到過。
羊腸
羊肥腸晶瑩剔透,毫無腥羶臭味,在內蒙我們一般做成血腸和肉腸,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適量的鹽、花椒、糌粑粉少許與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製法與制香腸同。吃時不雖不渣,不脫皮,清香軟嫩,既又血香,又不膩口。血腸的烹飪方法也別具特色。將灌好的血腸放入湯中煮沸,煮至血腸浮起,腸成灰白色,約八成熟,便立即起鍋,盛入盤內,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一般蒙餐館都有這道菜(蘸蒜蓉醬和韭菜花醬吃味道更好),建議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嘗嘗。
羊血
羊血含有多種蛋白質,尤其血紅蛋白的含量最多,有利於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可用於緩解貧血,產後虛弱,女性月經過多等症狀,止血功效:羊血含有豐富的膠質,有利於機體生成血小板,達到很好的止血作用,羊血吃起來會更香嫩,口感更爽滑一些。好的純羊血只有鹽、水、純血三種物質構成,有點像果凍,但比果凍勁道一些,細嫩,非常好吃,真羊血顏色發深紅黑紅色,假羊血發粉紅色,羊血還能解毒,比如吃野菜中毒都可以化解。
羊腰子
羊腰子就是羊腎,《日華本草》說,羊腎能「補虛損,陰弱,壯陽益腎」。可製作燒烤、爆炒腰花、羊腎粥、炸羊腰等美食。我們一般都留下用作燒烤吃,把腰油多留點烤油包腰子,去燒烤店也是男士必點的(你懂得)
羊白腰
白腰指的是羊睪丸。明朝劉若愚在《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寫道:「又羊白腰者,則外腎卵也。」羊睪丸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燒烤、爆炒均可。建議不要吃太多,有一次去朋友家牧場,正好趕上剛賣了羊攢了一堆白腰,給炒了一大盤,那會兒年輕不懂抵不住美食的誘惑,還有一瓶酒下肚,第二天上火了,現在看就是補大勁了。
羊鞭
中醫認為羊鞭對於溫補腎陽有一定的功效,因此羊鞭也是大受歡迎,供不應求。羊鞭最簡單的吃法是燉成羊鞭湯,或者燒烤、紅燒亦可。我想內蒙人的健壯大概也跟這些美食有關吧,經常能吃到這樣稀有且高營養的食材。
今年家裡的屠宰分割包裝廠也建好了,希望能把這些原生態的好東西讓更多人能品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