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 皰疹性口腔炎傳染嗎?
2025-07-20 16:33:10
皰疹性口腔炎是口腔炎症的一種,因為皰疹性病毒導致患者在舌頭、上下顎、牙齦甚至咽部都會出現小皰疹,在皰疹破掉以後就形成了潰瘍,傷口處會出現一些黃色的分泌物,常見於6歲以下的兒童,因為潰瘍小孩常會不吃不喝影響健康,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應該怎麼治療皰疹性口腔炎。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
1、原發性皰疹性口炎
(1)多見於6歲以下兒童,以6個月~2歲最多。
(2)前驅症狀較重,可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鄰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顎和齦緣處最明顯,主要表現為成簇小水皰,易破,形成大面積糜爛面。
(4)病程約7~10天,有自限性。
2、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1)常見於成人,病程約1~2周。
(2)誘因包括感染、疲勞、日曬、局部刺激、情緒緊張、胃腸功能紊亂、環境改變等。
(3)病損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處,主要表現為灼熱-起皰-糜爛-結痂的過程。
(4)病損癒合後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著。
皰疹性口腔炎治療手段有哪些
1、全身抗病毒治療:核苷類抗病毒藥和利巴韋林,對於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韋200mg/次,5次/日,或者利巴韋林200mg/次,3~4次/日。
2、局部治療:口腔黏膜局部用藥,常使用的製劑有溶液、糊劑、散劑及含片,如複方硼酸溶液、0.1%~0.2%洗必泰溶液含漱,酞丁胺軟膏、阿昔洛韋軟膏局部塗擦,錫類散、養陰生肌散局部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對於復發性唇皰疹還可用氦氖雷射局部照射。
3、對症和支持療法: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進食困難者可靜脈輸液,補充維生素B、C等。
4、中醫中藥治療。
治療皰疹性口腔炎的偏方
1、口炎散
【來源】《治驗百病良方》
【歌訣】口炎散內山慈菇,黃連龍骨孩兒茶,
三石青黛珍珠煅,硃砂冰片豬膽汁。
【組成】爐甘石20克,月石10克,生石膏10克,山慈菇20克,川黃連20克,龍骨20克,孩兒茶20克,煅珍珠1克,豬膽汁5克(幹品),硃砂6克,冰片6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貯瓶備用。用時,每取藥末少許含於口中,每日2~3次。
【功效】清熱解毒,收溼斂瘡,防腐散瘀。
【方解】方用爐甘石、龍骨、煅珍珠收溼斂瘡;黃連、山慈菇、青黛、石膏、豬膽汁、冰片、硃砂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孩兒茶活血散瘀;月石、珍珠消炎防腐生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收溼斂瘡,防腐散瘀之功。
【主治】皰疹性口炎。
【附記】用本方治療皰疹性口炎37例,均獲治癒。
2、養陰生肌散
【來源】《程氏醫學筆記》
【歌訣】養陰生肌用雄黃,黃柏牛黃冰片甘,
再加一味龍膽草,研末塗眼用之康。
【組成】牛黃30克,黃柏30克,龍膽草30克,雄黃60克,甘草60克,冰片6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棉球洗患部(患口),再用01%雷夫奴爾棉球洗去泡沫,擦乾,取本散少許塗於患部,全身症狀明顯者,須配合全身治療。
【功效】清熱除溼,解毒消腫。
【方解】方用牛黃、雄黃、冰片、甘草清熱解毒;合以黃柏、龍膽草清熱瀉火,除溼消腫。合而用之,共奏清熱除溼,解毒消腫之功。
【主治】皰疹性口炎及感染性口炎。
【附記】用本方治療皰疹性口炎及感染性口炎30例,一般用藥1周內獲得痊癒。
皰疹性口腔炎傳染嗎
有傳染性。皰疹性口炎亦稱皰疹性齒齦口炎,傳染性強。皰疹性口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約有1%~10%的成人在唾液中周期性播散病毒。另外再補充下,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毒性口腔病損,損害總以起皰開始,總是發生在原先發作過的部位或者鄰近的部位。
總結:口腔潰瘍相信誰都出現過,最痛苦的就是不能吃不能喝,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些治療方法都是比較有效的,除了這些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注意衛生,避免患病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