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可能是中風前兆!且容易得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2025-07-21 15:19:10
你有眩暈症狀嗎?國內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若常常眩暈發作,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將相對提高1.12倍,且女性風險高於男性。醫師指出,眩暈有可能是中風前兆,或腦部腫瘤壓迫的結果,唯有定期做好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治療才是王道。
研究發現,常常眩暈者,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相對提高,且女性多於男性。針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探討以前是否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長期追蹤10年後,發現有眩暈發作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症人的1.12倍,此一研究成果今年已獲國際知名期刊 《PLoS One》刊登。
天氣變冷眩暈耳鳴明顯
許多病患常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這些症狀多是內耳或腦幹的微血管循環不佳,及病毒感染復發引起,尤其在天氣變冷時更為明顯。
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眩暈患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有增加的趨勢,但與心肌梗塞或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以往並不清楚。另外,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也未曾有報告。
眩暈小心周邊動脈阻塞
這項研究追蹤2006到2010年間被診斷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5340位患者,年齡從20到79歲,使用3倍對照組,回溯最多10年,發現有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人當中,12.7%有眩暈、6.7%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在對照組裡,10.6%有眩暈、6.1%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
研究中校正過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腎臟病、高血脂、高尿酸、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等因子後,發現有眩暈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者的1.12倍,其中女性較高,是1.15倍。而眩暈的男性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並不會顯著上升。至於,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並不會顯著增加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機會。
頭暈種類
頭暈分為昏暈與眩暈,昏暈可能只會覺得頭重重的,走路不穩,但眩暈卻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同時可能伴隨眼球震顫、噁心嘔吐、發冷汗,每次發作可能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小時。
眩暈症狀
眩暈症狀大多是內耳的前庭半規管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中大型的血管循環不佳所造成。所以,當眩暈發作了,表示人體的微血管已經出了問題,慢慢人體內的中大型血管也會開始出問題。
雖然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也常是內耳的耳蝸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但耳鳴或突發性耳聾的成因也有可能與噪音傷害、病毒感染等其他非血管因素所造成,所以,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關係,就比較不明顯。
因此,專家提醒,眩暈與後腦及內耳循環不好相關,所以有眩暈的人要小心,最好找專科醫師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未來發生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