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症狀有哪些?這幾種方法有效預防肝癌!
2025-07-22 00:35:09
儘管現在科學技術非常發達,但是大家還是聞癌色變。癌症在大家的眼裡是十分可怕的,不知不覺就奪走一個人的生命。今天小編講的是關於肝癌的有關知識,肝癌的症狀以及肝癌的原因,並且還談到關於肝癌認知的誤區。
肝癌的早期症狀
1、食慾明顯減退:腹部悶脹,消化不良,有時出現噁心、嘔吐。
2、肝痛:肝區可有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有時可因體位變動而加重。
可放射至後背或右肩。晚期肝癌可突然發生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症,這可能是由於癌腫結節壞死或出血至腹腔所致。此時病人常常以急腹症的表現到急診室就診。
3、全身衰竭:嚴重乏力、消瘦、進行性貧血及出現水腫。
4、黃疸、腹水、皮膚瘙癢:是肝癌的常見症狀。
約有1/3的病例在發病過程中有黃疸。出現黃疸的原因為癌腫侵犯肝內主要膽管,肝門淋巴結轉移癌壓迫肝外膽管。腹水常常因為病人原來就患有肝硬化,癌組織侵入靜脈而形成癌栓,癌結節壓迫門靜脈所致。腹水往往積聚甚速,可呈草黃色或血色。皮膚瘙癢是肝病、肝癌病人的常見症狀。
5、出血現象
常常表現為鼻出血、皮下出血,多因肝組織破壞,肝功能衰竭所致。門靜脈高壓可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癌組織侵入肝門的膽管時,可引起膽道出血。
6、肝腫大、脾大、發熱
90%的肝癌有肝腫大。腫大的肝臟常常堅硬,表明不規則,邊緣可有大小不等的結節。巨型肝癌有時可使肝臟變形,以致觸診時不易辨別。脾腫大多發生在肝癌合併肝硬化的病人。脾轉移癌極少見。
在肝癌病人中發熱相當常見,可能是由於癌組織缺血性壞死、壞死產物的吸收及並發感染所致。
肝癌3大主因
1、酗酒、酒精性肝炎:酒精及其有毒代謝物乙醛會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造成肝纖維化、肝癌的結果。臺灣地區因為酒精性肝炎引發肝癌約佔5%,國健署統計,宜蘭、花蓮、臺東的山區偏鄉,是酗酒情況較為明顯的地區,需要特別注意
2、肥胖、脂肪肝:肥胖問題一直都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之一,衛福部國健署統計,肥胖會造成脂肪肝問題,甚至惡化成肝硬化、肝癌,平時應落實三餐7分飽,良好養成運動習慣、少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生活方式。
3、B/C型病毒性肝炎:過去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原因,約佔60~70%,然而國內自1986年起就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讓B肝帶原率已降到1%以下,醫界預期B肝致癌將逐漸消失,而過去在國內盛行率達5成以上的C型肝炎,目前也有藥物可治治癒,病毒性肝炎威脅下降。
肝癌的預防
1、預防肝炎:使用肝炎疫苗預防肝炎從而預防肝癌已成為預防肝癌極有希望的途徑之一,但估計需幾十年時間才能見到效果。現已證實,B肝疫苗預防肝炎是有效的。但從全面看,尚需考慮HCV和HDV的預防。病毒性肝炎的預防除注射B肝疫苗外,還需注意其它傳播途徑的控制,如飲食、手術、輸血、注射、針灸和理髮等。
2、管糧防黴:主要針對易被AFB1汙染的玉米、花生防黴去毒。在糧食收割、脫粒、運輸、曬乾、進倉等多環節進行防潮保存,對已經明顯黴變的糧食不能食用;對極輕度黴變的糧食採取仔細挑選,清洗及藥物等方法進行處理。在高發區提倡改變膳食結構,減少玉米佔主糧的比例。
3、改良飲水:在高發區農村結合愛國衛生運動採用多種措施,改善飲水環境,由飲溝、塘水改為飲井水、深井水、天落水,或興辦小型自來水廠,城市選用未被汙染的水源作為自來水的水源,並防止環境汙染。
4、適當補硒:針對低硒人群採用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鹽補充硒元素,提高血硒水平。
5、其它預防措施還有減少亞硝胺攝入,戒菸,戒酒等。
肝癌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巨大肝癌不能手術
肝癌能否手術切除需要從腫瘤局部情況、肝臟功能和病人全身狀態這三個方面綜合考慮,不是單純由腫瘤的體積大小來決定。實際上,只要預測可以保留足夠體積的有效肝臟且病人耐受手術的能力良好,即便是緊鄰大血管的巨大腫瘤,也可安全地實施手術切除。
藉助先進的成像技術,精確評估腫瘤,有助於外科醫師準確評估病變範圍並精確地切除病變。而計算機輔助手術規劃系統則可通過術前虛擬手術對不同手術方案加以比較和選擇,尤其在病變涉及重要解剖結構或需要做複雜的巨大肝癌切除術時更有幫助。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近兩年來切除巨大肝癌17例,手術成功率100%。其中最大直徑達18cm的患者隨訪18個月仍健康生存,國內其他大型醫院也有相關報導。
誤區二:轉移性肝癌不能手術
肝臟是多種惡性腫瘤常見的轉移器官,尤其以胃腸道原發癌居多。以往的觀點認為,腫瘤一旦發生肝轉移就意味著病人已到了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而如今,肝轉移癌治療策略發生了革命性改變。以最常見的結直腸癌肝轉移為例,目前國內外學者已達成共識,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能治癒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治療方法。據文獻報導,結直腸癌肝轉移手術治療後5年、10年、20年的生存率分別達37%、28%和24%,而未經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12個月。
發現了肝轉移癌,很多病人都可以通過同時手術或分期手術完全切除。即使因為肝轉移癌體積過大或轉移灶過多,初次評估無法手術,也可以通過新輔助化療等腫瘤降期的方法,先將腫瘤縮小,達到手術標準後再行手術切除。
誤區三:復發性肝癌不能手術
肝癌術後復發雖然預示效果不佳,但也並非不可治癒,如果正確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仍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包括酒精注射、微波、冷凍、射頻、肝動脈和門靜脈雙灌注化療、肝移植、再手術切除等。復發肝癌再手術切除可有效提高肝癌治療後的遠期存活率。
目前,隨著肝臟腫瘤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和聯合靶向藥物的應用,以及腫瘤治療理念的進步,「復發性肝癌不宜再手術」的悲觀理念已徹底被拋棄。有資料表明,復發性肝癌再切除術後5年生產率可達53.2%。
誤區四:治療肝癌只能靠手術
如今,肝癌的治療已從過去單一的手術切除,發展為包含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瘤體內無水乙醇注射治療、消融治療(射頻、微波、冷凍)、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內放射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在內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治療手段的豐富一方面使臨床醫生的選擇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情況的患者擁有了戰勝病魔的希望。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綜合治療並非多種治療方式的任意組合,而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將某種方法或某幾種方法科學地整合或有計劃序慣地綜合應用。如手術聯合射頻、介入治療聯合射頻或手術聯合靶向治療等,以發揮各種治療方法的協同作用,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在機體可耐受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殺滅癌細胞。
總結:癌症不可怕,只要我們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會有效的預防癌症。遠離不良習慣,珍愛生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