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藥哪些可以用溫酒送服?為什麼西藥不能用酒送服?
2025-07-19 18:54:12
從中醫方面講,酒有助藥性的效果,但也要詢問專業醫生才行,但從西醫方面來講,西藥加酒就是毒藥,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酒到底有何功效又有什麼危害吧。酒有何功效?酒的功效:中醫學認為,酒乃水谷之氣,味辛、甘,性大熱,氣味香醇,可以進入病人的心、肝二經,具有上升和發散的特性,可以通血脈、散淤血、行藥勢、禦寒氣、消冷積、矯臭矯味之功。酒加中藥的功效:用酒送服中藥,可藉助酒的辛熱之性,緩和藥物的寒性,以調整中藥的性味;並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藥上行,使藥力迅速到達全身的經脈,以增強活血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
日常中藥哪些可以用溫酒送服?1、溫酒加中藥:有活血行氣、化淤通脈具有活血行氣、化淤通脈作用的藥物,如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的自然銅、雲南白藥、七釐散等;用來治療痛經、月經不調的香附丸、痛經丸、定坤丹等;用來治療手足麻木、中風偏癱的丹參、雞血藤、桃仁、紅花、川芎、當歸、穿山甲、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等。2、溫酒加中藥:祛除風溼、解除痺痛具有祛除風溼、解除痺痛作用的藥物,如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獨活、威靈仙、木瓜、追風丸、祛風舒筋丸、獨活寄生丸、強筋壯骨丸等。3、溫酒加中藥:補益肝腎具有補益肝腎作用的藥物,如枸杞子、女貞子、鹿茸、地黃、山茱萸、菟絲子等等中藥。
酒加中藥的注意事項:酒與中藥同服,儘管可增強部分藥物的藥效,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因為腦出血等一些具有出血傾向的疾病不宜用酒送服活血化淤的藥物,否則會加重出血。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宜用酒送服中藥:對酒精過敏者;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有肝臟疾患者;血壓偏高者;有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有胃腸道出血史的患者。
為什麼西藥不能用酒送服?1、酒精加安定藥:患有失眠的人群由於酒精和安眠藥都可以產生強烈的大腦神經抑制作用,病人因此容易昏迷不醒或者中毒死亡。據說,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死於酒後服用安眠藥。2、酒精加降糖藥:患有低血糖的人群低血糖性休克糖尿病人要格外注意了,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期間,空腹飲酒的話,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值得警惕的是,這種低血糖症狀表現為心慌、出汗、疲乏無力,甚至煩躁、意識混亂、多語,與醉酒反應差不多,不易區別,以致即使發生了嚴重而持久的低血糖,而患者往往渾然不覺,最終發生低血糖性休克。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引起死亡。3、酒精加阿司匹林:患有心臟病和胃病的人群阿司匹林或者消炎痛等,這類藥物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胃腸道出血,如果服藥時還喝酒的話,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如虎添翼」,可以發生消化道大出血。平時還患有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的人,尤其容易發生這種嚴重的併發症。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平時健康的人喝酒後會產生嚴重的頭痛,如果還自作主張服用止痛藥,同樣容易誘發胃腸道出血。
4、酒精加降壓藥:患有高血壓的人群酒精能夠擴張血管,從而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因此,飲酒後吃降壓藥的話,很容易出現低血壓反應,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猝死。腎炎、嚴重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病人尤其容易發生這樣的危象和意外。血壓突然降低,很容易導致血壓波動幅度過大,出現「反跳現象」,不利於平穩控制病情。5、酒精加抗癌藥:患有癌症的人群酒精可以完全抵消藥物殺滅癌細胞的功效,而且還容易促使癌細胞發生轉移和擴散,最終將大大縮短癌症患者的壽命。大多化療藥物有肝臟毒性,並引起嘔吐、噁心等胃腸道反應,而酒精對這些不良反應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面效應。6、酒精加抗生素:酒精中毒患者嚴重酒精中毒服用抗生素還飲酒的話,根本就是在自殺。抗生素的藥物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即使少量的酒精和這類藥物混合,也可能導致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疼痛、頭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 酒本身其實無害反而有益,關鍵是在於喝酒人是誰,喝酒人喝酒的程度又是怎樣的情況,看文本,我相信你們已經知道了誰該喝酒,該怎樣喝酒了吧。以上就是小編搜集的關於酒的功效和危害,想了解想了解更多的常用保健知識,請關注中國太極拳網健身養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