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卷粉做法教學(河口這家越南小卷粉才是最正宗的)
2023-05-16 15:36:13 2
點擊標題下方紅河旅遊,了解更多旅遊資訊。「雲南旅遊新方向,雲上梯田,美麗紅河」
(越南小捲筒)
「米皮彈性超好,餡料鮮香可口,蘸水酸辣開胃,吃過就忘不了。」食客張女士夾起一條捲筒,邊吃邊點評一番。
上午8點,33歲的陳氏薇開的捲筒店就陸續坐滿了客人。這家位於中國西南邊城河口的小店已開了九個年頭,僅供應捲筒和鮮榨果汁,不掛招牌。
口碑就是最好的招牌。來河口出差的張女士就是回頭客。「每次來河口都要找來吃,否則就覺得白來了。」她說,「老闆娘清秀又周到,讓人感到很親切。」
(製作越南小捲筒)
陳氏薇來自越南老街,九年前與雲南河口人鮑福生結為夫妻,便定居在此。
越南捲筒,又稱卷粉,是越南人餐桌上的家常味。把米漿在蒸板上抹勻,約半分鐘蒸熟後,用竹籤挑起輕薄透亮的米皮,卷上餡料,抽出竹籤,便留下一條修長剔透的捲筒。
「 就像中國人老覺得餃子要媽媽包的才好吃一樣,捲筒就是越南人的媽媽味道。媽媽把手藝傳給我,我又把手藝帶到中國,沒想到這麼受歡迎。」嫁到中國多年的陳氏薇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
(自助調配佐料)
調餡料、打米漿、蒸米皮……陳氏薇一邊看店,一邊為快滿周歲的小兒子準備早飯,忙碌而快樂,她說:「福生對我和孩子非常好,鄰居友好善良,我很喜歡在這邊生活」。
「越南人飲食清淡,但河口人卻愛吃辣。」鮑福生說。為照顧中國顧客口味,夫婦倆在保留越南魚露、檸檬蘸水的基礎上,新添了大蒜、小米辣等自助調料,搭配出「中越合璧」的味覺組合,大受顧客青睞。
伴隨中越交通設施改善,通關提速,紅河兩岸邊民往來日益頻繁,來河口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口口相傳,無名小店的名氣水漲船高,生意也愈發紅火。
「九年前剛開店的時候只有我們夫婦倆,現在真的忙不過來了。」陳氏薇說這是「甜蜜的煩惱」。
為保證小店正常營業,陳氏薇從河對面的老街請了五位女店員幫忙,其中三位定居河口,另外兩位仍住在河對岸,她們早8點跨過中越南溪河大橋,自助通關來上班,下午4點多忙完又返回越南。
近年來,由於引入了智能化通關系統,邊民得以刷卡、刷臉快速通關,大大提高了人流物流效率。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僅河口口岸出入境就超過351萬人次,同比大增15.5%。
「現在上班出國、下班回國的老街人多得很。」陳氏薇說,「兩邊來往很方便,老街人在河口上班也不耽誤照顧家裡。」
陳氏薇夫婦表示,希望中越關係越來越好,兩國老百姓感情越來越好,也盼望今後通關時段更長、邊民走動更方便,讓更多人光顧他們的小店。
圖片:新華社記者井輝輝攝
記者傅雲威 趙珮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