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醬滷牛肉方法和配料(醬滷世家四代傳人)
2023-05-06 16:33:11
牛肉是我國人最愛吃的肉食之一,於是也就產生了無數牛肉的做法,今天我和大家講述的是有百年歷史的醬牛肉的故事。
開封醬牛肉油潤光亮,醬香濃鬱、肉質緊實,切成薄片不散,入口一咬即碎,不柴不硬,越嚼越香,名震中原。
本期,我們特邀醬滷世家第四代傳人趙振立,為大家詳細揭秘其傳承百年的神秘配方。
2002年,曾經在三尺講臺上了耕耘十年之久的趙振立棄教從商,開始包工程、開影樓、賣化妝品、修手機、辦餐館,涉足眾多行業,忙得不亦樂乎……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趙振立手裡的其它鋪子關的關、轉的轉,唯有那間小餐館日漸紅火,為了讓生意更上一層樓,沒有做過廚師的他開始拜師學藝。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開封名店王記熟食的掌門人,並拜入其門下,成為醬滷世家的第四代傳人。師父將平生所學技藝悉數傳授,尤其是名震中原的醬牛肉和桶子雞,更是手把手指導,讓趙振立領略到了傳承百年的濃鬱味道和深厚底蘊。
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他不斷改良試驗,醬滷技藝爐火純青,做出的產品讓師父都讚不絕口:「這口味比許多老字號的出品水平都勝出一籌!」
改進百年配方
確定唯一君料
趙振立在師父手把手的指導下,學會了製作正宗的開封醬牛肉,尤其是對其中的香料配方,更是奉為圭臬(guī niè),不敢有絲毫更改。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位好朋友讓他幫忙滷製牛肉,趙振立翻遍他家廚房的角落,只找到八角、花椒,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加工,沒成想做出的牛肉口味不錯,尤其是濃鬱的牛肉原香,讓朋友們都頗為震驚。
他仔細琢磨師父傳授的香料配方,八角、桂皮、白芷三者用量都很大,同為「君料」,但細細分析就會發現:八角祛腥,有增加回香功效,與牛肉搭配能把原香充分激發出來;桂皮出前香,特別適合搭配脂肪多的食材,如豬頭肉、大腸等,能使油脂香味更加突出,而牛肉偏瘦,所以在醬牛肉的製作中應適當減少;白芷更適用於為禽類祛腥,如果放得過多,反而會使藥味過重……
百年秘方就不能改嗎?
趙振立大膽地將八角作為唯一的「君料」,減少另外兩者的用量,經多次試驗後最終將八角、桂皮、白芷的比例確定為10∶6∶5。
焯水過程多此一舉
開水下鍋大火封肉
很多人滷製牛肉等食材時都是冷水下鍋,大火煮沸再撇淨浮沫,藉以去除血水,缺點是會流失部分營養成分和肉香味。
趙振立仔細分析後認為,牛肉本身的腥邪之氣並不濃烈,「冷水下鍋撇去血沫」這一步驟純屬畫蛇添足,得不償失,於是他把牛肉直接開水下鍋,用大火「封肉」,使其表面的蛋白質快速凝結,大大減少了香味的析出,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牛肉的原汁原味。
當「不焯水」的醬牛肉出鍋後,他趕緊扔一塊到嘴裡仔細品咂,牛肉越嚼越香,且沒有任何腥羶味道,這說明他的改良方向完全正確。
鹽分一進一出
牛肉越嚼越香
師父在製作醬牛肉時,特意囑咐他要將改成大塊的牛肉抹上厚厚一層鹽,冬季醃漬15天,夏季入味迅速,也需要入冰箱冷藏醃製7天之久,然後再衝水達10小時以上,目的是將滲入的鹽去掉一部分。
醬牛肉製作方法
選料:
製作醬牛肉最好選擇前胸、前後腿、腰窩等部位,不要選擇牛腹部的肉,因為醬牛肉適合冷吃,而牛腹肉脂肪比較多,放涼後吃起來膩口。
改刀:
將新鮮牛肉50千克改刀成重1千克左右的長方塊,表面均勻搓一層鹽(夏季5千克牛肉需要搓鹽650~700克;冬季需搓鹽600克),搓勻之後碼放在不鏽鋼桶內醃漬,淋適量花椒水防止變質。冬季醃漬15天,夏季放在冷藏冰櫃裡靜置7天左右,每天都要上下翻動一次。醃好後再用細流水漂洗10小時以上,期間要多翻動幾次,徹底漂淨血水和過多的鹽分。
香料包的配製:
將八角、桂皮、白芷等十幾種香料裝入紗布袋中,放入50℃溫水中浸泡30分鐘。
滷製:
1.清水15千克內加入幹黃醬5千克,快速攪拌使其徹底溶解,用細密漏濾淨料渣。
2.豬筒骨7.5千克、老母雞兩隻入鍋內大火焯水10分鐘,撇去浮沫後撈起,衝洗乾淨。
3.桶內加清水65千克、豬筒骨、老母雞、蔥段500克、薑片500克,大火燒沸後改小火吊3個小時,放入香料包繼續加熱1小時後用細密漏打去料渣,最後可得高湯50千克。
4.高湯內調入黃醬湯、鹽2千克、生抽1千克、蠔油500克、冰糖200克後大火燒沸,撇去浮沫再下入牛肉塊,用熱滷湯迅速使牛肉表面蛋白質凝固,中火加熱40分鐘後改小火滷製50分鐘。
5.滷湯中調入料酒1.5千克、花雕酒250克、高度白酒250克、玫瑰露酒100克,繼續小火加熱25分鐘,調入味精750克,再加熱5分鐘,此時用鉤子扎一下牛肉,如果很容易扎透,說明牛肉已經成熟。
封油:
起鍋時,將牛肉在滷湯裡涮幾下,衝洗乾淨表面的料渣等雜質,再用勺子撇出滷湯上層的浮油,澆在牛肉表面,晾涼後入冰箱冷藏2個小時以上。
切片:
將醬牛肉頂刀改成厚約0.2釐米的薄片,擺在盤內即可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