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製臘肉幾天後拿出來要洗嗎(醃臘肉時到底先洗不洗)
2023-05-17 13:43:28 2
導讀:醃臘肉時,到底先洗不洗?牢記5要點,臘肉耐放,鹹香可口味道好,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今天跟大家分享臘肉的製作方法。
小雪過後,大雪臨近,天氣也越來越寒冷,又到了醃製臘肉的好時候,臘肉就是用新鮮的豬肉,先醃製後晾曬或煙燻製作而成,其鹹鮮味美,風味獨特,很是誘人。到了冬月,南方地區一直有醃製臘肉的風俗習慣,此時天氣寒冷,醃製肉不易變質變味,而且醃製好的臘肉正好過冬,煮火鍋,炒菜燉肉特別香,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美譽。
每年到了冬天,我們這裡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會醃製一些臘肉,有的甚至醃製整頭豬夠吃大半年,臘肉防腐能力強又耐放,保存得當,放一年也不會壞,而且去寒開胃,鹹香下飯,是冬季裡一道特色佳餚,製作好的臘肉可以蒸熟直接切片食用,也可以搭配素菜炒制,還可以涮火鍋,煮湯燒肉,特別是和冬天的蒜葉搭配,那個鮮香讓人想想就流口水。
醃製臘肉到底先洗不洗
醃製臘肉對於很多人來說不是難事,但是對於醃製臘肉前,需不需要先洗就感覺迷惑了,洗怕鮮味流失,不洗又怕不乾淨,到底洗還是不洗呢?
個人建議不需要洗,清洗無非就是洗去肉表面的血水,而血水大多數人認為腥味重,卻不知道血水中也含有很多鮮味物質,比如核苷酸、穀氨酸等,至於血水的腥味,經過食鹽醃製就不會有了,食鹽不僅可以調味,還有去腥殺菌的作用,所以醃製臘肉時不建議洗後醃製,而且不洗醃製出來的顏色更紅豔漂亮。
醃製臘肉5要點
醃製臘肉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醃製出來的臘肉經常會不是鹹了,就是顏色不好看,甚至吃起來沒有臘肉味,上好的臘肉應該是色澤鮮豔,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想要做出這樣的臘肉,就得掌握一些訣竅,醃製臘肉時,牢記5要點,臘肉耐放,鹹香可口味道好。
1.用二刀肉
吃臘肉會吃的吃肥肉,因為臘肉的肥肉口感軟嫩,肥不膩口,味更醇香,吃起來不柴不塞牙,所以醃製臘肉時要選用肥瘦相間的肉,太肥太瘦都不行。
選用二刀肉最好,因為二刀肉肥瘦剛剛好,太肥炒的時候會炒化,太瘦又回太硬口感不好,肥瘦相宜味道口感更佳。肉選好後就要改刀成寬5cm左右,長30cm左右的條狀,這樣方便入味,然後用刀把肉皮上毛刮一遍,在肉的一端穿一個孔,方便後面操作。
2.炒制醃料
看到很多人醃製臘肉時都是用鹽直接醃製,雖然這樣也能做出臘肉,但是醃製效果不是最好的,還有就是不要只用鹽,應該要加入一些香料增加風味。
正確做法是先掌控好鹽的用量,一般肉與鹽的比例是10:1,鹽太少存放容易變質,太多又會過鹹,所以比例要掌控好,然後準備一些花椒、八角、香葉、桂皮,和鹽一起放入鍋中小火炒熱,然後盛出放晾。
鹽為什麼要炒呢?有兩個好處,一是炒過的鹽水分少,醃製臘肉時更容易醃漬出肉質中水分,延長保存時間,二是香味更加濃鬱。
3.不要洗肉
上面說了不需要洗肉的好處和原因,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肉買回來不要洗,如果看起來很髒可以用溼毛巾擦乾淨,然後用高度白酒把肉全部塗抹一遍,再用生抽上色(生抽具有防腐作用,而且味道鹹鮮回甜,能增加肉的保存時間和風味),再把炒好的料均勻塗抹在肉上。
4.倒缸很重要
倒缸不是把缸倒過來,而是醃製東西時上下調換位置,這樣醃製出來的東西才會味道、顏色一致。
炒料塗抹好後,把肉放在一個無水無油的盆子中,皮朝下,肉朝上,一層一層壓實,然後用保鮮膜把口封好,上面用重物壓住,三天後就要第一次倒缸,然後每天晚上一次,一個星期後就可以出缸了。
5.晾曬風乾
晾曬風乾沒什麼技巧的,只是有些小細節需要注意,就是要選擇連續的好晴天再出缸晾曬。
選擇一個好晴天,把醃製好的肉穿上鐵鉤或繩子,放在太陽底下曬1個星期左右,然後拿回家掛在陰涼通風的位置繼續風乾,存放時間越久,腊味越濃,那些兩三天就做出來的臘肉,只有鹹味,沒有腊味,或者不能叫臘肉,應該叫鹹肉。
總結
冬天雖然天氣寒冷,但是適合冬天的美食也很多,而臘肉就是最具代表之一,有了臘肉的冬天才完美,而製作臘肉現在除了是南方的風俗習慣,北方也開始盛行,上好的臘肉應該是色澤鮮豔,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想要做好臘肉,就得選對肉、炒好料、不洗肉、勤倒缸、晾曬保存好,牢記這5點,臘肉耐放,鹹香可口味道好。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
#360行,行行有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