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金庸五鬥米折腰(蒸饅頭者金庸也)

2023-05-17 15:22:41

最近因為王朔的新書,又總被問到以前的「金王之爭」。找出一篇舊文發了。還有不少人問21號北京籤售分享的事,文末也有說明。

今天文章首發於2018年11月《新華每日電訊》

六神磊磊

寫金庸,感到無從下筆。恰好今天看到網上這樣一段話:

「金庸的小說,和真正的大師,如博爾赫斯、布爾加科夫、略薩、馬爾克斯相比,只能說是二三流水準。他迎合了一群草根的英雄情結,緩解了他們強烈的個人慾望與當下的無力感之間的劇烈衝突,在一次次有強烈代入感的頭部按摩之後,讓破裂的人生找到一顆顆可以縫綴的補丁或者幾瓶可以粘貼的膠水,或者片刻虛妄的充實。不過,感謝金庸給我們飢餓時提供的糧食——那些被王朔戲謔地稱為『饅頭』的東西,感謝他如此有毅力、如此耐心地、一氣呵成地蒸出的十五屜饅頭。謝謝大俠,一路走好!」

類似這樣的話,其實大概率是沒看金庸的人寫的,而且他也未必好好看了自己所說的略薩、布爾加科夫、博爾赫斯、馬爾克斯。

可以想像,在金庸去世後網上鋪天蓋地的懷念聲裡,在人人都跟著喊「一個時代結束了」的時候,有一些人感到逆反,並且趁機寫一點話,小小刻薄一下,凸顯自己的不同俗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確實願意誠懇地探討,我們就必須要正視一個文學現象:

什麼叫「迎合了一群草根的英雄情結」?《水滸》就是這樣。

什麼叫「強烈的個人慾望與當下的無力感之間的劇烈衝突」?《紅樓夢》就是這樣。

所以這些判語,不能成為否定一個作品文學價值的理由。

說金庸蒸了十五屜「饅頭」,這沒錯的。問題是,他蒸第一屜饅頭《書劍恩仇錄》,是在1955年,距離今天已經63年了;他完成最後一屜饅頭《鹿鼎記》,是在1972年,距離今天也已經46年了。也就是說,他的創作已經是大半個世紀前的事情了。

就算這是一些饅頭,那麼也已然被人津津有味地吃了大半個世紀,而且還在繼續吃下去,罕有別家的饅頭造就過如此盛況。這種事如果發生在餐飲行業,那麼各路晚輩美食家不應該恭恭敬敬地膜拜研究嗎?

這不容易啊。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風雲激蕩,時局變遷,文藝的沙海中千淘萬漉,人們的口味變化巨大。多少曾經喧囂的聲音都沉寂了,多少曾經璀璨的流星都暗淡了,但金庸席捲華人世界半個世紀了,並且還在繼續下去。面對這樣獨特的文學現象,我們後生是不是應該保持一點謙抑,至少,先看了他的書,再來下結論呢。

我以為,一個一流文學家的誕生,不管對於世界上任何民族而言,都是極為不容易的,好比滄海得珠,是值得倒上酒慶賀的幸事。

拿金庸來說,是什麼因素造成了他的出現?略一分析,我們也許就會感到慶幸。

他出生在中國大陸的浙江海寧,中國之「大」滋養了他。這個「大」包括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民、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倘若他不是生在這樣一個「大」國,他的作品也許不會是後來這樣的格局。同時這個「大」還指大的時代,他在一個風雨飄搖、變化劇烈的大時代出生和成長,滄桑的時代造就文學家滄桑的心靈和筆觸,這都是對他的滋養。

除了「大」,滋養他的還有「洋」。金庸的父親是震旦大學的學生,很有早期的新派人士氣象,他家要過聖誕節的,父親給他送的聖誕禮物是狄更斯的作品《聖誕頌歌》。當時有幾個孩子有這樣的禮物呢?我到今天都沒有讀《聖誕頌歌》,我家裡有一本,是出版社送的,裝幀精美,說起來慚愧到今天我都沒有讀過。

所以金庸不光是一個完全土產的中國才子,也是一個洋才子,他自小受到了現代文明的感染和薰陶,他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具有強烈的現代性,也和這一點分不開。

後來,他幸運地被《大公報》派在香港,得以把寫作的書桌安放在香港。像他此後開的欄目名「北望神州」一樣,他得以在一個大時代中執筆北望神州,酹酒滔滔,沉吟感慨。在當時華人世界的其它角落,都未必有寫作武俠小說的條件,而香港卻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才使他得以靈感奔湧,肆意揮灑和鋪展才華。

他又碰巧當了多年的報人、記者。這份職業讓他了解了更廣闊的社會面,接觸到更多的人群,對人性有更多的洞察。後來他小說中展現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往往都與此有關。他居然還做過電影導演和編劇,把戲劇中的種種手法都移植在了小說創作中。

他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大時代的造物,是不同文化激烈碰撞的造物,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意識交融的造物,是各種個人傑出的綜合素質恰好拼湊齊全的造物。之前我說的這些條件,差了哪一個都不行,查良鏞都不會變成後來的金庸。

他的小說裡寫過一個叫做黃裳的人,這人是一個圖書管理員,前半生都在埋頭讀書,主要是讀道家典籍,從來沒有察覺過自己的使命。等到書越讀越多,才猛然融會貫通,悟出了許多高深的武功來,發現自己的使命乃是武學,於是提筆著作,寫出了一部《九陰真經》。

金庸其實就很像黃裳,整個前半生都在為命中注定的一個目標而蓄力,自己卻茫然不覺。直至稀裡糊塗萬卷書讀罷,猛然發現絕世武功已經上身,這才頓悟了上天的使命。作為報人的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居然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小說家,並且是武俠小說家。從此,「九陰」出世間,江湖風雲變。

所以,一個文學家、一個傳奇的誕生,是有多麼驚險,多麼不容易。我們現在常常探討怎麼培養大師,其實大師不是培養出來的,是滋養出來的。我們該做的就是呵護水土,靜靜等待,除此無他。

對於金庸作品,確實很容易讀「淺」。

因為它的面目長得太不像經典。當今的經典必須矜持、拒人於千裡之外,不可作出取悅人、引誘人的媚態,但是武俠小說取悅人,甚至步步誘惑人深入。它們擁有大量讀者,而大眾的品位是需要警惕的,批評家們有理由這麼認為。

在幾十年前,金庸剛剛「登陸」的時候,我們的批評家是緊繃的、緊張的,文學同行們許多是抗拒的、逆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執著於一些條條框框的問題:金庸是「舊文學」還是「新文學」?金庸是「進步」的,還是退步的、腐朽的、麻痺人的?

我的讀者告訴我,當時他們老師曾布置的任務就是要大家寫作文批判金庸。在我的中學,有一位班主任老師查到學生讀金庸武俠,便勒令大家寫檢討,並且要割破手指頭,按血手印。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今天,是可以上頭條的。

武俠小說是有俗套的。金庸自己寫文調侃過臺灣武俠作者的俗套,說必定是一個「丰神俊朗」的少年俠士,父母為仇家殺害;必定許許多多女俠都愛上了他,俠士一定中了什麼迷藥,和一個女俠「鑄成大錯」;這少年俠士一定得到前代異人留贈的武功秘訣,遺書之中一定有「留贈有緣」四字,等等。

話是不錯,但其實他自己也無法完全避免俗套,甚至許多「俗套」還是他首創。比如跳崖總也摔不死,張無忌、段譽就都跳過崖,並且撿到了秘笈。

想要在這種「俗套」中造就經典,鑄成豐碑,相當不容易,很考驗查良鏞。

他的小說最初的主旨,不外是所謂「演任俠好義,總群愛國之旨」。最早的《書劍恩仇錄》,就是一個丰神俊朗、書劍江山的少年俠士,立志驅逐韃虜做好漢。

這部書裡能看出來這作者野心極大,書寫的地域十分遼闊,從江南直到回疆,從錢塘潮寫到大漠風沙,人物也是龐雜眾多,連民間故事裡的阿凡提都跑出來了。光是紅花會當家一寫便是十四個,也不怕吃力。

然而和後來的作品比,這部書明顯稚嫩,刻畫人物明顯刻板單薄。直到了第三部《射鵰英雄傳》,金庸小說境界遂大,感慨始深,黃蓉、郭靖、黃藥師、周伯通等這一批人物壯麗登場,這才有夏濟安的感嘆:真命天子已經出現。

而到1961年,金庸寫出了所謂「射鵰三部曲」時,他已經不知不覺間完成了一些非凡的事情。

看一個文學創作者的高度,有時候可以看他多大程度上融入了民族的血脈。比如只要聽到一句「床前明月光」,但凡會說漢語的華人大概多半能順口答出「疑是地上霜」,這就叫融入了民族的血脈。又比如今天讀過《紅樓夢》的仍然是少數,但只要說一個女孩像林黛玉,一個男孩子像賈寶玉,國人便會自然明白,不需要任何注釋。

金庸不知不覺做到了這一點。哪怕一個人從來不看他的書和影視劇,也可能用到「華山論劍」「左右互搏」這樣的成語。形容一個女孩子像黃蓉,國人多半會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需要任何注釋。而假如說一個阿姨像滅絕師太,她哪怕沒看過金庸,也多半便要大怒。對於一個作家而言,這是極大的殊榮,是足可以讓人頂禮的成就。他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基因,和我們的文化血脈一起流淌。

然而金庸在還寫出了另外三部,所謂「三傑作」,就是《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

這裡說一下《笑傲江湖》。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一首詩,曾經在國內非常流行,就是:

生命可寶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其實這一首詩,真的可以拿來當金庸《笑傲江湖》的主題詩。它的主人公——令狐衝,就恰恰遇到了詩歌裡的困惑:「要愛情,還是要自由?」

在書上有這樣一個情節:令狐衝希望能和任大小姐在一起,得成眷屬,但老丈人任我行的條件很明確:必須加入日月神教。為了愛情,犧牲自由,行不行?令狐衝的最終決定是不行。

因為「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話,他說不出口。天天跪拜磕頭違心拍馬,他做不到。他說:「她(任盈盈)如真要我加盟日月神教,我原非順她之意不可……可是要我學這些人的樣,豈不是枉自為人?」「甚麼『中興聖教,澤被蒼生』,甚麼『文成武德,仁義英明』,男子漢大丈夫整日價說這些無恥的言語,當真玷汙了英雄豪傑的清白。」

令狐衝就是「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典型。

令狐衝曾經有過一個回答不了的問題。那一次,在恆山懸空寺,少林方丈問令狐衝:為什麼左冷禪(野心家)恨你?令狐衝說:因為晚輩總是阻撓他的大計。方丈追問:你為什麼要阻撓他的大計?

令狐衝當場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左冷禪的「大計」,乃是要合併分散的五嶽劍派,統而御之。這聽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對。何況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合併」往往代表著正確的潮流,代表著積極和進步;而「分散」則往往代表著倒退、混亂、破壞和無秩序。那麼令狐衝為什麼要破壞左冷禪的大計?

寫書到此時,金庸雖然也不過才四十四五歲,年方壯盛,但已然進入了他創作生涯的最後一個階段。《笑傲江湖》已經是他的倒數第二部書,他對武俠主題的探索和開拓已經到了更深遠、微妙的地步。

之前他的那些主人公,不管是義薄雲天的郭靖,冷傲偏激的楊過,還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豪邁過人的喬峰,都有著明確的人生使命,做事情都有著充分的理由,他們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鬥。

可等到了令狐衝唱主角時,此公居然糊裡糊塗,似乎全然不知自己為什麼而戰鬥。面對方丈大師的問題,他思索了半天,最後回答的大意是:左盟主讓我感覺不好。我就是反感他。

事實上,令狐衝說不出的答案恰恰就在書名裡,為了「笑傲江湖」。注意,「笑傲」的意思不是制霸,而是瀟灑如意、隨心自在。令狐衝本能厭惡左冷禪,反對他的「大計」,乃是他目睹左冷禪之流的種種手段,已然察覺到了這種「大計」的代價,那就是人人被壓抑和屈從,個性不能舒展,不能「笑傲江湖」。

他曾有言:「我不願做的事,便是師父、師娘、五嶽盟主、皇帝老子,誰也無法勉強。」令狐衝所捍衛的,乃是一種更高貴的精神狀態。

至少到了這個時候,用金庸的博士生盧敦基先生的話說,金庸的筆已然「從民族性和階級性中突圍」,直接探求和叩問人性。他抬腳邁過了一道門檻,向著文學更終極的目的挺進。

有一些事,屬於是人類共通的幸事,應該讓我們欣慰歡樂。

比如趕上了和平年代,沒有遭遇戰爭;趕上富足光景,沒有飢餒;比如氣候宜人,春暖花開;比如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比如晴空一鶴排雲上……而在這眾多幸事中還有一種,就是和大師同時代。

就說我自己,無緣和屈宋班馬同時代,無緣和陶淵明、李杜同時代,無緣和曹雪芹同時代,我無從知道他們的長相,無法了解關於他們的更多細節,甚至連曹雪芹到底是不是一個傳說中的胖子也不知道。

所以我個人很珍惜這一和金庸同時代的慶幸。這個時代有報紙,有廣播電視,可以清楚地知道他的生平,了解他的形象和聲音,甚至是事無巨細地了解他的許多情況,悲愁喜樂,這是值得感慶的事。我很感激。

並且,在他飄然離去的時刻,還要感謝金庸一生足夠精彩、圓滿,感謝他享壽長久,才能讓我們能以一種更平靜、更釋然的心態來面對別離。

—— 完 ——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